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木材廠中發現天安門匾額,上面竟是「天安之門」

木材廠中發現天安門匾額,上面竟是「天安之門」

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滿語列為極度瀕臨滅絕的語言。與其他即將失傳的語言不同,清朝統治時期很多文件都是用滿文書寫的。因此,保護滿語文不僅是在保護一種古老文字,而且是在保護我們的歷史。

近日,「舊京圖說」請來滿語文研究者李松齡(網名:松鶴延齡)老師為我們做了一次「漫談滿語文」的講座。本文為講座實錄之四。

主講人:李松齡

李松齡,北京史地民俗學會理事、研究員、中國檔案學會檔案文獻編纂委員會學術委員、中國紫禁城學會會員。1975年入職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工作,先後參與《中俄關係乾隆朝滿文檔案史料選編》《全國滿文圖書資料》譯著工作;主編《中國禁毒史料》清代部分。發表數十篇有關清代宮廷史、京城史地民俗方面的文章,曾任《北京檔案》雜誌社副主編。策劃、主創「檔案見證北京」文化講堂,獲得北京市社會組織公益服務品牌獎。榮獲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工作者,北京市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稱號。

滿漢雙語匾額

群里有朋友問我故宮匾額滿漢文的音譯與意譯的問題。談談我的看法和朋友們交流。

清朝入關以後,為了加強滿語文的地位,強化本民族的統治地位,作為國語和國文,最明顯的就是把故宮所有原明朝的匾額加上了滿文,起碼從形式上表明大清國已一統天下。

加上滿文以後,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如果沿用明朝的名稱,基本上都是音譯。比如這個殿原來明朝就這麼稱謂,清朝也這麼稱謂。一般都採取音譯。如果是清朝期間建的宮殿,基本上採取了意譯。所以在故宮裡現在出現了兩種情況。有的是音譯,有的是意譯。

下面我給大家展示幾塊匾的情況。大家可以看一下。

木材廠中發現天安門匾額,上面竟是「天安之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壽康宮。這是清朝的建築,採取了意譯的辦法。

木材廠中發現天安門匾額,上面竟是「天安之門」

養心殿,就是音譯。

這個大清門是瀋陽故宮的,不是北京的大清門。我把兩張圖片放在一起,大家看它位置是不一樣的。入關前大清門是在左側。入關後,改成滿文在左側,正好相反。

上次在外面講座,有一個聽眾朋友問:您說這是為什麼呢? 我說:根據我的理解,清朝入關前,還是在明代。他要依附於明,還要屈臣於明朝。即便心裡不服,形式上也要把漢文居左為上的位置,滿文居右。

入關以後,滿族取得了統治地位,要突出滿文國文的地位,所以把滿文放在左邊,但是我也有不解之謎。

木材廠中發現天安門匾額,上面竟是「天安之門」

錫慶門

位於故宮箭亭東側的「錫慶門」,它卻是滿文在右邊,漢文在左邊。為什麼在故宮裡還能出現漢文居左的情況?說不太清楚。

木材廠中發現天安門匾額,上面竟是「天安之門」

雍和宮圖

再比如像雍和宮,建於清雍正年間。其雍和宮的匾額,從右邊看依次是滿文、漢文、藏文、蒙文四體文字。這排序有什麼說法嗎?

木材廠中發現天安門匾額,上面竟是「天安之門」

麗正門是承德避暑山莊的正門,也是採用了非常罕見的五體文字書寫。

從麗正門五體字排序來看,正中這個位置應是最為上的一個文種的位置,但是它從右往左依次排序為滿文、藏文、漢文、維文、蒙文。

這又怎麼解釋呢?看來它們的排序,只能說從美觀的角度來考慮。尤其在麗正門上更能體現出來。兩邊滿、蒙字體比較相近、比較對稱,其次維文和藏文比較相似,只有漢文居中書寫,看起來非常協調美觀。是不是這麼個原因呢?還有待於有匾額研究的朋友去探究。這只是我一家之言。

天安門匾額的發現

說到這兒,我想談談天安門匾額的發現。

1982年,《北京晚報》上有一篇報道說,發現了天安門的匾額。我和故宮古建部的許以林工程師,就騎車前往考察。具體位置大概是現在的大屯一帶,有一個北京市某某木材廠。我們倆去了,說明來意。還真不錯,師傅給我們打開庫房。一看地上放著一個大匾額。有多大呢?基本上和現在端門上的匾額是一致的。為什麼說一致呢?從它的規格建築來講,天安門和端門是一樣的,所以匾的大小也應一樣。

只見匾額側面共有四個大鐵環,通過大鐵棍用它同大殿的柁固定用的。不過,天安門匾額上的字卻不在了。

我們通過觀察,還可以看到匾額上有原來字的痕迹,還看得非常清楚。尤其欣喜的是,我看到它寫的不是「天安門」,是「天安之門」。清朝入關以後,把明代的承天之門,改為天安之門,在這得到了印證。使匾額的三種字體布局安排美觀,漢文「天安之門」採用了篆書,這樣拉長字體與另外兩種字體協調。

同時我們還看到兩種字體的天安門匾額,上邊的字跡印痕也在。這時「天安之門」由最開始的三體文字——滿、漢、蒙。去掉了蒙文,也去掉了「之」字,採取了楷體「天安門」書寫,比篆書字體顯得莊重大氣。

同時我們也看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清帝制之後,「天安門」三個大字居中書寫的印痕字跡。所以這塊匾額有著重要的文物歷史價值,因為它見證了不僅是清朝267年的歷史,也見證了至解放後換上國徽之前這段飽經滄桑的近代歷史。這塊匾額目睹了天安門廣場300多年的風雲變幻,朝代更迭。

入關以後,清朝也把天安門採取了意譯。Apkai elhe ubure dukan,意思是「使天下平安的門」。

還有我們在阜成門內看到的歷代帝王廟,國子監,故宮東華門、西華門外面有下馬碑。大家可以看一下書寫、讀音和語法關係。

木材廠中發現天安門匾額,上面竟是「天安之門」

下馬碑

木材廠中發現天安門匾額,上面竟是「天安之門」

官員人等至此下馬

秘密立儲的鐍匣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鎮館之寶——道光皇帝秘密立儲的鐍(jué)匣。這件檔案已被列入《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木材廠中發現天安門匾額,上面竟是「天安之門」

大家看這照片,就是現在唯一保存下來的秘密立儲鐍匣。這是清朝從道光帝立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時候使用的。但是我從匣子外邊的封條上看,它不只使了一次,好像從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用了4次,都是這個鐍匣。

裡邊保存了當時道光皇帝立咸豐時的秘密諭旨。「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是滿漢文合璧的。旁邊還有一行漢字,「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封皮硃筆寫道:御前大臣、軍機大臣共同手啟的字樣。

借今天的講座,我把這件鎮館之寶,給大家展示一下。

東北人有一套嗑兒形容滿文文字的字體形狀:中間一根棍兒,兩邊都是刺兒,有圈兒又有點兒,就是滿文字兒。非常形象的把滿文的書寫特點體現出來了。

滿文和蒙文非常相近,沒有學過的朋友們從它的圈點上可以區分。凡是有圈點的就是滿文,沒有圈點的就是蒙文。因為滿文畢竟是在蒙文基礎上創製的,所以他們在字體上非常相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