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講究告老還鄉,現代官員卻要留守北京,其中有什麼原因?
隨著各種古裝影視劇的播出,人們對古代那種朝廷法制也是略有耳聞。雖然我們無法感同身受,聲臨其境當時的盛況,但通過整個影視作品,我們總能或多或少地了解到古代的某些細節之處。不管是哪個朝代中,那些年長的官員總會提出「告老還鄉」。這種「告老還鄉」,其實就是古代的退休制度,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但在宋、元、明時期才徹底完善。那麼有人想過沒有,那些官員為何總要「還鄉」,留在京城不好嗎?
其實對此,在古籍中也是有所記載。我們不能以現在的眼光去衡量古代的事務,這對於古代人來說,有些許不公平。要從古人的角度出發,設身處地地考慮一下,為何會出現「還鄉」的盛況。其實原因,無非有四。其一,中國傳統文化中,「家」的觀念深入人心。「家」在,人才在。古代的社會不像現在這樣,孩子成家以後,會搬出去住。古代,一般情況都是幾代人生活在一起。
在這種「家」的觀念下,所有人都希望能落葉歸根。在朝為官的官員,也是如此,回到生己養己的地方,才是最佳的選擇。而且在中國古代,會修建祠堂,祠堂所擺放的靈位便是所有本族人的過世排位。古代講究「祖墳」,一家人死後葬在一起,故而,「告老還鄉」才是最佳之選。畢竟古代的交通沒有現在便利,若官員不幸死在任期內,屍體也是非常不好運送的。
其二,在朝圍觀的官員,一般情況下,在自己的家鄉有著很高的威望。故而,在官員告老還鄉之後,可以幫助當地的縣官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務,以此來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其三,農耕社會下的中國人,對土地有一種莫名的熱愛之情。官員也是如此,很多官員在告老還鄉以後,便過上了早出晚歸的農耕生活,也是不易樂乎。
其四,避免衝突。古代在朝為官的官員,在任職管轄之地,或多或少的總會留下口舌,甚至會得罪某些地方權貴。為了保障日後的生活能安然無憂,告老還鄉才是明智之選。「還鄉」以後,憑藉自己的威望,更容易在故鄉建立良好的口碑。但對於現在人而言,與古代的「告老還鄉」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都會「留守京城」。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那便是京城有著良好的醫療條件,官員在退休之後,身體上或多或少總會落下疾病,「留守北京」才是對那些官員最負責的表現。
※「十年動亂」文藝界異軍突起,江青被批,江反擊:你竟告老娘刁狀
※「十年動亂」的「前哨戰」,江青的『一言堂』,江青:我要請尊神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