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科幻描寫得再荒誕,有一天都有可能實現

科幻描寫得再荒誕,有一天都有可能實現

撰文 | 沈佳音

劉慈欣曾經做過一場演講,名字叫《用科幻的眼睛看現實》。

人們看科幻小說或者影視作品,大都有一個預設:本文純屬虛構,當真你就輸了。畢竟,科幻是針對未來的想像創作。但其實,科幻小說畢竟是由現實世界的人創作的,其中勢必會帶上作者在現實世界的經驗,劉慈欣在演講中就舉了一個例子:美國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基地》中,社會體制其實就是古羅馬時代共和制的演變。

事實上,科幻作者除了把現實經驗帶進科幻作品之外,科幻世界還有另外一個流派:「近未來」。

顧名思義,近未來,就是接近現在的未來,裡面講的故事,通常基於當今人們已經熟悉的技術原理,在未來幾十年里,很可能會成為現實。

比如,中國科幻小說作者陳楸帆在2006年發表了短篇小說:《霾》,其中詳細描繪了生活在霧霾籠罩的城市裡的場景:「老孫住在十七樓,正對著大路,沒遮沒攔的,要是一覺醒來天還沒亮,那準是起霾了。窗外一片晦暗,使勁望出去,才能看見朦朦朧朧的樓房,在灰黃的背景間露出輪廓,像是砂色的凸版畫,路上的車都開著大燈,喇叭響個沒完,在交叉路口車挨著車,亂成一團。天和地沒了界限,人和人也不分明,都那麼灰頭土臉的……」

五年之後,霧霾的問題才成為中國人關注的話題。

2010年,科幻作家韓松發表了最新作品《地鐵》,其中提到,中國地鐵發展過快,速度過快,發生了嚴重事故。結果,幾個月後,浙江溫州就發生了高鐵事故,兩輛高速列車相撞,造成40人死亡,200餘人受傷,中國的高鐵大提速也因此降了下來。

因為現實一次次被科幻小說提前言中,中國的科幻小說也越來越多把目光投注於「近未來」,成為現實的增強版。2013年,華語科幻「星雲獎」還特意把主題定為了「科幻照進現實」。

「科幻現實主義」

陳楸帆是廣東人,2013年他又出版了一部新作品《荒潮》,這部小說在當年也為他拿下了華語科幻「星雲獎」的最佳長篇科幻小說金獎。

《荒潮》的故事發生在近未來的硅嶼——一座被進步浪潮拋棄的垃圾之島,對生態災難習以為常的麻木島民迎來了不可預知的變化:宣稱要用環保技術造福硅嶼的外來資本精英;在底層苦苦掙扎沉湎於電子毒品的垃圾少女;為拯救受未知病毒感染的愛子而不惜代價的宗族老大……

劉慈欣看過這本小說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他看來,「陳楸帆的《荒潮》以罕見力度刻畫出一個我們在有生之年就可能身處其中的近未來時代。資本入侵對生態的破壞、人機融合、族群衝突,這些現已開始的進程將塑造一個超出想像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類和機器同時開始升華與墮落,創造出邪惡與希望並存的史詩,盡顯科幻現實主義的震撼。」

「科幻現實主義」這個詞本身便是出自陳楸帆之口。2012年在星雲獎的科幻高峰論壇上,他在發言里說:「科幻在當下,是最大的現實主義。」《荒潮》關注的內容包括邊緣人群的生存狀態,環境惡化帶來的社會變化,技術發展中人的異化等,「這都與我對中國現實的思考有關,將變化中的中國的痛苦書寫出來,恰恰是因為我非常渴望看到它逐漸變好。」

韓松的小說一直與現實相關,是中國科幻文學在這一脈的代表人物。再加上他的特殊身份。

1985年,還在上大二的他發表了處女作《第一句話》。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月後的名言是「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韓松想像如果中國人登月成功,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有感於當時中國商品經濟的日漸繁榮,他覺得應該是:「我們來賣東西啦」。此前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韓松半開玩笑說,「現在看很契合呀,我們現在把商品賣到了全世界,將來肯定要賣到全宇宙。哪怕你這個地方沒有人,沒有生命,我們也要來掙錢。」

中國的嫦娥計劃開展得如火如荼,神十發射成功後,宇航員還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韓松覺得中國將衍生出與西方完全不同的太空文化。「國外就很關注中國的航天文化。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它上天后,肯定跟西方不一樣。」

2007年,當中國有了14名宇航員時,在新華社工作的韓松讓記者採訪楊利偉時問他,根據黨章,3名以上的黨員可以成立臨時黨支部,未來如果有3個或3個以上的中國人一起上天,會不會成立黨支部?

楊利偉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我們在太空成立一個黨支部,那或許是世界上最『高』的黨支部。中國的航天員信仰共產主義。這一共同信仰使我們在太空中更加團結,以完成我們的使命。」

於是,新華社便發布了「Chinese taikonauts may build CPC branch in space(中國宇航員可能在太空成立黨支部)」這樣一條外電,很受關注。

韓松說,這不是科幻,這是發生在現實中的。中國不僅要發展科技,還要有意識形態。一個黨員和一個基督教徒在太空中的行為註定是不一樣的。

現實的國情和社會氛圍必然會映射到科幻文學中,讓人有時不免混淆現實與科幻的邊界。「這事太科幻了。」科幻迷們看到一些新聞經常這麼感慨。

2016年6月2日,廣東省汕頭市貴嶼,搬運工人將拆解好的電子垃圾搬運上車。陳楸帆的科幻小說《荒潮》就是以這個地區的電子垃圾產業為原型。

《荒潮》的原型是貴嶼,離陳楸帆老家很近。據央視2013年的報道,這個人口不足20萬人的小鎮,遍布著3200多家從事電子垃圾回收的企業和家庭作坊,從業人員多達7.5萬人。這個始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產業,創造了一個個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同時也把這裡變成廣東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從2006年至今,貴嶼鎮90%以上的兒童受到過重金屬污染,其中鉛超標最為普遍,也最為嚴重。電子垃圾讓孩子們的抵抗力普遍下降,容易患病。在貴嶼鎮一所大約有400多名學生的民辦學校里,每天幾乎都有10來個孩子因為生病而無法前來上課。

「科幻描寫得再荒誕,有一天都有可能實現」

《地鐵》之後,韓松又寫了另一本小說,《高鐵》,開頭便描繪了兩車相撞:「車廂破裂了,雜訊震耳,四面透氣,看得見在外奔跑的原野,但很不清晰。發生了什麼事?隱約記得,像有過幾次震蕩。興許是衝撞吧,或者爆炸。但是,列車仍在行駛,沒有停下。」

2011年,「7·23」溫州動車事故發生時,這本書已經寫完,那晚他正在家修改。一直到第二天,他才從小說中回過神來——這是現實中血淋淋的事故啊。

此後,鐵道部的事故應對讓他很憤慨:「我們熱愛的科幻在過去的七天中一下就顯出了它是多麼的蒼白無力啊!」

這些事件也為韓松的一句話做了註腳:科幻就是明天的新聞。科幻小說中的預言在現實中屢屢應驗。

……

以上內容節選自Vista看天下APP《號外》第八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這個「全員惡人」的韓國豪門,又出了件大丑聞
評分僅有4.3,這部「良心綜藝」也崩了?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