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陽台帖》:飄飄然有凌雲之態

《上陽台帖》:飄飄然有凌雲之態

日前播出的《國家寶藏》(第二季)第一期節目里介紹了李白的《上陽台帖》。這幅只有25個字的字帖有著怎樣的魅力呢?

這還得從開元十三年(725)李白出離蜀地游三峽說起。我們都知道,李白是大唐第一詩人,是「詩仙」,其詩奔放奇特、氣勢磅礴、飄逸洒脫,這與他信奉道教有著密切關係。

李白自幼飽讀詩書,尤喜道家思想,20歲時便隱居岷山習道,25歲時游三峽至江陵,與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師司馬承禎相遇。司馬承禎與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等合稱為「仙宗十友」,是一位造詣深厚、多才多藝的藝術家。看到英氣豪發的李白,年屆八旬的司馬承禎大讚其「有仙風道骨」。這讓對司馬承禎仰慕已久的李白欣喜有加,當即作《大鵬遇希有鳥賦》,表示要與他神遊八極。

雖然李白才高八斗,為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卻不擅長官場。唐玄宗天寶三年(744)三月,官場失意的李白,與杜甫、高適結伴同遊王屋山,求仙訪道。待到陽台觀,才知司馬承禎早已仙逝,面對其畫作,故有感而書《上陽台帖》:「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台書,太白。」李白豪放俊逸的詩風和超世脫塵的浪漫主義思想,也讓該帖跟著「詩仙」水漲船高,成為歷代收藏家珍愛之物。

《上陽台帖》紙本,縱28.5厘米,橫38.1厘米,草書5行共25字。驚聽是「謫仙人」之作,世人自是珍若珙璧。此帖先入宋宣和內府,後歸賈似道,元代經張晏處,明朝由項元汴藏於「天籟閣」。清代先為安歧所得,再入清內府,清末流出宮外。民國時被大收藏家張伯駒購得,後輾轉由故宮博物院收藏。《上陽台帖》的收藏史可從帖上的鈐印簽得到印證,可謂流傳有序。

李白的名氣在中國歷史上,甚至比王侯將相還要響亮。按理說,應該留有不少墨寶,但現今存世的卻只有《上陽台帖》。其坎坷的傳世經歷和收藏者的極盡呵護,也是該帖入選「國家寶藏」的緣由。因為,它不僅為後人認識真實的李白提供了另一條渠道,還彰顯了中國文化傳承之心。

李白書法師從草聖張旭。唐代孟棨《本事詩》載:「白取筆抒思,略不停綴,十篇立就,更無加點。筆跡遒利,鳳跱龍拏。」足見李白書法之風格和體勢。對李白書法評論較多的當數黃庭堅,「及觀其稿書,大類其詩,彌使人遠想慨然。白在開元、至德間,不以能書傳,今其行、草殊不減古人」。由此可知,李白的書法是很有功力的,只是被他的詩名所掩蓋罷了。

據宋《宣和書譜》記載:「白嘗作行書,字畫尤飄逸。」在《上陽台帖》上,宋徽宗趙佶跋文曰:「太白嘗作行書:乘興踏月,西入酒家,可覺人物兩望,身在世外一帖,字畫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趙佶書畫造詣極深,竟如此推崇,足見李白書法藝術之高。

元代張晏跋曰:「謫仙嘗云:歐、虞、褚、陸真奴書耳。自以流出於胸中,非若他人極習可到。觀其飄飄然有凌雲之態,高出塵寰得物外之妙。嘗遍觀晉唐法帖,而忽展此書,不覺令人清爽。」顯然,元人亦認為李白書法與唐代舉世崇法不類,雖不拘章法,但神態放逸,飛舞自得。啟功也認為,此帖用筆不循故常,天馬行空,符合李白詩風豪邁不羈的特點。

帖中「水長、物象」四字已脫落,模糊不清,無法辨認。現在的釋文根據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寫的跋文得來。縱觀《上陽台帖》,字廓大小錯落有致,長短差距不一,最大7.5厘米,最小2厘米。字字草法精熟、筆畫渾厚、方圓結合、爽朗挺拔,點畫形態、輕重提按全憑心意。在開合縱逸中,使之行間上下疏密參差,看似雜亂,卻通篇充滿著跳躍感。不刻意講究規整,而是讓字肆意擴展,盡顯浪漫主義詩人的張揚和不羈。

通觀全帖,其書極類其詩,蒼勁雄渾而又氣勢飄逸,其落筆天縱,收筆處一放開鋒,用筆縱放自如,快健流暢,於蒼勁中見挺秀,意態萬千。全帖結構亦參差跌宕,顧盼有情,奇趣無窮,恰是《李白墓碑》中稱其「思高筆逸」的絕佳寫照。李白「不師古」「貴天真」的追求在《上陽台帖》中得到了完整印證。這種寬博平正的結體、雍容沉實的筆鋒和不計筆法、點畫,運筆由心的氣勢不僅是李白人格的呈現,還是李白彰顯盛唐氣象的一種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丁柏銓: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傳播理論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