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李群自動化董事長石金博:成為世界級輕量機器人領軍者

李群自動化董事長石金博:成為世界級輕量機器人領軍者

導讀

石金博, 李群自動化董事長。在這個男性化的名字及職業背後,是一個愛笑的「80後」女博士。常說「女人是水做的。」在創業路上,石金博有如水般特質。即使困於一隅,仍能另闢蹊徑,或放下身段,或輕盈轉身,奔流不息。在她和團隊持續耕耘下,如今的李群自動化已成功開發出具世界領先水平的輕量級工業機器人。數月前,團隊更獲億元級別的C輪融資。這個年輕的團隊將朝著「成為世界輕量機器人領軍者」的目標,奮勇前行。

來源:科技與金融雜誌

經世致用:從實驗室走上創業之路

「誰說中國做不出像樣的機器人?」 2009年,正在香港科技大學修讀博士學位的石金博,隨導師李澤湘教授前往日本、美國考察世界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後,有點不服氣地反問。在導師的指引下,這個性格豪爽的東北女孩和幾個小夥伴作了詳細的後續分析。他們一致認為,中國產業升級需要大量工業機器人參與其中。未來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將出現爆發期。

創業的念頭在這幾位年輕博士生腦海中反覆徘徊,最終,在2011年3月,隨著李群自動化的正式成立而實現。石金博和團隊來到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的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轉眼間,她在這個與老家哈爾濱截然不同的南方城市安家已超過10年。

「好好學習,參加高考,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以前我對這樣的人生並沒有過多的思考……」今年年初,石金博在南方科技大學作分享時說到。但她在大四一次暑期科技夏令營上認識李澤湘老師後,這條本來沒什麼變數的人生路便有了新的發展。李老師經世致用的思想深深影響著她。畢業之際,在加入公司或留校任教這兩條科研工作者常走的路上, 她做出了第三個選擇——創業。

公司名字中的「李群」實際上是一個用來描述機器人運動的數學概念,石金博等人在學校研究機器人時經常用到。這個名字體現著公司濃厚的學術底蘊。當提到李群自動化時,很多媒體還會提到大疆創新的名字。大疆創新的創始人汪滔與石金博師出同門——均是李澤湘的學生。而李澤湘又在兩家公司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但由於所紮根的行業不同,李群自動化和大疆創新走出了不同的成長軌跡。有分析認為:大疆創新從無到有,開闢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市場——消費無人機市場,成為巨無霸。李群自動化則進入到工業機器人市場——一個山頭林立的市場。

然而,創業對於這幾位「學院派」而言,註定是一場不平凡的旅程。

創業之苦: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

石金博曾分享過公司初創時的經歷。李群自動化最初定位是做系統集成項目,通過與其他生產商合作進行設備生產,對接國內外市場。由於對市場缺乏認識,公司在2012年曾遭遇嚴重的資金危機。

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新問題,這是石金博最深刻的感受。「大家都可以說解決不了,唯獨你不可以。」她對記者無奈地說到,「因為你是老闆。」她認為這就是創業最特殊的地方。

窮則思變。在那個「生死存亡」的時刻,她意識到自己必須放下。放下作為科研工作者的身份包袱,這位長年在實驗室接觸機器人的女博士走進了市場,開始與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

在這個過程中,石金博有著女性善於與人溝通的特質,同時掌握過硬的技術知識,這讓她成為了李群在市場與技術間的「翻譯官」。她能在深度理解客戶需求後將之「翻譯」成準確的技術行話傳遞給研發部門;她也能以客戶聽得懂的「人話」解答他們對於技術上的困惑。

隨著對客戶需求的深入了解,讓她和團隊找到更好的市場切入點。他們發現,中國製造業中小型企業眾多,未來對小型輕量級的工業機器人有大量需求,而這個領域仍未出現競爭巨頭。石金博曾在一篇自述中闡釋過這種新定位:供應上,進行機器人的自主研發,規避外購產品在使用功能上的種種限制;產品上,從重型機器人轉向功能性、小型輕量級機器人;目標市場上,從生產規模大、人工消耗大的傳統企業切入。

在正確的市場方向指引下,團隊憑著過硬的研發功底在近幾年迅速打響了名聲。積累了多款產品的李群自動化,如今猶如一支蓄勢待發的火箭。可就在公司發展準備迎來一輪爆發的當下, 石金博再次選擇放下。這次放下的,是權。

2018年,前庫卡中國區CEO孔兵應石金博之邀, 接任李群自動化CEO一職,原CEO石金博轉任董事長。石金博說,孔兵先生一直是她所景仰的行業前輩,亦師亦友。而且兩人對於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路一致。

「我的經驗畢竟不足,不可能讓公司的發展等待我的個人積累的發展。」石金博解釋著她的決定。她認為,孔兵的專業能帶領公司更快地完成新飛躍。石金博一直深信人才及團隊的力量。她曾提到,「 李群」 中的「 群」字,實際還代表團隊「群策群力」。「公司的核心崗位基本上都用了行業內頂尖的人才,」石金博的語氣中充滿自豪,「李群自動化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

家庭事業:兩者皆不可拋

石金博遇事從容,卻不意味著放任逐流。她的心中有不容撼動,也絕不能放下的東西。比如說,核心技術研發。這種執著並非單純的理想主義情懷,它意味著一種長線的商業考慮。

據相關研究顯示,我國機器人產業技術和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巨大,其中核心零部件,如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等,主要依靠進口。而機器人控制系統是機器人的大腦,決定了機器人的功能和性能。

石金博以「打地基」比喻核心底層技術的研發。她認為就像蓋房子,若底層技術的地基打不好,這樣的建築抵不過時間,也抗不了風雨。而在薄弱的技術底層上拓展新應用,無異於在搖搖欲墜的地基上蓋新樓層,一切都將驟然倒塌。

然而,底層核心技術研發是一項需要靜心打磨的工作,更是一個投入較大、回報周期長的過程。公司CTO沙琪曾在公司2017新品發布會上表示,「團隊花了4年時間來規劃技術與產品的基礎框架。控制技術始終是我們堅持持續投入的事,其軟體和核心演算法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在業內追逐短線利益的風氣下,石金博和團隊的堅持無疑成了一股清流。

花上時間打牢地基後,李群自動化果然迎來了豐收:2013年研發出全球首台驅控一體並聯機器人;2015年獨立設計並交付全國第一條全機器人自動化月餅包裝生產線;2016年自主研發的SCARA機器人、Delta機器人榮獲中國首批機器人產品質量認證;2017年推出新一代分散式驅控一體智能機器人控制器。目前公司生產的第一台機器人累計運行時長已超過40,000小時……

孩子和家庭,同樣是石金博放不下的牽掛。作為一位一歲半孩子的媽媽,她像所有職業媽媽一樣,努力在家庭與事業中尋找平衡。出差外地,她不時會趕最早或最晚的交通班次,忙碌奔波,只為趕上給寶寶做頓早餐,或是僅僅對他道句甜蜜的晚安。石金博感謝丈夫對自己的諒解及支持。而孩子也成為她努力工作的一大動力:「我希望能成為孩子的榜樣。」

未來布局:危與機下謀求破局

不少學者認為,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未來發展存在很多不明朗因素,機遇與挑戰交織。

一方面,我國輕型製造業市場規模相當大,而在未來,行業對於「機器換人」的需求將更迫切,由此產生巨大商機。但石金博同時注意到,自動化生產線對機器人產品有著精準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較高要求,這意味著李群自動化的產品需要經歷打磨,只有「練好內功」的產品,才能在未來迎來機會。

而另一方面,當外部因素給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帶來一系列挑戰的同時,也能在某種程度上為前期被資本過度追捧的行業「降溫」。石金博認為,當泡沫爆破,只有擁有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公司才能紮根下來。從這個角度上看,李群自動化的競爭力將更顯突出。

危與機共存。有能者,則可轉危為機。

對公司未來發展,石金博和團隊的思路非常清晰。「當下這兩年將是我們業務的一個成長過程。同時,我們目前也已經著手行業性的布局,助力整個行業更健康、更均衡發展。」石金博表示,希望在未來3至5年時間內,完成自主產品和系統的完善和升級,全面提高其整體水準及完整性,同時把市場鋪墊好,實現快速增長。「成為世界級輕量機器人領軍者」這句願景,被寫在李群自動化的官方網站上,是團隊奮鬥的目標。

李群自動化的產品多以希臘神話中的諸神來命名。例如,Apollo機器人取源自太陽神阿波羅,寓意著研發團隊首次推出的這款機器人產品,能像載著人類首次登月的「阿波羅號」一樣,開啟劃時代的美好征程。其餘的如Athena機器人取源自智慧女神雅典娜、Hercules機器人則源自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這一系列名字體現了團隊對機器人領域探索的決心。我們期待李群自動化的「諸神」在中國乃至全球的舞台上大顯神通。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205頁PPT,看5G+AI引領的下一個時代!
一條機器蛇如何在救災現場發揮自己的作用

TAG:機器人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