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中國文藝評論》|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走紅背後的主題思考(周文萍)

《中國文藝評論》|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走紅背後的主題思考(周文萍)

《中國文藝評論》|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走紅背後的主題思考(周文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內容摘要: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屢創佳績,目前已包攬了中國影史票房的冠亞軍。究其原因,影片創作方面,採用商業類型片的創作思路,質量過硬,給觀眾帶來了良好的審美體驗;市場需求方面,滿足了中國電影市場對於能夠反映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的主流影片的渴求;社會氛圍方面,體現了新時代觀眾對於新時代中國英雄形象的渴望。產業發展方面,顯示主旋律電影已發展為「新主流大片」,是中國電影產業螺旋式上升的一個重要標誌。觀眾期待更多體現新時代中國精神的中國英雄影片出現,為人們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彩故事。

關 鍵 詞:主旋律電影 新主流大片 中國精神 中國英雄

近年,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屢創佳績,掀起了一波波觀影熱潮。僅從票房而論,2014年徐克執導翻拍的《智取威虎山》為8.84億元,2016年林超賢執導的《湄公河行動》為11.88億元,2017年劉偉強執導的《建軍大業》為4.035億元,李晨執導的《空天獵》也達到了3.18億。這當中最令人矚目的則是吳京主演的《戰狼2》,影片不僅在2017年夏天點燃了全國觀眾的觀影熱情,更為中國電影市場創造出了高達56.79億元的單片票房紀錄。而2018年春節檔,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影片《紅海行動》在《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西遊記之女兒國》等對手強勁的宣傳攻勢之下低調面世,單日票房從年初一在四強中墊底到年初二超過《西遊記之女兒國2》年初三超過《捉妖記2》,2月22日超過《唐人街探案2》,直到3月14日總票房超越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最終達到36.5億[1],成為僅次於《戰狼2》的中國影史票房亞軍,也是中國春節檔上映影片的票房第一。至此,中國影史票房的冠亞軍都被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大片包攬,此類電影成為了電影市場上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中國文藝評論》|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走紅背後的主題思考(周文萍)

毋庸諱言,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的走紅對於中國電影市場而言多少帶有驚喜的意味。喜自不必說,驚則在於自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電影市場一直被各類商業片所統領,人們早已習慣了主旋律電影不賣座的情況,不僅不賣座,很多時候市場上甚至根本看不到主旋律影片。因此當《戰狼2》創造出56億的票房奇蹟時,人們不能不為之驚嘆。驚嘆之餘,人們也不禁發出疑問:為什麼《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這類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影片能夠走紅?本文將就此問題,從創作、市場、文化及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探討。

一、創作:類型化電影的精彩製作

從電影自身來看,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能夠走紅,首先是因為這些影片本身的質量過硬,人物鮮明、故事緊湊、場面精彩、製作精良,給觀眾帶來了良好的審美體驗。而能夠做到這一點,與這些影片的創作者能夠放下身段、放棄說教,以商業類型片的思路進行創作有關。

作為承載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媒介,一直以來,主旋律影片在許多人心目中與商業性是無緣乃至對立的。一些創作者也是如此,一說到創作主旋律作品,便立刻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說教面孔,故事陳舊、手法生硬。長此以往,主旋律電影在觀眾心目中留下了「不好看」的印象,常常被敬而遠之。這種認知對於主旋律電影的發展是非常不利,也是不公平的。主旋律影片與「好看」之間並沒有天然對立的關係。無論是否是主旋律影片,都存在好看與不好看的可能性。商業片要「好看」才能吸引觀眾,主旋律影片同樣需要「好看」才能吸引觀眾。《戰狼2》《紅海行動》等片能夠走紅,正是在於創作者不因主旋律而自我設限,而是充分借鑒了好萊塢類型片的創作思路,在「好看」上下足了功夫。這種「好看」主要在以下方面:

首先,這些影片都是強情節的故事片,精彩的故事是它們吸引觀眾的第一要素。從內容看,近年走紅的主旋律影片都為軍事題材,主人公是軍人或軍人出身,故事包括剿匪、反恐、海外追兇、撤僑、革命故事等等,此類故事不僅本身傳奇性強,而且許多源於廣為人知的真實事件及經典作品,本身就引人關注,稱得上是自帶流量的IP。據之創作(或改編)的作品只要敘述得當,就不難以緊張激烈的矛盾衝突和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吸引觀眾。如《智取威虎山》取材於經典小說《林海雪原》,據此小說所改編的京劇《智取威虎山》早已在中國家喻戶曉,主人公楊子榮深入虎穴、智斗座山雕的故事更是為人津津樂道。《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戰狼2》也都源於人們熟知卻難以親身體驗的真實事件。主旋律影片表現這些故事,從選材上就已佔了先機,對很多中國觀眾具有了天然的吸引力。

《中國文藝評論》|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走紅背後的主題思考(周文萍)

其次,這些影片的人物鮮活,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同。主旋律影片以表現主人公的正面形象為主,但不少作品卻將正面理解為沒有缺點、十全十美,如此一來就陷入了不接地氣、不夠真實的陷阱,所塑造的人物難以得到觀眾認同。近年走紅的主旋律影片則避免了這一誤區。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個個是機智勇敢、身經百戰的英雄,但也是鮮活生動、富於個性的圓形人物。如《智取威虎山》里的楊子榮,不喜約束直接與領導發生了衝突;《戰狼2》里的冷鋒,面對強拆人員的蠻橫,寧肯不穿軍裝也要為戰友出一口氣;《湄公河行動》里的方新武,面對毒販難以抑制內心的憤怒,不顧紀律手刃了對方。這些人物和行為也許並不那麼高大上,但卻讓觀眾看到了英雄身上的平凡人性,使英雄走近了觀眾。至於被很多人認為是從頭打到尾的《紅海行動》,雖然文戲不多,但「蛟龍突擊隊」隊員們也都在有限的場景里顯示出了各自的個性:張譯飾演的隊長果敢堅定,似乎仍帶著當年《士兵突擊》里史今班長的溫情;愛吃糖的石頭憨厚、女隊員佟莉勇猛;顧順和李懂這一對搭檔則一個驕傲得不近人情,一個對戰爭懷著恐懼。就連恐怖分子中那個做狙擊手的孩子和在被脅迫時突然自殺的頭目也都令人印象深刻。

再次,這些影片製作精良、場面精彩,能給觀眾暢快的觀影感受。如《戰狼2》開頭便以航拍的長鏡頭表現了冷鋒在船上打敗一班海盜的場景;《湄公河行動》里高剛和方新武與販毒分子鬥智斗勇的種種場景;《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在威虎山上以機智表現贏得座山雕信任的場景。這些場景充滿了劍拔弩張的激烈衝突,令人緊張到目不暇接、氣不敢出,體驗到一個「爽」字。

《中國文藝評論》|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走紅背後的主題思考(周文萍)

最令人稱道的還是《紅海行動》,該片對戰鬥場面的表現可以說達到了極致,138分鐘的影片里有120分鐘是在大戰,從大戰海盜到工廠撤僑到中途遇襲到集中營救人到追擊恐怖分子,海戰、陸戰、街戰、狙擊戰、荒野戰、沙漠戰一波接著一波,軍艦、迫擊炮、汽車炸彈、無人機、坦克、飛機,各種先進武器輪番上陣,精彩紛呈讓人過足了眼癮。

由於製作質量過硬,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走紅的不僅是票房,還有口碑。如《湄公河行動》剛開始上映時並不被業內看好,排片僅有17.3%,但之後憑好口碑被觀眾追捧,排片達到30.3%,成功實現逆襲增長。《紅海行動》更是如此,正是因為從第一天上映其口碑就高居春節檔影片之首,它才能一路逆襲至影史亞軍。而高居首位《戰狼2》的票房奇蹟更是在全國觀眾的交口稱讚中而產生。

二、需求:市場對主旋律電影的渴望

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影片的走紅,反映出了中國電影市場對於能夠反映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的主流影片的渴求。

自2002年《英雄》引發國產電影票房奇蹟以來,中國電影市場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尤其2011年突破100億年票房後[2],國產電影市場加速度發展,到2017年突破500億年票房[3],只用了短短六年。但與此同時,中國電影市場也出現了奇特的口碑與市場倒掛的現象:高票房、低評價的影片比比皆是,好口碑的影片卻常常沒有市場。

票房與口碑倒掛的現象在本世紀初《英雄》《無極》《夜宴》等中國式大片熱映時便已出現。作為新世紀開啟了中國電影市場的首批中國式大片,《英雄》等影片採用了好萊塢大片的製作模式,以大導演、大明星、大製作、大場面來吸引觀眾,也都贏得了高票房。但與此同時,這些影片也一次次地令觀眾在觀影之後深陷失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畫面精美而內容空洞」是觀眾對此類影片的普遍評價,在經歷了一次次期待與失落的反差後,觀眾對此類影片的忍受也到了極限,到2012年《血滴子》上映之時,觀眾已經不再對此類影片抱有期待,這些以大明星、大製作、大場面來吸引觀眾的影片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市場。在此之後,中國電影市場的熱點經歷了幾次轉化,2011年,以《孤島驚魂》為標誌帶動了驚悚片的熱潮,同年,《失戀33天》帶動了都市愛情喜劇的熱潮,2012年,以《泰囧》為標誌帶動了公路喜劇片的熱潮,2013年,以《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為標誌帶動了青春片的熱潮,最近又掀起了罪案懸疑片的熱潮。各種類型影片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兩三年,使中國電影在類型化道路上的探索一步步得到深入與完善,中國電影市場也得到了快速增長。

《中國文藝評論》|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走紅背後的主題思考(周文萍)

但是,中國電影的生產也存在著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在以市場為導向對各種電影類型的輪番嘗試中,電影生產出現了一窩蜂、套路化、庸俗化等問題。製片商以市場為最大甚至唯一的追求,一旦發現某種類型具有市場價值,就扎堆而上開始生產,生產過程中也以商業至上,一味以流量明星或低俗化的東西來迎合市場,而忽視了真正能決定影片質量的人物故事及價值觀念等根本性的因素。這種做法所造成的結果就是觀眾在因某部影片關注某種類型之後,很快便會被大量同類但低劣的影片消耗掉對此類影片的興趣與信心,最終導致此類影片失去觀眾與市場。以曾紅極一時的青春片為例,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開啟市場之後,青春片一度成為票房明星,那些自帶流量的IP和明星也成為投資追逐的熱點。但與此同時,青春片的質量卻在一步步下滑。在打架、戀愛、墮胎、出國成為通用套路之後,IP與明星也不再能夠吸引觀眾,青春片一夜之間便由票房靈藥變成了票房毒藥。這種做法對於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無異於殺雞取卵,敗壞了類型電影的發展後勁。

在被市場種種價值觀念歪曲、敘事混亂的影片敗壞對電影的興趣與信心之後,中國觀眾對於能展現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的影片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事實上,與一些投資者和電影人所認為的只有低俗的東西才能吸引市場的觀念相反,反映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影片即使在好萊塢也是主流。《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等片能夠走紅,正是中國觀眾的正常需求在被長期忽視後的一種爆發。能夠說明這一問題的另一個例子是2017年上半年在中國創造了票房奇蹟的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該片的故事及表現手法並不是特別突出,上映之初也不被市場所看好,排片率並不高。但上映之後,該片以正能量的故事受到觀眾的歡迎,好口碑使其創造了市場奇蹟,最終票房達到12.99億,超過了同期在中國上映的好萊塢大片。這些都傳達出中國電影觀眾對於能體現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好影片的渴望,也表明了中國電影市場正在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中國文藝評論》|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走紅背後的主題思考(周文萍)

三、文化:新時代觀眾對中國英雄形象的渴望

從當前社會的文化氛圍來看,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影片能夠走紅也體現了新時代觀眾對能彰顯新時代崇高精神的中國英雄形象的渴望。

對崇高的嚮往是人類精神的內在需求。朗迦納斯說:「在不少真理之中,尤其是這一真理:作卑鄙無恥的傢伙並不是大自然為我們——它所挑選出來的子女——所定的計劃,決不是的……它一開始就在我們的靈魂中植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對於一切偉大事物,一切比我們自己更神聖的事物的渴望。因此,就是整個世界,作為人類思想的飛翔領域,還是不夠寬廣,人的心靈還常常越過整個空間的邊緣。當我們觀察整個生命的領域,而見到它處處富於精妙的、堂皇的、美麗的事物時,我們立即知道人生的真正目標究竟是什麼?」[4]「一切有用的必須的事物是人們易於獲得的,而他們的景仰卻是留給驚心動魄的事物的。」[5]視覺文化時代,電影是能夠提供崇高美的一塊銀幕;觀眾觀影,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在銀幕上體驗崇高之美;而銀幕上的英雄形象正是崇高美的集中體現。正由於此,英雄、乃至超級英雄一直是好萊塢電影中最受歡迎的主角。從早期的007到當今的漫威英雄世界,《超人》《變形金剛》《金剛狼》《美國隊長》《銀河護衛隊》《復仇者聯盟》等影片一次又一次地向觀眾講述著大同小異的英雄拯救世界的傳奇故事,觀眾一直樂此不疲,正說明了他們內心對於英雄的崇敬與需求並不因時代變化而改變。中國觀眾也不例外。那些在美國流行的超級英雄大片在中國同樣大受歡迎,甚至口碑並不算好的《變形金剛4》也能夠在中國市場收穫近20億票房,遠超過其在美國本土的成績,就充分表明了中國觀眾內心對於英雄故事的喜愛和渴望。

《中國文藝評論》|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走紅背後的主題思考(周文萍)

但是,中國觀眾對於銀幕英雄形象的渴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中國電影自身忽視了。改革開放迄今四十餘年,中華民族已步入了民族復興的軌道。但是,面對中國的迅猛發展,人們在青春片里看到的是情感迷茫的青年,在公路喜劇片里看到的是生活混亂的中年,在女性片里看到的是勾心鬥角的閨蜜,在懸疑片里看到的是人格分裂的罪犯,就連一向以塑造英雄為核心的武俠片,近年來也熱衷於表現陷害徒弟的師傅、互相背叛的兄弟等反英雄的形象。這些形象一方面反映了創作者對於人性的多層次發掘,另一方面來看,過多塑造此類形象則消解了人們對於人性的信任。這與新時代中國社會文化的主流顯然背道而馳,與觀眾對於崇高的美學追求也毫不搭界。

中國電影缺少英雄故事,使中國觀眾長期以來只能在好萊塢的英雄故事中滿足這一需求。但是,好萊塢的英雄與中國觀眾之間畢竟有著文化的隔閡,中國觀眾最需要看到的還是銀幕上的中國英雄形象。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里的中國英雄形象恰恰滿足了觀眾的這一需求,讓他們看到了能夠反映中國人精神、振奮中國人士氣的中國英雄形象。尤其是《湄公河行動》里的高剛、方新武和《戰狼2》里的冷鋒,《紅海行動》里的「蛟龍突擊隊」,都是在中國人民處於危機之時代表國家挺身而出抓捕敵人、拯救民眾的英雄,更令中國人民在崇敬之際充分體驗了國家強大的自豪。

值得重視的是,沖在前線拯救民眾的戰鬥英雄只是國家的一個代表,而支撐英雄完成任務是中國雄厚的國力,在上述影片里最直觀顯現的就是軍事力量。以《紅海行動》為例,影片拍攝得到了中國海軍的支持,片中出現的多種武器都是當今中國軍隊最為先進的配備。尤其開場時追擊海盜的指揮艦「臨沂」號導彈護衛艦,身價高達14億元人民幣。該艦現實中是中國海軍的功勛艦,正是它執行了中國葉門撤僑的任務,將163名中國同胞和其他13個國家的二百餘名公民安全撤離。片中還突破性地表現了艦載火箭攔截來襲導彈的精彩場面,用於實施攔截的「火力猛獸」是1130型近防炮,屬於我國第三代艦載近程防空火炮。而在反海盜行動結束後,隊員們回到了071型船塢登陸艦上,影片最後的敬禮儀式也是在071型船塢登陸艦舉行,「這種登陸艦是我國海軍目前最大、最先進的現代化大型登陸艦,不僅能作為登陸艦的母船,用以運送士兵、步兵戰車、主戰坦克等展開登陸作戰,也可搭載兩棲車輛和直升機。」[6]此外,影片中還先後出現了904型島礁補給艦、039A型常規潛艇以及726型氣墊登陸艇等先進的海軍裝備。當然,除了海軍裝備,陸軍裝備、空軍裝備等在片中也一應俱全。這些武器的出現除了滿足觀眾對於當代中國軍隊的好奇,滿足軍事迷們對先進武器的興趣,更充分顯示了中國軍隊的強大實力,激發了民眾對於國家強大的自豪感。

《中國文藝評論》|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走紅背後的主題思考(周文萍)

四、產業:從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到「新主流大片」

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的走紅也揭示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趨向,那就是社會主流價值觀與主流電影市場日漸融合,形成為一種新主流電影。

新主流電影概念並非現在才出現,1999年,「馬寧就在《當代電影》雜誌上提出了『新主流電影』的概念。基於當時的歷史語境,馬寧的『新主流電影』主要是針對『低成本商業影片』提出的一種發展策略,其歷史價值非常值得肯定。」[7]進入21世紀初,低成本的新主流電影並未能夠得到太多注意,面對當時慘淡的電影市場和好萊塢競爭,中國電影首先考慮的是生存問題。電影人選擇的道路不是放棄好萊塢威脅下的主流電影市場、用小成本電影來贏得一席之地,而是與狼共舞,學習好萊塢製作商業大片。從2002年《英雄》以來,中國電影便一直在商業化的道路上探索。就其基本進程而言,2002到2010年間是古裝武俠類型的中國式大片在電影市場上一枝獨秀。2010年後,古裝武俠大片式微,類型電影成為市場主角,愛情片、喜劇片、青春片、罪案懸疑片、恐怖片等各種類型影片如後浪推前浪紛紛湧現,一步步推動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繁榮和電影類型的多元化格局。但是,在十多年來商業電影一騎絕塵的飛奔過程中,中國電影產業的短板也日益暴露:追求商業價值的商業片被發掘到了極致,但體現社會主流價值的主旋律電影和注重藝術表現及探索的文藝電影基本被市場忽略了。電影的思想性及藝術性被嚴重忽略,票房與口碑的倒掛成了中國電影市場上最為人詬病的一大怪象。中國就像一個獨腿巨人,一條腿雖然暫時還能跑、甚至跑得挺快,但短板帶來的困難也越發顯著。前文所述各種類型電影各領風騷三兩年,三兩年後就無人問津的狀態也說明了這一點。

《中國文藝評論》|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走紅背後的主題思考(周文萍)

單一化發展的電影生態並不能持久,中國電影人對此有著清醒認識,也一直在「主旋律電影的商業化、商業電影的主流化、藝術電影的市場化」[8]的道路上進行探索。2006年尹力導演的《雲水謠》、2007年馮小剛導演的《集結號》、2009年陳國富導演的《風聲》,以及由韓三平執導的《建國大業》(2006)、《建黨偉業》(2011)、《建軍大業》(2017)都是打破主旋律與商業片界限的成功嘗試,為《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等片的成功提供了經驗,也一次次回應著人們對於新主流電影的呼喚。

不難看出,當前「新主流電影」的含義與馬寧最初提出的含義已有了很大的變化。馬寧提出的「新主流電影」概念主要指中小成本電影,他明確建議此類影片的成本範圍是150萬元至300萬元人民幣。而其後人們所說的「新主流電影」則多是商業化較為成功的主旋律電影。《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等在市場走紅的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則不僅是商業電影,更是大投資、大場面的商業大片,是電影重工業時代的產物。學界因此在「新主流電影」的基礎上給了它們新的命名:「新主流大片」。皇甫宜川認為:「它們表現出更加成熟的敘事和市場號召力,表現出更易讓人接受的主流價值觀,表現出對現實和歷史新的觀照角度和更通俗的表達方式,表現出更加關注具有人類普通意義的情感,以及在創作團隊上表現出的港台、特別是香港電影人與內地電影人的融合。」[9]

「新主流大片」的概念看似簡單,卻是中國電影產業長期探索的成果,顯示了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幾個突破:1. 主旋律電影與商業電影關係從相互對立到相互融合的突破;電影人不再將主旋律電影與商業電影人為對立,而是在主旋律電影中積極吸納商業元素,在商業電影中積極表達主流價值,二者相互借鑒和融合,達至思想、藝術與商業的平衡;2.中國商業大片終於走出了長期以來高票房低口碑的泥潭,商業性不再被片面等同於非主流、擦邊球和低俗化,商業電影向社會主流靠攏的努力得到大眾和市場的認可;3.主旋律電影從遠離市場到進入市場被市場歡迎的突破。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從堅守主流價值觀念就要遠離市場的誤區中走出,學會了以商業類型電影方式講述故事,其所堅守的愛國主義等主流價值觀念也在商業電影中得到了認同。因此說,「新主流大片」是中國電影產業螺旋式上升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中國電影產業進一步繁榮的新起點。

《中國文藝評論》|軍事動作題材主旋律電影走紅背後的主題思考(周文萍)

五、結語

雖然有了一系列成功之作,「新主流大片」目前尚處於開啟階段,前述走紅的「新主流大片」均以軍事動作類型影片為主,塑造的主要是中國軍人的英雄形象。這當然屬於「新主流大片」之列,但「新主流大片」的內涵遠不止於軍事動作片,凡表現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的商業大片都可納入,中國電影人繼續開拓的空間還很大。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電影方面,中國觀眾對於符合新時代精神、故事精彩、人物鮮明、製作精良的「新主流大片」需求迫切。《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等片的成功只是一個開始,我們期待著更多能體現新時代中國精神、塑造中國英雄的影片出現,為人們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彩故事。

[1] 除特別標註外,本文影片票房數據據中國票房網http://www.cbooo.cn/

[2] 據《2011-2015年我國電影票房分析(圖)》,中國產業信息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06/421575.html

[3] 據《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近560億元80後、90後成創作主力軍》,央廣網http://news.cnr.cn/native/gd/20180619/t20180619_524275407.shtml

[4] 伍蠡甫、胡經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上)》,朗迦納斯《論崇高》,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第126頁。

[5] 伍蠡甫、胡經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上)》,朗迦納斯《論崇高》,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第126頁。

[6] 研敏:《解讀〈紅海行動〉里的武器裝備:坦克大戰也瘋狂》,原文載《北京日報》2018年3月5日,引自手機人民網http://m.people.cn/n4/2018/0305/c180-10631194.html

[7] 張衛等:《界定?流變?策略——關於新主流大片的研討》,《當代電影》2017年第1期。

[8] 饒曙光、李國聰:《主流大片新拓展:範式轉換與戰略升級》,《當代電影》2017年第1期。

[9] 張衛等:《界定?流變?策略——關於新主流大片的研討》,《當代電影》2017年第1期。

作者:周文萍 單位:廣州大學人文學院

《中國文藝評論》2019年第2期(總第41期)

《中國文藝評論》主編:龐井君

副主編:周由強(常務) 胡一峰 程陽陽

責任編輯:吳江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