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偏高,是否都需要服降脂葯?
58歲的林女士,最近體檢發現,自己的總膽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2項指標有點偏高,但體重指數達標,平時也無明顯身體不適(稍微有點竇性心動過速),林女士想知道如何調理使血脂指標回歸到正常水平,是否需要服藥?服何種藥物比較合適?
高脂血症通常是指血液中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增高,根據血脂檢測指標可分為下面幾種情況:
○理想水平(LDL-C<2.6毫摩爾/升)
○合適水平(TC<5.2毫摩爾/升,LDL-C<3.4毫摩爾/升)
○邊緣升高(TC5.2-6.19毫摩爾/升,LDL-C3.4-4.09毫摩爾/升)
○升高(TC≥6.2毫摩爾/升,LDL-C≥4.1毫摩爾/升)
林女士的體檢報告中顯示:血清總膽固醇(TC)增高(結果:5.73,正常範圍:0-5.18 mmol/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增高(結果:3.58 範圍:0-3.37 mmol/L)。這屬於邊緣升高。由於沒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等危險因素,因此,目前來看,林女士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低,暫時可不使用降脂藥物,可以先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控制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戒煙限酒等。堅持6-8周後,多數患者可以收到明顯效果,很多輕症患者的血脂參數可以恢復正常。但需要強調的是,降脂的非藥物治療措施應長期堅持,即便血脂達到理想水平後也不應停止,否則血脂會再次升高。
若高血脂患者經過數周非藥物療法治療後血脂仍不能滿意控制,則需要進行藥物治療;而合併冠心病或糖尿病者一經確診就需要開始藥物治療。
目前我國臨床常用的降脂藥物主要有他汀類、貝特類、膽固醇吸收抑製劑(依折麥布)。在上述各類藥物中,他汀類藥物的臨床應用最為廣泛,在顯著降低血脂的同時,能有效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以及心肌梗死與腦梗死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因而是最重要的一類降脂藥物。他汀類藥物通常每天服用一次,一次一片,夜間服用降脂效果更好。
任何藥物都可能有相應的不良反應,他汀類藥物也同樣如此,但此類藥物的副作用發生率很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他汀類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肝臟損害和肌肉損害,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期檢測肝功能和肌酸激酶,若出現腰腿部肌肉疼痛或壓痛、肌無力、乏力和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診並告知醫生。
在達到滿意療效後仍需定期監測血脂指標。在生活方式干預的第1年,每4-6個月應隨診1次,以後每6-12個月隨診1次。對於加用藥物治療的患者,更應經常隨訪。如持續達到要求,每年複查1次即可。
(長沙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龍驍)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雨水時節如何吃?保健貼士、食療方都送給你
※「凍」進急診室的患者佔大半!四招教你應對濕冷天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