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安卓Q初上手:為了讓系統更好用 谷歌付出了這些努力

安卓Q初上手:為了讓系統更好用 谷歌付出了這些努力

3月14日早晨谷歌推出了期待已久的Android Q的首個測試版本,這是Android系統推出以來的第十個大版本。在這個手機行業經過全面屏革命的洗禮,開始展望摺疊屏等新形態的當下,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

之前有相關開發者表示,新系統會支持更多廠商的手機參與測試,不過Android Q Beta 1僅支持谷歌親兒子Pixel系列手機更新。有些讓人意外的是,在近兩年的Pixel 2、Pixel 3系列之外,原本以為會停止更新的初代Pixel也能體驗測試版。

正好小雷(微信:leitech)就有一台初代Pixel,這就趕緊給手機更新至Android Q Beta 1,帶大家一同來嘗嘗谷歌端上的新「甜點」是什麼滋味


苦練外力的Android,界面變化可不少

許可權管理的持續改進是Android Q的重頭戲之一,普通用戶能看到的改變簡單直接:可以像iOS那樣,將應用設置為僅在使用時允許獲取位置信息,關閉之後應用就得不到新的定位,更沒可能通過定位耗電。

請求許可權通知的彈窗也改變了交互邏輯,從原來的小區域橫向放置,改為了大按鈕縱向放置,一上一下區分允許和拒絕,就不會出現因為太近而被按錯的情況。

應用的管理頁面帶來了更多的圖形化顯示,每項操作都直觀不少。而且配合數字健康應用的正式上線,現在能直接在應用管理中看到該應用發送了多少通知、佔用了多少空間、流量和電量,在相應的資源管理界面也會顯示應用佔用的排行。如此一來,要是感覺哪個應用不對勁,就能更加直接地跟蹤並判斷

舊系統中只能直接分享文字、鏈接到應用內的分享功能,也改進為可以直接複製鏈接或文本,再也不會出現要分享到QQ等聊天工具才能獲取具體內容的尷尬。開發團隊還改進了分享的功能介面,應用經過適配之後,可以直接顯示內部的分享途徑。比如說分享到微信,能直接在分享時發送到對應的好友,不用進入應用再選擇

Android Q在細節上的體驗改進一點也不少,過去粗暴直接的設置壁紙就加入了此前未曾有過的人文氣息。通過系統壁紙應用設置動態壁紙時,不僅僅有了流暢的過渡動畫,還為每一幅動態壁紙加上了文字說明

如此一來,設置壁紙的過程就不僅僅是給手機換個面貌,而像是把創作者想要傳達的文化內涵引入到手機上。

多年的原生Android用戶都知道,系統中如圖庫等應用,在進行刪除等操作時都會提供撤回的快捷按鈕。現在Android Q有了更多可以撤回的事情:放在主頁的應用圖標刪除之後,會在底部出現撤銷按鈕。如果刪掉圖標之後,又開始感覺不如從前,那麼現在開始就有「後悔葯」可吃了。

想要清晰準確地和人分享Wi-Fi密碼自古就是難事,路由器都是默認數字加字母再加上符號的複雜密碼,不知道難到了多少向人索求Wi-Fi一解流量之渴的英雄好漢。過去的一兩年見,逐漸開始有廠商在定製ROM中加入二維碼分享/連接Wi-Fi的功能,幫了不少人大忙,如今Android Q也正式加入了這項新招式。

進入當前連接或是已存儲熱點的詳情,確認指紋或密碼之後能以二維碼形式把Wi-Fi密碼分享出去,掃一掃就能連接不僅省事也不用擔心被其他人聽見。反過來,也同樣支持掃一掃連接Wi-Fi,由於使用公用格式分享,不僅Android手機都能連上,iPhone也能夠識別出二維碼進行連接。

順便一提,在連接Wi-Fi時,可以選擇以隨機的MAC地址連接。打開之後路由器就無法獲得真實的手機MAC地址,想通過手機MAC知道你去過哪些地方的廣告商等組織,變得無從下手

Android雖然在文件訪問許可權上十分開放,但一直以來都沒內置像樣的文件管理器,在文件應用誕生前都靠著Root Explorer這樣的民間應用支撐著文件管理。不過這次文件應用進行了一次翻新,得到了Material Design2風格的新版界面,這下不僅能直觀地以傳統的目錄結構管理文件,通過文件類型、存儲位置來篩選也更加直觀。

可是在文件極客應用中內置的大文件清理、文件分享等實用功能依舊沒能出現,明明是同一家公司出品的功能,只在精簡版系統提供完整版反而不見蹤影,小雷(微信:leitech)多少有些失望。

獨立的應用安裝不再是跳轉安裝界面,僅僅彈出懸浮的安裝窗口,這下就不會被突然彈出的安裝提示打斷當前的操作,更不會出現「我是誰我在哪為什麼會要我安裝」的疑問。

通知中心有了一點小變化,過去能夠直接左滑清除通知的操作,變成了延後通知或是靜音。這樣的設計在國產手機廠商的定製系統中已經普遍出現,原生系統有了這樣的改變也是跟進設計,讓各個安卓系統間的體驗儘可能統一。

通知欄拉下來後的電量顯示也稍有改變,從單純地顯示剩下的電量,變成會提示你剩餘還能支撐多久的續航。時間一步步逼近,就意味著——該找充電頭或是移動電源了。

在以前的系統中,音樂播放時會顯示全屏放大的專輯封面,但由於專輯封面配色豐富,很容易影響到界面文字和圖標的閱讀。Android Q改為顯示模糊後的專輯封面,能夠看得清清楚楚。

原生Android自誕生之日起就有人詬病主題選項的不豐富,明明系統自由度比iOS高出不少,可自定義的內容卻多不了幾個。從Android Q開始或許能夠得到一些改變:開發者選項中加入了主題設置項,可以對系統強調色、字體和圖標樣式進行修改

目前主題設置還僅僅只有幾個選項,但考慮到群眾汪洋大海般的迫切需求,在原生Android上「無痛」地更換字體等樣式的需求,未來或許能夠成真。啟動器中的圖標形狀選項被挪到了這裡來,現在更換形狀後,不僅僅是應用圖標,快捷按鈕和搜索框的樣式也會隨之改變,統一性比之前高出不少。

此前一直沒有開關的錄屏功能終於有了使用的辦法,開發者選項中的功能標記下藏了大量沒有開發完全的功能,其中就有系統錄屏。通過電源鍵菜單,對截屏長按即可進入,只有簡單的錄製聲音和觸控的開關,無法設置解析度編碼等規格。連錄製中的通知,也得手動推上去才行。

同樣沒做完的還有閱讀時間功能,放著切換「藥丸」鍵的演示動畫佔位置,不過功能本身已經可用:浮動通現在都可以設置為從10秒到2分鐘的顯示時間。慢慢地讀完通知再進行下一步操作也沒問題

還有個讓人哭笑不得的變化,小雷的初代Pixel上見不著最新的Pixel 3 XL卻遭了殃——系統截圖不再會截取完整的長方形圖案,會根據屏幕的物理性狀切除黑邊。於是你能看到,每一台升級了Android Q的Pixel 3 XL,都能截取出四個圓角和超寬劉海的截圖。這樣一來,想要分辨出手機型號倒是簡單不少。

最後是包括小雷(微信:leitech)在內的手機愛好者,更新系統後會第一時間去找的彩蛋。不過很可惜,系統的版本號的確變成了Q,但多次點擊後跳出來的彩蛋依舊是P以及藏在手機里的塗鴉板。想要見到真正的Android Q彩蛋,多半要等到向第三方廠商手機開放的Beta 3或是更之後的版本。


沒有可見開關,藏著未來方向的變化

此前被發掘出來的桌面模式無法在現有的Pixel手機上啟用,只能先通過模擬器一窺陣容,現在的模樣看上去像是Android平板界面在Android Q下的翻版,沒有多大的變化。啟動應用就能發現真正的區別——可以像Windows那樣,以自由的窗口大小進行多任務操作,鎚子科技曾經構想的TNT或許會被谷歌異曲同工地實現。

考慮到已經推出的三代Pixel手機都不支持桌面模式,近期也傳來將要縮減平板/筆記本硬體項目的消息,這個正在開發中的桌面模式可能是為將在今年上市的Pixel 4準備。搭載桌面模式的Pixel 4有機會像已經上市的三星Galaxy S10、華為Mate 20、堅果R1那樣,實現USB-C連接顯示器提供桌面模式,滿足短時間的桌面使用需求。

除了桌面模式,可摺疊屏等大屏幕的適配工作再次在Android Q上展開,和以往的縱向分屏不太一樣,這次的重點明顯是放在了橫向多窗口運行應用上。開發團隊正在為多種大屏幕使用情況下提供相應的焦點信息,結合桌面模式的消息,一直沒能在Android上實現的跨窗口拖動複製粘貼,說不定能在未來實現

使用過谷歌相機應用的人都知道,在谷歌強大演算法加成下的Pixel手機,能用單攝像頭排除不亞於多攝像頭的虛化效果。現在谷歌在Android中把這件事推進了一步,讓拍照支持動態深度格式,照片不只有景深合成後的圖片信息,並內嵌一組深度圖與置信圖。這樣一來,無論是後期處理照片,還是合成3D/AR圖像都能更加輕鬆。

想要在應用中更改系統設置,一直都是要用戶手動拉下通知欄,通過快捷按鈕操作或是進入設置來完成。現在谷歌在Android Q提供了新的介面,可以從應用內部調出界面進行簡單操作,對於可能煩惱網路問題的遊戲玩家來說幫了大忙

之前被外媒發掘出來的深色模式,沒能在Beta 1提供開關,不過可以通過adb命令來強制打開。可以看到,系統的通知欄和快捷按鈕都變成了純黑色為主的深色調,對於在安卓手機上越發主流的AMOLED屏幕,能起到一定的省電效果

深色模式沒有提供開關的原因也能理解,在設置、啟動器等主要應用會隨著系統變為黑色之外,不少第三方應用甚至是谷歌自家的應用並沒有變為黑色。而且轉為黑色的邏輯還沒統一,像是文件應用,沒有變為純黑僅僅提供了較深的灰色,看來還需要給開發團隊一些時間來統一深色模式下的體驗。


看不見,但摸著能感覺到的「內功」

接下來的改動都無法在界面中看到,但都使得Android Q相比以往更加流暢高效,可以說這就是Android一直苦練的內功。

或許你已經聽說過Vulkan,這個已經在《王者榮耀》上開始使用的圖形介面,能夠讓手機遊戲更有效地利用手機性能。在過去的版本中,Android實現了對Vulkan的支持,這次的Android Q更是帶來了ANGLE支持。

現在遊戲開發的主流還是會選擇傳統介面OpenGL ES,雖然通用性更高但效率還是不及Vulkan。為了讓使用OpenGL ES開發的應用和遊戲體驗Vulkan帶來的強勁性能與高穩定性,谷歌引入了ANGLE,如此一來就算是遊戲廠商沒有更新,Android Q也能讓遊戲更加流暢順滑。

Android自引入ART之後,應用啟動的效率直線上升,這次的Android Q更加入了新辦法:通過雲服務來靈活配置應用的編譯文件。簡單來說就是,能大幅提升應用啟動速度,連谷歌自家的Youtube客戶端都快了20%

谷歌在Android Q介面規範上的改進對於中國的用戶更加重要,API等級需求進一步提升、強制要求64位應用並且限制私有API使用。一番手段下來,過去會困擾一般用戶的老舊應用、流氓應用,都會因為要求收緊而無法使用,自然也就不能出來害人

隱私保護的功能上更是下足了功夫,不僅給了用戶史上最全的設置項,也對應用做了諸多限制。新的介面要求下,應用再也無法隨意訪問手機存儲空間,更無法隨意地自動啟動,而且IMEI、序列號等標識符的獲取也會被限制,安全性有了大幅提升。

在上面的這些改進之外,開發團隊還改進了Android Q的多媒體性能,支持AV1解碼器和HDR 10 ;帶來神經網路 API 1.2,加強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在手機上的應用;改進了手機和IoT設備之間的連接與通信。總的來說,不僅是「外力」帶來了界面改進,Android的「內功」也在推動著體驗變化


總結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智能手機市場如今只剩下十餘個主要廠商,用戶數量增長也遭遇瓶頸幾乎飽和,想要活下去廠商之間只能進行激烈的既有市場爭奪。由於供應鏈成熟的緣故,廠商之間在硬體層面的差異性或許不會太大,於是更關鍵的戰爭來到手機系統體驗上,像iOS那樣築起城牆保證用戶數量成了必修課

Android Q便是谷歌作為Android掌門人,為聯盟廠商們提供的強大火力支持。我們可以發現,過去那個會被人吐槽過於粗糙的Android開始打扮起來,精細設計後的新界面新功能,再加上終於能夠充分釋放的硬體性能,讓人感覺到與iPhone之間的差距更小甚至能平起平坐

如此一來,廠商們心心念念的用戶有了更多繼續選擇Android手機的理由。但谷歌的目光不止如此,Android Q除了要把握當下,更要望向未來。5G的時代即將到來,過去存在設想中的高帶寬、低延遲、多設備終於有機會成為現實,多少被網路所制約的構想能夠成真,手機有望成為真正唯一的個人移動終端。

谷歌正是在押寶那樣的未來,大到對摺疊屏、桌面模式的支持,小到隱私許可權、W-Fi功能的改進,都是在確定現在的同時埋下未來的種子。不過想要一步實現總是不現實的,前進需要一個腳印一個腳印的鋪墊,我們可以繼續期待在今後的更新中Android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

把鎖屏密碼設成當前時間,別人打死也猜不到!想了解的小夥伴可以到雷科技公眾號(ID:leitech)發送:「231」,輕鬆Get得獨家技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科技 的精彩文章:

RTX 20系列遊戲本怎麼買才靠譜?看完這篇文章全懂了
知名跑分軟體迎來重要更新:CPU性能測試更給力了

TAG:雷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