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畫裡面的「墨水」真得深-破墨法與積墨法

國畫裡面的「墨水」真得深-破墨法與積墨法

【註: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破墨法在全部的墨法中是用途最廣、變化最多的。無論以濃破淡或是以淡破濃,均要在前一遍墨將干未乾時進行。破墨破壞了原來平白的效果,力求更完美。它要求造型高度準確,運水運墨的技巧要高度嫻熟以便能反應敏銳、隨機應變地去處理各種變化與問題。破墨法有以濃破淡、以淡破濃、以干破濕、以濕破干、以水破墨、以墨破色之分。畫面水墨、水色交融多變,給人以生機活潑之感。

積墨,指墨多層積累、堆積,層層漬染,層積而厚。所用毛筆要短而軟,墨色要淡而干,宣紙須半生熟。積墨過程先淡後濃,或先濃後淡均可。一般先淡後濃好掌握,積累過程步驟一定要明晰,否則就會雜亂無序,不堪收拾。每遍積墨要求每筆本身不宜有太多變化,干、濕、濃、淡的效果是靠多遍積累起來的。筆觸縱橫交錯,墨色濃淡交輝,層層透凊而不濁。重墨色的筆觸範圍越加越小,墨色越來越深,筆觸也越來越多,淡墨色的筆觸卻越來越大,覆蓋面則愈來愈闊。積墨法對整體把握的能力要求極強,要厚而不塞,多而不亂,步驟有條不紊,方達效果。

積墨法必須等前一遍干後再積下一遍,這是其最大特點,也是不可動搖的鐵律。元人主線從中墨開始,而後向「濃」「淡」二極伸延積墨效果蒼茫渾厚,厚重華滋。積墨法適用於表現濃郁、深厚、渾厚、滋潤感覺的效果。染法分濕染、干染、點染、分染、通染、跳染等。染墨、染色既要統一,又要對比。筆墨太生硬的地方,沒氣韻,可用「通染」法。效果平、灰、花的地方需對比,可用「分染」法。染的過程中要見筆,要留白。「擦染」出干而毛的效果,易表現山石、樹木的蒼茫華滋之狀。在畫論《點法》中提到:「一攢、二亂、三線。」即指要做到直筆直點,、三揉,外實內虛,作空心點,凡點必帶動作,點中必有聚散,古有「攢三聚五」之說。古人曰:「畫不點苔,山無生氣」「畫山容易點苔難」「苔痕為美人簪花」。

總的特點是,用墨要有光彩、講層次,求變化。對墨的要求可概括為:清、潤、沉、和。清即層次分明;潤,指墨色滋潤;沉,是要求下筆不浮躁;和,即要相互融和。

【註: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沛萍講玩遊戲 的精彩文章:

「松針」怎麼做花土?過來人:簡單幾步教你做出來

TAG:沛萍講玩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