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關於「攜號轉網」 還有許多你不知道的事

關於「攜號轉網」 還有許多你不知道的事

關於「攜號轉網」 還有許多你不知道的事

一直進展緩慢的「攜號轉網」最近終於有了眉目,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後,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年底之前實現所有手機用戶自由攜號轉網。你對一家公司不滿意了,帶著你的號選擇另外一家為你提供服務。」

把攜號轉網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實屬首次,這意味著,此前已在多地開展試點的攜號轉網業務終於要在全國範圍內落地。

關於「攜號轉網」 還有許多你不知道的事

推進數年 步履維艱

攜號轉網一直是通信業內談論的老話題,也稱為號碼攜帶,是指用戶在不變更手機號碼的前提下,從一家電信運營商的網路轉入另一家電信運營商的網路,並享受其提供的各種通訊運營服務。

早在2006年,原信息產業部(工信部前身)發布的630號文件《信息產業部關於保障行動電話用戶資費方案選擇權的通知》就提出過「攜號轉品牌」概念,這也被業界認為是攜號轉網的基礎。

隨後,攜號轉網政策試點工作開始啟動,2010年11月22日,工信部第一批攜號轉網試點在天津、海南施行。

2014年9月20日,第二批攜號轉網試點終於在江西、湖北、雲南落地。

2019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規範套餐設置,使降費實實在在、消費者明明白白。

可以看到,攜號轉網先後經歷九年地方試點,才要在全國覆蓋實施,這個消費者期盼已久的政策,為什麼推進速度這麼慢?

首先,從技術角度來講,因為需要更換網路,所以用戶原有運營商的資料庫需要重新整理,根據用戶的選擇,要要對數據重新進行整理修改,不僅對網路改造、資料庫建設、存儲擴容要求提高,還需要解決套餐結算、計費查詢等一些管理問題。

正如通信專家項立剛所言,攜號轉網需要花費很高的建設與維護成本,由於每個省的每家運營商都要進行用戶管理系統、計費系統的改造,成本會很高。

其次,從用戶角度來看,攜號轉網也就意味著三大運營商的用戶將互相流通,為了保證自家用戶不被搶走,運營商也會限制各種條款,使成功率降低,似乎運營商的存量經營本身就和攜號轉網相違背。

攜號轉網 意義非凡

為什麼要施行攜號轉網,根本原因就在於讓用戶感受的網路質量與消費結果趨同。

一方面,電信運營商投訴屢見不鮮,但受制於銀行卡、支付寶、各種APP軟體的信息綁定,很多用戶只能忍氣吞聲,繼續忍耐自己本不願意使用的電信服務。

另一方面,不同地區的網路環境大不相同,我們經常可以遇到在某些地方一家運營商的網速體驗不好,但另一家的信號卻很強,攜號轉網也會讓相應用戶的體驗得到提升。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前理事長楊培芳直言:「攜號轉網有利於用戶選擇,有利於公平競爭,有利於業務創新。雖然有些時過境遷,但還是能給部分用戶多一種選擇。」

此外,攜號轉網也會給運營商的服務「變相升級」,眾所周知,服務質量很大程度匹配於競爭激烈程度,競爭加劇,任何運營商都不敢懈怠,高度自由的轉換對運營商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只有做好基礎電信服務,才能留住老用戶,拓展新用戶。

政府力推 煥然一新

雖然從第一次試點到現在已經經歷9年時間,但筆者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攜號轉網一定會煥然一新,出現新格局。

去年12月,攜號轉網有了新的流程方案,從方案來看,運營商似乎已經克服了部分技術難點。相比老流程,新流程在兩方面有了明顯改進。

第一是流程上的優化。

用戶將不用攜帶有效證件去各運營商營業廳查詢攜轉資格並開具攜轉證明,可以通過發送簡訊的形式來了解攜轉資格,部分企業還提供了掌廳、網廳等查詢方式,用戶可以通過線上的辦理方式更加便捷、準確地獲取業務信息。

第二是攜轉時間上的縮短。

此前用戶申請攜轉業務後,要等到當天晚上10點後才能正式攜轉到新的運營商,新流程啟用後,用戶辦理攜轉業務後1個小時內即可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申請攜號轉網的用戶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本機電話卡已經完成實名制認證。

第二,機主沒有托費欠費。

第三,當前運營商的合約套餐都已經到期。

把選擇權交給用戶,這是電信服務發展提升的必然條件,改善消費者使用體驗的同時也倒逼企業提升服務質量。現如今,完全存量市場博弈的前提下,整個電信產業缺乏「新意」,攜號轉網的加速落地,也正推動電信產業積極正向發展。

【 THE END 】—

往期精彩文章回顧:

|誇誇群火了之後 有企業開始招聘「正能量誇誇師」:500元/小時|小米緊急叫停小米9系列發售 發文致歉:因備貨不足...|馬化騰評「露露事件」值得騰訊警醒:打賞原作者200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Web 的精彩文章:

LG新旗艦G8 ThinQ即將上市:支持手掌靜脈紋路解鎖
華為、三星達成和解:此前專利糾紛已持續超2年

TAG:TechWe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