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沒有文字獄,若有的話,這些漢人恐怕連活命的機會也沒有了
宋代科舉雖然已經逐步主流化了,但是,作為制度實在算不上穩定。隨便變更名額,加塞都很嚴重,而且學校制從蔡京開始提,一直到南宋滅亡都沒真正運轉起來。考生嫌名額少鬧學潮,結果,朝廷又加了一堆名額,最後,就導致老是出現爆炸式科舉,這恐怕比人少還糟糕。
元代在我國是一個存在感不是很強的封建王朝,由於,這個王朝存在時間不夠長,也算是一個比較神秘的朝代。這個朝代其實主要依靠武力取得天下,所以,也比較迷信武力,對於其他方面倒不是很重視,當然,這也只是一個比較粗略的判斷。
對於中原王朝流傳很久的篩選官員的科舉考試製度,元代貌似就不是很重視。直到現在,坊間都有一種說法,即:元代沒有舉行過科舉考試。
不過,筆者查閱史料發現,這種說法還是有點片面的。
之所以這樣說,主要還是因為元代建立國家後,政局並不太穩定,而且,蒙古人漢化需要一個過程。科舉制度是一項比較成熟的選拔官員制度,蒙古統治者們還沒有完全了解它,更別說熟練的運用它選拔人才了。
整個元代其實也是進行了科舉考試的,只是相對於前面的朝代和後面的朝代而言,它在朝代前期舉行的科舉考試比較少,同時,通過科舉考試做官的人權力也不大。因為,元代的統治秩序還是以蒙古人為主,他們很多人並非是通過科舉考試獲得的官職,大都是通過世襲獲得的。
所以,這也降低了科舉考試的作用,使得後人也覺得元代不重視科舉。
元代前期舉行的科舉考試很少,也就產生了一些的失意文人,他們滿腹經綸,卻無用武之地,沒有辦法博取功名,甚至,還不如只出蠻力的文盲壯漢。於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就投身了藝術創作領域,比如:元曲就是這一時期的主要藝術形式。
甚至,在很多的演繹中,他們誇張的自嘲自己是天下僅次於乞丐的賤人,乞丐排在第十,他們就排在了第九,所以,也被罵成是「臭老九」。在大動亂時期就更加流行這個說法了,臭老九是那些小兵們批鬥知識分子的專用代稱,知識分子有時候也自嘲自己是「臭老九」。
到了元代後期,科舉考試其實還算是正常的,至少從1315年之後,元代幾乎就是按照慣例每三年一次大考,面向全天下的讀書人招錄公務員。元仁宗詔書上就說:「年及二十五以上,鄉黨稱其孝悌,朋友服其信義,經明行修之士」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德才兼備」者方可以參加考試。即便如此,也有很多知識分子被排斥在外,主要原因也是這些知識分子摸不清國家的發展方向。其中,他們所學的只是都是一些浮誇的詩詞歌賦,並沒有治國安邦的經世致用之學。
這對於講究實用而文化程度而又不高的蒙古人看來,這些人就是一幫廢物,根本沒有什麼實際用處,所以,招錄他們幹什麼。
最終,這些失意的浮誇知識分子也就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之路,把元代的考試方向作為嘲諷對象,並且,把自己的悲慘遭遇都推給了元代統治者。同時,元代作為一個由蒙古人建立的朝代,被統治的中原知識分子由於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對於蒙古人內心是很鄙視的。
蒙古人文化水準比較低,自己只好發牢騷,關鍵是發牢騷風險很小。因為,蒙古人對漢文化不精通,你發牢騷他們有時候也看不懂,不像後來的清朝統治者,能夠理解文人的一些貓膩,文字獄就撲面而來了。
還好,蒙古人沒有文字獄,若有文字獄的話,這些知識分子恐怕連活命的機會也沒有了。於是,這些知識分子就在自己的作品中誇大自己的悲慘遭遇,說:「全是蒙古統治者們不重視科舉,不給自己活路,讓自己很落魄,最終,使自己失去了文人的尊嚴。」
而事實上,元代開科取士之後,對於文人知識分子的待遇還是挺好的,甚至,對於那些落榜的考生也是很照顧的,對他們施以關懷。兩次考不上的,國家憐惜人才,還會給這些落榜的考生一個「教授」職務,也是吃皇糧的國家編製。
所以,你要說元代統治者不重視知識分子也是有點冤枉。畢竟,其他朝代對於落榜生是沒有這樣的好政策的。並且,元代的科舉考試設置還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比如:他們將蒙古人分為單獨一榜、色目人單獨一榜、漢人和南人單獨一榜。
這樣分的原因就是:
漢人、南人本身就十分熟悉漢文化,也十分擅長,他們獨自一榜顯示了公平性,而又可以優中擇優,選拔更加優秀的熟悉漢文化的人才。蒙古人就不用說了,他們本身漢文化基礎比較薄弱,與自己的族類在一起比較公平。色目人一般介於漢人與蒙古人之間,他們對雙方文化都有涉獵,單獨一榜也很合理。
總之,元代也搞了不少次科舉考試,有統計:元朝近百年間一共舉行了十六次科舉考試,考中進士的共計1139人。但最終卻被一些人以訛傳訛造了謠,這個鍋背的有點冤枉。現在,網路發達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方便了,但是,也容易收到錯誤的信息。
所以,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甄別能力,不能人云亦云。
參考資料:
【《元史·選舉志》、《中國古代的科舉制》】
※一處寶藏至今成謎,有一個德國人曾挖到過它,卻沒有多少人相信
※三百多年前,中國歷史上出了8個奇女子,至今人們對她們念念不忘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