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課,和性教育一樣緊迫
之前我們曾經討論過,在從小接受的教育中,關於性的討論始終處於較為避諱的狀態,而如今,我們對於性教育的重視正逐步提高,這是好事,雖然路還長,但至少,我們開始走了。
今天,報妹想要說的,是另一堂我們缺失的課程。可能我們生活里會沒有性,但沒有人能避開這個話題,它叫做死亡。
(圖源:網路)
首先想問大家一些問題:
你第一次意識到人都會死時,是怎樣的心情?
如何面對自己或者親人的死亡,你想清楚過嗎?
對於死亡的焦慮,是存在,增長,還是說伴隨成長而減退了呢?
你有過對於生命最終的告別里,關於痛苦和尊嚴的思考嗎?
當我將以上這些問題拋給你時,你會有明晰的答覆嗎?
老實說,我沒有。
我第一次認識到死亡這件事,是小學的一個晚上,半夜想到「人是會去世的」以後,猛然坐起,一宿未眠,甚至在想到父母最終會離世以後,覺得恐懼且悲傷。
(圖源:Bigstock/TungCheung)
關於死亡的焦慮,我想大部分人,也都在面臨著。而關於死亡,我們真的想清楚了嗎?
人間世里,有一期節目名為《告別》,講述發生在上海第一個臨終關懷病區里的故事。
在位於上海靜安區的臨汾社區醫療服務中心,有一個特別的科室,臨終關懷科。這裡有99張床位,接納的大多是病情無法逆轉的患者,多數癌症晚期病人的住院時間,不超過三個月。
(圖源:人間世)
死亡,在這裡是無法避免的話題。成立十年間,已有1000多名病人,在這裡離世。
(圖源:docuchina.cn)
我們看到有病重時仍舊堅持寫信的退休醫生,在離世前幾天,她對著鏡頭念出自己寫的信,信里寫下的,是對於世界的告別,也是對於其他病人的鼓勵。
(圖源:docuchina.cn)
也看到在這裡住院時間最長的患者,在節目播出時,他已經在那裡住了五年。他說:「我已經向家裡所有人告別,跟我的母親,包括跟我住的房子。」
(圖源:docuchina.cn)
這些住進臨終關懷病區的患者,在這裡接受舒緩療護和臨終關懷。舒緩療護是什麼呢?這是對於絕症患者的一種治療方法,是為了在生命的最後,幫助病人減輕痛苦,緩解生理和心理壓力,提高病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
節目的最後,採訪到了從事臨終關懷的醫生,他們說:「生和死,是最大的事,我們非常重視生,也不要忽視死,它們應該同樣重要。」
(圖源:docuchina.cn)
很多人通過這個節目,第一次意識到,原來面對死亡的方法,是需要我們思考和學習的。
因為願意接受舒緩治療的家庭,也只是一部分,有醫生提出,家屬們常常會拒絕舒緩治療,認為這種治療方法是對至親的放棄。
醫生們也經常看到腫瘤晚期的病人,飽受折磨且痛不欲生,有的患者,還會選擇自殺。
兩相拉扯下,是雙方痛苦的無限蔓延。
(圖源:Shutterstock)
事實上,不願面對告別,想盡辦法要求積極治療,這是人之常情,我們無權凌駕於他人的悲傷之上進行苛責,因為這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都過於沉重。
但是,當我們所有人都將面對死亡的方式模式化後,又會出現什麼後果呢?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李詠的女兒法圖麥,那個因為父親去世時,沒有在公眾面前表現悲傷,就被網路暴力的女孩子。
在父親去世前幾天,她在微博上發布了兩張自拍。等到父親死訊公開後,就成為眾矢之的。
無數人認為,你父親當時病重,你怎麼可以發自拍?你怎麼能夠不悲傷?
這些人好像沒有思考過,內心不舍為什麼不能表現得堅強?為什麼一定要沉溺於悲傷,卻不能選擇樂觀?好好生活,又為什麼不是對於父親最好的懷念?
他們覺得死亡,只是代表著無限絕望,卻不知道,擁有清晰的認知,以及告別之後的好好生活,會多麼有力量。
於是我們看到,法圖麥ins的個性簽名換成了「及時行樂」。
(圖源:網路)
李詠的妻子哈文,繼續發微博對世界說「早上好」,繼續溫柔且蓬勃。
也會轉發微博說「除了這一生,我們又沒有其他時間」。
他們經歷痛苦,但依然擁有對生活的熱愛和希望,他們體會了生命的脆弱,但也證明著人生的堅韌,這難道不讓人動容?
或許這也恰是因為,他們正確認識著死亡,明白無論對於離開的人還是留下的人而言,這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此勇敢。
(圖源:網路)
認識死亡為什麼重要?不僅在於我們會恐懼焦慮,孩子們看到父母變老會難過,談到死亡話題會哭泣。而大人們,也會有諸多難以釋懷。
(圖源:《媽媽是超人》)
對於這件誰都必將面對的事情,我們需要循序漸進的引導。
還在於真正理解死亡後,才能明白生命的價值,明白我們該珍視什麼。
而不能正確認識死亡,也會帶來對於漠視生命等極端問題,包括對他人,也包括對自己。
(圖源:giphy)
我們看到患病者報復社會的新聞,觸目驚心。
也看到自殺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
「國家衛生部的一項數據顯示,自殺在中國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歲至35歲年齡段的青壯年中,自殺位列死因首位。」
這之中,不乏一些年齡較小,對死亡概念還不那麼清晰的孩子們。
(圖源:xiaoxue.eol.cn)
事實上,對於死亡的思考,古今中外皆有,國外也開展過不少關於死亡教育的討論和實踐。
什麼是死亡教育呢,目前一種較被廣泛接受的理解是,把有關於死亡(包括瀕臨死亡)相關的只是傳遞給人與社會,幫助人們更加理解死亡,也幫助人們學會珍惜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圖源:Un ni?o acude al cementerio.
| Fernando Múgica)
大約在上世紀 50 年代末,死亡教育首先在美國興起,在這之中,既有面向醫學生專業性較強的課程,也有面向普通人群的科普教育。到1976年,美國已有1500所中小學實施死亡教育課程。
(示意圖)
在這之中,就出現了一些較為生動的教育性教材、視頻。
有的學校還會針對相關問題開設一些特色課程,比如預防自殺課,並安排心理健康專業人員。
在這些課程中,老師會告訴孩子們,如何緩解衝動情緒,怎樣認識到,你是被愛的,你是可以愛自己的,避免正面談及自殺問題。
也會告訴大家,想要自殺的人會出現怎樣的特徵,發現身邊人出現這種狀況要如何應對。
而有的學校,會通過組織學生們參觀訪問或觀看影片的方式,進行側面的引導。
(圖源:youtube)
還有的學校,會邀請醫生、殯葬事業從業人員等前來開展講座。
在英國,也開設了有關「死亡與喪失」的課程,幫助孩子們學會處理面對失去的心情。德國的學校還會開展挫折模擬教育,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們去進入失去親人的情景中,進行深切思考。
(圖源:centrepsicologickaizen)
與此同時,美國社會上也建立了「死亡教育者」及 「死亡諮詢師」的專業執照制度。許多社區也會定期提供成年人教育方案。
但也有學者提出,將死亡、自殺等內容直接展示在孩子面前,存在模仿的風險,比如他們認為,所謂的預防自殺課程,沒有必要大範圍開設,如果孩子們認為自殺是普遍現象又該怎麼辦?因此應該對於有自殺傾向的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
還有人擔心,這樣的課程引導和體驗、思考,會不會對人們的焦慮和恐懼無所幫助,甚至適得其反。
示意圖( 圖源:thescientificparent.)
因此他們指出,針對不同年齡對象,死亡教育的內容也應該有所不同,避免產生模仿等負面影響。
但無論如何,關於死亡,我們不應該避諱,而應重視。因為只有正確認識死亡,才能知道如何生活。
就像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所說,「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認並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擺脫對死亡的焦慮和生活的瑣碎。只有這樣,我才能自由地做自己。」
畢竟我們只有這一輩子,一定要好好生活,好好告別呀。
※人氣綜藝《全日本仮裝大賞》的播出已經邁進第40個年頭!
※當明星不僅要擋狗仔,還要防粉絲動刀
TAG:英國報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