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佛並不是給佛學的 是給自己學的

學佛並不是給佛學的 是給自己學的

參 禪

明心見性

(續篇)

20

一九九五年冬

遼寧省本溪市郊區一小土房內

本溪市七位請法居士

上妙下祥法師一九九五年從山西省五台山行腳乞食回至遼寧省,後有本溪居士請至本溪市。

師為七位本溪居士開示後,某居士拿錢要供養,師告訴佛制出家人不得捉持金錢。第二天又有七位居士前去給師父送四事供養,師為之開示。此篇根據第二次講法錄音整理。

(註:溯源佛教網未發布本開示錄音,故此段開示僅有文字而無錄音)

一、學佛入門之處

——學佛不是有另一個家讓你回去,是回你自己家。

一居士:師父,學佛剛入門,從哪兒開始入手?

學佛從哪兒開始下手?你先從哪兒下手呢,就從你想不想成佛下手。

一居士:想。

就從這個「想」開始,這已經就是入手了,所以說不必再另找一個入手處。有這一念,已經在路口,剩下的就是怎麼走的問題了。不要說我還沒找到路,你已經找到路了。

一居士:學佛是不是要多看一些書啊,應該先看一些什麼書?

先看一些什麼書啊?這個主要看你對佛法的認識,一個人一個樣。佛法沒有定法,有定法就不是佛法。無處不是佛法,都是佛法,我是這麼想的:剛一入手時,先看大乘經典,不要執著說:「我能看嗎?我是後學的。」不要執著這些東西,因為人的智慧沒有先後。直接就看大乘經典,看不懂不要緊,看不懂反覆看。

看經典的過程就是你修行的過程,和外面修行等無差別,沒有差別。關鍵你抱著一個什麼心呢?就是清凈心、信心、誠懇心,這樣就可以入門了。現在具體的做法,一般的就是懺悔,先開始懺悔。有很多的經文、懺悔的偈子都很好。一定要懺悔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在佛前懺悔,懺悔到見到好相,守清凈戒。

先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後守住五戒:殺、盜、淫、妄、酒。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既是儀式,又是修行的過程,不要忽視。就你修到什麼程度都得有個皈依過程,都得有皈依,隨時都皈依,隨時都在懺悔。

隨時要懺悔,你想啊,我們眾生為什麼能成為眾生,沒有成佛?就是所造諸惡業太多了,長了很多的邪知邪見,所以離佛遠了,沒有成佛。今生我們能信佛,這說明我們過去攢了點善根。攢了善根,今生成熟了。既然已成熟,就要抓住,不要放了,這就是你真正的命根。其他那都是虛假的,這才是你的命根!

學佛並不是給佛學的,是給自己學的。為什麼說是給自己學呢?學佛不是有另一個家讓你回去,是回你自己家。你本來是從家裡出來,出來幹嗎呢?流浪。一出來就迷了,迷了就不知道回家了。佛是什麼呢?是慈父,告訴你趕緊回家,惦記你了。佛法是告訴你回家的路,經書就是「徑」也。什麼叫徑?也就是路,是教你回家的路,沒有別的。你本來就是從家裡出來,現在流浪了,都不認識自己的父母了。

一居士:就是回家,不迷了。

學佛就是回家。

一居士:哪一條路比較快呢?就是哪條路成佛比較快,最直接了當的?

哪條路成佛最快?最直接了當的就是發大願,持清凈戒,這樣就容易悟到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如果非四相,修一切善法都是快的。

法無高下,法沒有高下,都是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佛法沒有高下,就是看能不能空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把相一空,修行(佛法中的)任何善法都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遼寧海城大悲寺法語 的精彩文章:

怎麼參話頭?
當我們有了慾望心 就會發現這個異性的臉豐富多彩了

TAG:遼寧海城大悲寺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