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藥店黑幕曝光!有這 3 個問題的藥店,千萬要當心

藥店黑幕曝光!有這 3 個問題的藥店,千萬要當心

每個人都難免去藥店買葯,但很多人可能不了解,這藥店的水深得很啊。

今年的 315 晚會上就曝光了藥店的職業藥師掛靠問題,揭開了藥店黑幕的冰山一角。

今天丁香醫生請執業藥師,為大家再細說一下那些「不靠譜」的藥店,以後再去買葯的時候,一定要長個心眼。

問題一

給你推薦葯的人,可能是個收銀員

國家政策規定,藥店必須要有駐店執業藥師。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藥師駐店政策的實際執行情況並不樂觀。

很多藥店確實找了執業藥師,但只是需要他們提供職業資格證掛靠在店裡,藥師並不用上班。

真正在藥店里跟你推薦葯的人,可能是在商場賣過衣服的大媽、超市從業經歷的收銀員小妹。經過幾天「業務培訓」,就能上崗給患者推薦藥物了。

反正一穿上白大褂,也沒人會看出來對吧?

沒有執業藥師,意味著沒有專業的藥學服務。

去藥店買葯時,不妨嘮個嗑,問問「藥師在不在?我想諮詢一下」。 如果店員借口執業藥師生病未上班、上廁所去了,基本確定不靠譜。

問題二

處方藥物隨便賣

簡單來說,葯能分為兩大類,非處方葯和處方葯。

能直接在藥店買到的是非處方葯,藥盒上會有一個明顯的「OTC」標誌。

OTC 又分為甲類和乙類,甲類 OTC 會在藥品包裝盒上印有紅底 OTC 標識,乙類則是綠底 OTC 標識。感冒藥、退燒藥、止咳藥等都是常見的 OTC。

這兩類葯都可以在藥店買到,但銷售方式還是有些不同:

甲類非處方葯:須在藥店由執業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乙類非處方葯:除可在藥店出售外,還可以在經過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批准的超市、賓館、百貨商店等處銷售。

而處方葯,顧名思義,就是需要經醫生診斷病情,拿著處方才能購買的葯。隨便吃處方葯,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常見降糖葯、高血壓葯,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都是處方葯,儘管每天都要吃得輕車熟路,也是不能隨便在藥店買到的!

一旦藥店把這些葯隨便賣,既不看處方也不問病情,那一定是那種「只管掙錢,不管死活」的「黑店」,不靠譜!一定要繞道走!

問題三

只推薦利潤最高的,不管合適不合適

很多人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身體不舒服,去藥店買葯,店員會熱情地給出指導和推薦。

然而店員推薦的葯,不一定是對症的,而很可能是利潤最高的。甚至有時候醫生已經開了藥方,店員還會建議換成所謂「更好」的藥物。

去藥店的時候,如果店員給你推薦藥物,不妨再問問有沒有其他廠家生產的同類產品,比較一下。

如果店員始終極力推薦價格高的那款,並且說它效果最好、最安全,那就要當心了。

藥物的效果和安全性,並不是按照價格來定義的。

比起「亂賣葯」,更可怕的是,一些藥店把保健品和藥品混著賣! 保健品是不能治病的!保健品包裝盒上有一個明顯的「藍帽子」。

如果藥店店員跟你說保健品比藥品更有效,絕對的不靠譜。

如何判斷一家藥店的水平?

每個人都會偶爾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如何才能快速看出藥店是否靠譜,買到合適的藥物?

給大家說幾個小方法,可以試一下:

看人員有沒有藥師

駐店執業藥師當然是標配,去藥店時不妨嘮個嗑,問問「藥師在不在?我想諮詢一下」。

看服務是不是專業

專業藥學服務是會仔細詢問顧客癥狀、服藥史、過敏史等等。如果只是像推銷化妝品般的賣葯,顯然不靠譜。

看對抗生素的銷售態度

如果一家藥店在顧客沒有處方的情況下仍然銷售抗生素(XX 西林、XX 黴素、XX 沙星、頭孢 XX 等),甚至主動推薦抗生素,那這個藥店極其不靠譜。

看店員會不會說「保健品比葯更好」

保健品並沒有治療疾病的效果,不顧患者需求,一直推薦保健品的店員,很可能有問題。

以上 4 點檢查下來,基本就能知道這個藥店可不可信了。

不過,判斷藥店是否靠譜這件事,原本不該由消費者來做,希望相關部門能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讓每個人都能放心買葯。

本文經由中山大學藥理學碩士 王藐 審核

責編:feidi

好看你就點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醫生 的精彩文章:

女生經期能不能運動?
沒做好這件事,小心加速肌膚老化

TAG:丁香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