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同農民修水壩挖出古墓,史書記載僅199字被盜卻留下稀世國寶

大同農民修水壩挖出古墓,史書記載僅199字被盜卻留下稀世國寶

大同,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最為輝煌的時代則是作為北魏首都的時期,因此留下了大量南北朝時期的文化遺存,這也成為大同富含底蘊和文化的原因,大同有著名的雲岡石窟,有被譽為「地下莫高窟」的北魏壁畫墓,有著市內的古城建築群,近年來也一直吸引著海內外遊客到來。

不過這座古城的秘密還沒有完全被揭開,而在大同出土的國寶文物當中,有一件國寶堪稱稀世珍寶,保存下來十分難的,留存下來的故事也堪稱傳奇,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來講一講這件國寶文物的發現故事。

大同農民修水壩挖出古墓

1965年,大同一個村莊的農民在修建水壩的過程中,意外的挖出一個大坑,當地居民覺得這應該是民國時期軍閥埋藏彈藥的地方,立刻通知了當地的民警,結果民警趕到現場,看過現場後卻掉過頭來練習考古人員,原來這不是什麼民國軍火庫,而是一座古墓,村民的火把放進去就熄滅了,說明這裡面有很多年隔絕空氣了。

大同農民修水壩挖出古墓的消息,一時間也使得這座村寨開始不平凡,原來這座古墓下住的不是別人,而是北魏琅琊王司馬金龍,這也是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琅琊榜》中主角的原型。

史書記載僅199字

不過北魏琅琊王在當時並不算是什麼大官,所以這座墓相對較小,不算什麼大型諸侯墓,而且更加可惜的是這座古墓還遭到了盜墓賊的盜掘,大部分的文物也被盜走,讓專家感到驚嘆的一點是,其實這座古墓按理說不太那麼容易被盜,要知道這座古墓的埋藏地點其實還算比較隱秘,關鍵是墓葬的人物也不出名。

司馬金龍下葬的消息在史書記載也僅僅只有199字,可以說基本是不知道埋葬在哪裡,結果卻還是遭到盜墓賊的盜掘,不過這次考古也並沒有讓專家掃興而歸,要知道,盜墓賊眼中的值錢和考古人員眼中的有價值是兩回事,可以說並不能算一件事情,因此一些國寶文物也被盜墓賊留了下來。

被盜卻留下稀世國寶

司馬金龍墓雖然被盜,但是卻還是留下了稀世國寶,就在考古工作進行到尾聲的時候,考古人員意外的發掘出幾塊屏風,起初,考古人員也沒有太注意,這些文物在出土後被放在地方博物館珍藏,可是卻因為地方博物館保護並不妥當,決定放在更加高等級的文物保護地點,但是就在搬運的過程中,專家們卻發現了十分驚訝的事。

這幾塊屏風竟然是一級文物,這些漆木屏風,在色彩和造型上都保護的完好,可以稱得上北魏時期繪畫的高峰,還能從中研究出北魏時期的穿著和生活用品,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但是卻因為一時疏忽,導致長期躺在地方博物館,不被人們發現,這其實卻是一件稀世國寶。

其實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文物最為重要的,還是文物本身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經濟價值則是其次,但是現在很多鑒寶節目卻把文物的價值更多放在經濟意義上,給人們一件文物就是財寶的錯誤印象,筆者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更正確的認識文物的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要向著大海吶喊 的精彩文章:

漢朝時這裡就出土青銅器,清代挖出國寶文物,經考證是周朝發源地

TAG:我要向著大海吶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