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繼「中星6C」衛星成功發射,又傳好消息,中國再次續寫人類傳奇

繼「中星6C」衛星成功發射,又傳好消息,中國再次續寫人類傳奇

據新華社西昌3月10日消息,在10日凌晨,中國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3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6C」衛星發射升空並送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射次數正式刷新為「300」次。資料顯示,長征火箭從第一次發射到第100次發射用了37年,從第100次發射到第200次發射用了7年,從第200次發射到第300次發射僅僅用4年多時間。

就在這舉國歡慶的時候,央視又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員會主任包為民3日透露,長征11號火箭計劃在2019年執行中國運載火箭的海上「首秀」。

長征11號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新型四級全固體運載火箭,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家族第一型固體運載火箭。該火箭主要用於快速機動發射應急衛星,滿足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應急情況下微衛星發射需求。火箭全長20.8米,重58噸,起飛推力120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400公斤, 低軌運載能力可達700公斤。火箭在接到任務命令後,24小時內完成星箭技術準備和發射任務,其中在發射點的發射準備時間不大於1小時,具備「日發射」能力。

航空航天基地大多分布在低緯度地區,因為那兒離地心較遠,受到的引力小,航天器發射時所耗費的燃料就少,便於節約發射成本。另外人煙稀少,氣候環境(乾燥,少雨)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國最接近赤道的衛星發射場是位於南海的文昌衛星發射基地,但並不屬於海上發射出場。如果想要最大限度的接近赤道,只有在海上建發射場。

此次進行海上試驗的是長征11號商業二型,我國第一型按成本目標設計、生產、運營的火箭。它在商業一型的基礎上,將火箭一級直徑拓展到2.5米,增大了一級的裝藥量,延長了一級的燃燒時間。同時通過單機集成,實現箭上電器一體化。該型火箭將覆蓋絕大多數低軌衛星發射需求,為避免海上強大風浪造成顛簸,此次還採用了固體燃料。

此次試驗如果成功,必將為中國商業航天打開一片嶄新的市場。俄羅斯媒體稱,雖然中國的這次海上發射並不是首創,但這是中國再一次續寫人類傳奇,把這一發射方式繼續延續下去,續寫了人類海上發射史。此次海上試驗預計在今年6月進行,我們預祝長征11號此次海上發射能夠取得圓滿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龍觀察 的精彩文章:

美出動277架戰機,發射5000枚導彈,500多輛坦克被摧毀
戰鬥機靠鑰匙啟動?飛行員告訴你,需要這麼多步驟

TAG:阿龍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