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晶晶: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創新局面
中國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定維護現行國際秩序,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理念,全方位深化對外交往,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召開外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為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指明了前進方向。當前,世界力量對比加速演變,單邊保護主義不斷蔓延,大國之間競爭博弈日趨激烈,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國際形勢在不確定性中蹣跚前行。中國外交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戰略部署,主動運籌,積極進取,在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和深化友好交往,紮實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積極探索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關係新路,為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注入了穩定劑,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征程不斷展現新氣象、體現新作為、取得新成就。
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之際,2018年,「一帶一路」朋友圈繼續擴大,又有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方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精神被寫進聯合國、中非合作論壇、上合組織、亞歐會議等重要國際機製成果文件,日益成為國際合作共識,一大批「一帶一路」重點合作項目全面推進。截至2018年底,中國同沿線國家貿易額累計超過6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投資超過80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24萬個工作崗位。2019年,中國將在辦好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基礎上,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共建「一帶一路」之所以能夠在國際上聚起這麼旺的人氣、得到這麼多的支持,關鍵在於中國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 不搞「一言堂」;始終堅持開放透明包容,不拉「小圈子」;始終堅持綠色環保可持續,追求「高質量」;始終遵守國際法和各國法律,注重「守規則」。事實證明,「一帶一路」倡議給沿線各國人民創造了實實在在的福祉,為促進全球合作和共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外交關係穩中求進
2018年,中美關係涉險前行。面對美方挑起貿易摩擦等消極動向,中方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發展權利,堅定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堅持相互尊重、平等誠信的對話解決方式。中俄關係保持高水平運行。2018年,兩國元首多次會晤並實現互訪,兩國元首的頂層引領使中俄關係的戰略協作內涵持續深化,合作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日益成為國際戰略平衡穩定的「壓艙石」。中歐關係穩中有進。中國堅定支持歐洲一體化,支持歐洲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建設性作用。雙方在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共同發聲,推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進入新階段,在聚同化異、優勢互補的道路上取得了新成果。
2018年,中國遵循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方針和「親誠惠容」理念,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使中國周邊環境出現了全面改善和全面向好的積極態勢。在南亞方面,中國和印度互為重要鄰國,又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2018年4月,習近平主席同莫迪總理在武漢舉行非正式會晤,進行深度戰略溝通,開創了中印高層交往的新模式,促進中印關係實現穩定發展。在東北亞方面,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中方對日方希望改善兩國關係的意願作出積極回應,雙方開展一系列高層往來,推動兩國關係重回正軌。在中朝關係方面,2018年,習近平主席同金正恩委員長三度會晤,就發展新時代中朝關係達成重要共識,推動中朝傳統友誼煥發出新活力。中韓關係延續穩步發展勢頭,中日韓合作重新啟動,為東亞合作打開了新局面。在東南亞方面,2018年,習近平主席訪問汶萊、菲律賓等國,李克強總理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並訪問新加坡。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進入成熟期,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相互信任明顯增強,對彼此關係的預期也更為積極和正面。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始終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攜手共進,開創了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習近平主席2018年首次出訪即前往阿聯酋、塞內加爾、盧安達、南非和模里西斯,尋求加強同中東、非洲國家團結合作。年底又訪問了阿根廷和巴拿馬,對新時代中拉關係發展提出了希望。習近平主席出席了金磚國家領導人約翰內斯堡會晤,共同規劃金磚合作藍圖;還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同建交的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晤,掀開了雙方關係的新篇章。
2018年,中國同發展中國家集體對話實現了全覆蓋。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舉辦。中非雙方推出以「八大行動」為核心的上百項合作舉措,向世界傳遞了中非團結協作、命運與共的強烈信號。中拉論壇部長級會議就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發表特別聲明,制定了到2021年的優先領域合作共同計劃。中阿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發表共建「一帶一路」行動宣言,就經貿、工業、能源、文化等近20個領域達成了100多項合作共識。
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被相繼寫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中阿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以及諸多雙多邊高層交往的成果文件,匯聚起各方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磅礴之力。
2018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在青島舉行擴員後首次峰會,在規模、級別和成果上開創了新紀錄。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提出了中國的發展觀、安全觀、合作觀、文明觀和全球治理觀,概括總結了新型國際關係的基本理念,豐富了「上海精神」的時代內涵,使上合組織成為國際舞台上極為重要的穩定力量和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等多邊場合旗幟鮮明地反對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自由貿易體制,堅定維護《巴黎協定》和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果,積極推動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組織中的代表性與發言權,引導多邊對話朝著合作、包容、共贏的方向發展,以建設性姿態推動和引領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2019年,國際形勢繼續深刻演變,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繼續凸顯,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持續上升,國際多邊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遭到挑戰。世界面臨單邊與多邊、對抗與對話、封閉與開放的重大選擇,處於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
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華誕,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一年。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走上了一條符合本國國情、適應時代要求的正確道路,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展望未來,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奔湧向前,中國發展振興的大勢不可阻擋。中國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定維護現行國際秩序,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理念,全方位深化對外交往,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營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拓展更加廣闊的合作空間,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征程、新前景。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
※文化是民族之魂——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陳眾議
※方世南: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指南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