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徽宗為何衝出二王書風,獨創「瘦金體」?

宋徽宗為何衝出二王書風,獨創「瘦金體」?

總第一四五九期;歡迎關注。

在盛行「二王及各種書風的宋代,出現瘦金體這種獨特書體,其原因學界一直眾說紛紜。本文認為,有一位以往未被書家們重視的人物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北宋趙佶的瘦金書凌空取勢、中宮緊結、四面伸展、瘦勁奇崛,結構、布局和筆法獨具一格,非常特殊,瘦勁之美堪稱一絕。中國書法歷來講究傳承,趙佶的瘦金書似乎無門無派而近於「獨創」。

曾有文章論述了由王羲之到褚遂良, 到薛曜、薛稷再到趙佶的筆法傳承路線,進而得出趙佶承續晉人筆法的結論。然而,一種新書法的創立有三個 必要條件,一是筆法,二是書體,三是紙張、筆墨等書寫工具。從筆法研究瘦金書的產生僅僅是一個側面,不能說明這種獨特書體出現的必然性。

趙佶的瘦金書書體究竟是在哪些條件下產生的?

01/

「瘦金書」與衛夫人、趙光義之關聯猜測

據史料載,「瘦金書」原名「瘦筋書」,以「金」易「筋」,是對御書的尊稱。「筋書」一詞出自衛鑠所著《筆陣圖》:「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但是,縱觀王羲之、褚遂良、張旭、懷素、歐陽詢、顏真卿等晉唐書法家,所遺作品的筆法皆圓潤敦厚,有骨但少筋。

宋太宗草書《寄張祜》局部

看趙光義的書法,他似乎體會到了《筆陣圖》所載「多力豐筋」的要領。所以,筆者認為趙佶的瘦金書是拋開了晉唐書家,直接取法衛夫人。其書又比衛夫人之作更加瘦勁,因而增添個「瘦」字而得「瘦筋書」。從趙佶書法作品來看,可謂「筆筆筋骨不見肉」。

另外,儘管從筆法上看,從王羲之經褚遂良再到薛氏兄弟、最後到趙佶的脈絡是清晰的,也被多數書家所認可,但是,瘦金書卻和所有這些人的書體完全不同。因此,又有許多人認為趙佶的瘦金書並不是從薛氏兄弟那裡學來的,完全是他自己獨創。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 我們再次查閱歷史資料,發現了宋朝第二位皇帝趙光 義也一位草、隸、行、篆、八分、飛白等書體皆通的書 家,宋朝的貨幣「淳化元寶」上的字也是太宗親題。史載其「尤善飛白」,而書寫飛白的第一要素是行筆速度快。徽宗的瘦金書也是追求行筆速度快,絕非偶然巧合。

史載,宋太宗當政時有個叫王著的翰林院侍書,其深得王羲之書法之精髓,聞名遐邇。太宗初學「二王」書法,並求教於王著,王著每次都說不佳,太宗就更加專心臨摹書法。有人認為太宗的字已經寫得非常好了,問王著為什麼總說不好,答曰,本來寫得很好,但是如果這麼快就說好,恐怕皇上就不再用心。後來太宗的書法果然精妙絕倫,超越前人。

這件事說明: 第一,太宗初學書法時是以「二王」為師;第二,他學習書法進步神速,天賦異常;第三,他的書法水平已經「精美絕倫,超越前人」。

又,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七載宋太宗趙光義留意翰墨,購募古先帝王 名臣墨跡,命侍書王著摹刻禁中,厘為十卷,這就是《淳化閣帖》。凡大臣晉見,皆以賜焉。《淳化閣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所以太宗的書法以「二王」為宗,又比「二王」書法瘦勁。再看趙光義的楷書,可謂精美絕倫,且草、楷兩種書體截然不同,不拘一式,非常人所能。由此,我們認為趙佶創造瘦金書應受到其嫡親趙光義的影響。

宋徽宗《穠芳詩帖》局部

02/

來自繪畫和印刷體的影響

書法的難度集中表現於行筆過程中紙筆間距離和行筆速度的控制,即控筆能力,它也是書家功力深淺的直接體現,可謂「筆鋒抬高一毫,難度陡增十分」。

瘦金體書法的用筆,必須只用筆尖。不論筆大筆小,瘦金書寫小字僅用四分之一筆鋒,寫大字不超過三分之一筆鋒,在各種書體中控筆難度最高,非一般功力所能及。

宋徽宗《題李白上陽台帖》

趙佶能夠創造並寫出完美的瘦金書,是因為他有深厚的繪畫功底。他極為特殊的用偏鋒寫字而不用正鋒,持筆和運筆與繪畫筆法完全相同。史載,徽宗未做皇帝之前,就喜好書畫,且專長於工筆,極具繪畫天賦。即帝位後,他個人書畫日益精進,名聲遠播。

由於他本人精於繪畫,也十分重視繪畫藝術的發展,於崇寧三年(一一〇四)設立了畫學,在中國歷史上首創把畫學納入科舉考試,以招攬天下畫家。

宋徽宗《柳鴉圖》

史料記載徽宗繪畫作品很多,但大多散失,存世作品有藏於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的《四禽圖》卷、上海博物館藏的《柳鴉圖》卷和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池塘秋晚圖》,被認定是他的親筆,都是水墨紙本,筆法簡樸,不尚鉛華,富自然之趣。

徽宗作為一代繪畫名家,又注重收藏和整理歷代畫作,把宮內書畫收藏編纂為《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成為今天研究古代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也和他有關。張擇端完成這幅歌頌太平盛世歷史長卷後,首先將它呈獻宋徽宗。徽宗慧眼識珠,酷愛此畫,成為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並用「瘦金體」在圖上題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

徽宗趙佶深厚的繪畫功底和超凡脫俗的審美境界,使他研創瘦金體書法得心應手、登峰造極,真正達到了書畫合一的境界。

另外,筆者認為,印刷體字對趙佶書法也有一定影響。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雖然現在我們 把宋代的畢昇認為印刷術的發明者,但它卻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到唐代已經廣泛應用於民間。至北宋仁宗時期,畢昇總結前人的印刷技術,創造了活字印刷,先後傳到中亞、西亞和歐洲,後人稱畢昇為印刷術的始祖。

印刷術的出現和發展,在潛移默化之間誕生了一種古代並不認為屬於「書體」的一種書體—印刷體。古代的印刷體字可分為三類:一類是現代楷體字的原形,源自王羲之書法,筆畫圓鈍,視覺豐滿柔和;另一類是現代宋體字(含仿宋體)的原形,筆畫稜角分明,線條剛直簡潔,是最適合刻制印刷模板的字體;第三類是嚴格按照書法作品原件復刻製版印刷,如石印《鄭板橋全集》,所印刷文字如同鄭板橋親自書寫一般。

宋版書

在印刷術發展迅速、應用廣泛的宋代,筆畫簡潔、剛勁有力又便於刻板的宋體字,正好符合衛夫人「筋書」的特點,必然對趙佶書法產生影響。至今,源於王羲之書法的楷體字和源於趙佶書法的宋體(含仿宋體)字仍然是最受人們喜愛的、最常用的漢字字體。

古往今來,趙佶所創瘦金體書法一直享有盛譽。但是,為什麼趙佶跳脫前人傳統書法而另闢蹊徑創造瘦金體一直眾說紛紜。從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了與史載諸說不盡相同的結果。即趙佶的瘦金書受到晉代書法家衛夫人和其先祖趙光義的影響可能多一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入門 的精彩文章:

儒雅文徵明,偶爾也玩一把「盪槳筆法」
王羲之小楷極品《黃庭經》,應該如何臨習?

TAG:書法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