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古蜀人華麗奇特的美學趣味,都展露在玉璋之上!

古蜀人華麗奇特的美學趣味,都展露在玉璋之上!

古蜀巫祭興盛,王為百巫之長,他登涉巍峨高山,瞻望天下,山川蘊秀悠邈,如日月恆定久遠,他在山中築土為壇,率巫人祝禱降神,將通靈法器玉璋奉獻給神山,期望獲得上天的護佑。

主筆/蘇泓月

學者、作家,《時尚芭莎》文化藝術總監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藝術與漢傳佛教

2016年「中國好書」獎、第十二屆文津圖書獎得主

玉璋,禮玉六器之一,《周禮·春官》:

「以赤璋禮南方。」

玉璋用途有「天子以巡守,宗祝以前馬」「以祀山川」「諸侯以聘女」等。

在此簡單解釋一下,天子巡視、鎮守他所掌管的疆域,以玉璋祭祀山川;大祝在埋牲祭山前用璋瓚行禮,瓚如勺,以璋為柄,舀盛鬯酒奉神;諸侯聘女,用大璋。

又《冬官·考工記》記載,玉人制璋,有幾種不同的尺寸和稱法,分大璋、中璋、邊璋、牙璋。大璋、中璋長九寸;邊璋長七寸,射(向上銳出的斜邊)四寸,厚一寸;牙璋、中璋長七寸,射二寸,厚一寸。

不過,考古發現中的璋,無論大小几乎都被學術界稱為牙璋,蓋因璋端刃常分叉如芽,尖銳如牙,而非依《周禮》記載根據尺寸定名,本文不作細談,均以璋統稱之。

玉璋出現在龍山文化時期,興盛在新砦、二里頭文化時期,再從中原地區往南方傳播。

玉璋的前身是史前時期的鏟、耜類農具,呈扁長條形,前端有凹弧刃、Y形刃或斜平刃,柄部有鑽孔,作穿繩綁縛固定木柄用,柄上方稱為「闌」,闌部兩側往往有一小段對稱的扉棱、扉牙。

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共出土57件玉璋,它們和坑中其他遺物一樣,被埋入前全部經過焚燒,應證了上古燎祭風俗的真實存在。出土時,玉璋大多數殘斷,經拼接修復得見原貌。

這些玉璋的大小、長短、形制不等,短約18cm,長約68cm,不屬於同一製作時期,而是經年累積而成。

玉璋幾乎都素麵無紋或僅飾規整的雲雷紋,因此這件通身刻飾「插璋祭山」場景的墨玉璋顯得格外隆重,它是巫祝時代古蜀人以璋祀山川的圖像證明,也是古蜀人面貌的生動顯現。

玉璋射寬8.2cm,邸長6.5cm,寬5.3cm,厚6.8cm,通長38.2cm,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長54.2cm,四川省考古研究所藏。

墨玉璋出土於二號祭祀坑,兩面紋飾相同,一面四組,上、下各兩組,呈鏡象對稱布局,中間有一段留白。

兩組之間以連續雲雷紋分隔,每一個單組又分為上、下兩部分。

上部刻飾戴帽、穿袍、掛耳飾、著翹頭靴的人,彎眉、大眼,雙手揖於腹前,做著神秘的手勢。

下部刻飾雲氣拱托太陽的山川,人與山以平行直線分隔。不同的是,上組的人是立姿、戴平頂冠帽、花瓣狀鈴形耳飾(此鈴形與三星堆青銅神樹上的掛鈴一致)、腳鐲,立人下方的山間懸浮一件奇特的物體,似船、似天闕,又似向上升騰的火焰,山體兩側有對稱的巨手握拳,拇指按捺在山腰上,可見這是神的世界,存在於現實世界之上;

下組的人為跪姿,戴穹窿形高帽、珠狀耳飾,沒有腳鐲,跪人下方的山中刻著祭祀神台,山邊筆直地插著兩件端刃呈Y形、刃角尖銳的玉璋和一件鉤形器,這組禮器的出現表明這是人所處的現實世界。

關於鉤形器,由於刻畫太簡要,以致它究竟是什麼,眾說紛紜,有說象牙,有說玉戈,但三星堆出土的玉戈無此形制,倒是層層堆疊、數以噸計的象牙坑讓人更加確信,珍貴的象牙在當時是重要祭器,形狀更貼近墨玉璋山間圖像中的鉤形器。

墨玉璋柄部的圖像與端部的一致,原應是三位立人,由於柄部略窄,故此處的立人少一位,刻兩個立人又嫌寬,因此立人之間刻一大圈環,以達到視覺均衡。圈環必然有特定的含義,是代表一輪紅日或通天之門,尚待破解。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立人和出現巨手的山屬於天界,跪人和插著玉璋、懸著象牙的山屬於人間。跪人是帝王祭祀山川時所用的巫人,在儀式上列陣出現,與神山上的天人相應。

考古學家李濟先生曾言:

「跪坐是尚鬼的商朝統治階級的起居法,並演習成了一種供奉祖先、祭祀神天,以及招待賓客的禮貌。」

如此繁麗的圖案,均以單陰線刻繪,我們若想了解古蜀時代的精神風貌,這件墨玉璋上的細緻圖像無疑是一份解答,雖然不乏想像成分,但從想像中,我們看見了古蜀王的理想。

玉璋線描圖 來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古蜀巫祭興盛,王為百巫之長,他登涉巍峨高山,瞻望天下,山川蘊秀悠邈,如日月恆定久遠,他在山中築土為壇,率巫人祝禱降神,將通靈法器玉璋奉獻給神山,期望獲得上天的護佑。

天神有感,果然降臨,一雙巨手出現在山腰上,向他示現降福護守的吉象,這雙巨手和三星堆青銅大立人的巨手頗為相似,象徵凌駕於王權之上的至高神權。

古老傳說中不乏對山的崇拜,山又與日月息息相關。《山海經·大荒西經》: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沮、玉門,日月所入。」

巫靈居住的山曰「靈山」「巫山」,大巫由此升降,接天引地。

《史記·封禪書》:「登封報天,降禪除地」,國家稱江山,帝王稱天子,受命於天,天子最高等級的典禮——封禪大典,必在最高的山上舉行。

《尚書·舜典》:「望于山川,遍於群神」,藝術與文明發展同步並生,漢魏以降,道教修真長生思想以到達「海上仙山」為圓滿境界,人間的名山有洞府,是上天派遣群仙、真人下降統治之所;文人士大夫追求「隱士蒼山北,仙神海穴東」的隱逸生活;磚雕、壁畫、紙絹繪畫中的山水圖景,向上追溯,源頭就在上古巫祭傳統里的崇山信仰。

墨玉璋中的「祀山圖」,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山川圖像,哪怕刻畫再簡陋,它在中國美術史中的地位也不容忽視。

而且,這竟然出現在古蜀文明中,值得我們好好研究思考。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朱乃誠教授認為,這件精美的墨玉璋原本是在中原製作,它沒有開刃,且有明顯裁截痕迹,原器製成年代約在二里頭文化一、二期之間,之後流傳到成都平原,可能是一件有扉棱扉牙,並且凹弧度很小的玉璋,故能切割成現在的形狀。

經古蜀國的良工妙手改制,目的是為了刻滿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圖案,改制年代約在二里崗文化晚期至殷墟二期後段之前。

它因何到達成都平原,朱乃誠教授分析說:

「可能是夏社被黜之後,夏部族的一支輾轉西遷的結果。」(《牙璋研究與夏史史跡探索》)

玉璋射寬8.2cm,邸長6.5cm,寬5.3cm,厚6.8cm,通長38.2cm,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博物館藏。

古蜀人自己製作的、形制新穎的玉璋,有一件格外奇特,它出土於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器身如玉戈,並以陰線刻相似的玉璋圖案為裝飾,闌側邊有對稱扉棱,闌間施平行直線紋,玉璋尖刃處鏤雕出魚嘴般的開叉,同時雕一隻小鳥立在叉口,古蜀人華麗奇特的美學趣味在此展露。

銅持璋小人像高4.7cm,寬1.8cm,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博物館藏。

玉璋如何握持,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的一件小小的銅持璋人像無疑是最好的示範,他跪坐著,雙臂直伸,雙手握著璋柄,胸、頸順勢向前上方挺仰,可惜出土時他的頭部損失,否則我們還能看見這位三千多年前的巫祝禮天地山川神靈時虔誠的神情。

本文原載於《時尚芭莎》三月上 藝術專欄

文/蘇泓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芭莎 的精彩文章:

什麼樣的女人才可以成為世界級博主?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中國的中年演員斬獲柏林影帝影后,他們不值得一個熱搜嗎?

TAG:時尚芭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