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何必顧忌楊修有才,楊修之死是因為他犯了原則性的錯誤

曹操何必顧忌楊修有才,楊修之死是因為他犯了原則性的錯誤

曹操何必嫉妒楊修有才,對他來說,能有一個懂得自己內心世界的人,那是多麼的重要,尤其是郭嘉死後,曹操更是無時無刻地想找到這樣的人。

楊修之死其實不關他老是猜曹操在想什麼,而是他參與了不該參與的事,還是一個「兩面派,才令到曹操殺他的。


楊修極受曹操器重,有才並不是他被殺的原因

楊修家世顯赫,是當朝太尉楊彪之子,而在入仕丞相府後,更是成為了曹操的秘書長(主簿),協助他處理內外諸事,令曹操稱心如意。「修總知內外,事皆稱意。自魏太子以下,並爭與交好」。

當時的楊修是受到了曹操的器重的,朝廷上至曹丕,下至普通官員,都要來巴結楊修。所以這樣一個有才又知心的楊修,曹操幹嘛要殺他?

如果說後面討厭他的話,那前面又怎麼會這麼器重他呢?沒有無緣無故地器重,也沒有無緣無故的討厭,曹操殺楊修,總是需要理由吧!


楊修被殺的原因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一句話:「自魏太子以下,並爭與交好」。也就是說後來和楊修對立的曹丕,曾經也是楊修的「忠實粉絲」之一,而且楊修也是來者不拒,通通接受。有一些文章說楊修曾送過一把劍給曹丕,曹丕喜愛之極,把它作為了自己的佩劍。

當然這內容的出處我還沒找到,不過或許也可以印證一下:曹丕和楊修的關係,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水火不容的。而楊修和曹丕這種和諧的關係,大概是在公元213年之後開始發生了轉變。這一年,曹操晉陞為魏公,並以鄴城為魏公國,這時候的曹操也已經開始選擇繼位人了,而曹丕、曹植,則是這場奪嫡之戰中的主角。

曹植因為文才出眾深受曹操喜愛,儼然有讓他繼位之意,而作為文人的曹植,自然也容易吸引到同樣才思敏捷的楊修,於是在曹植身邊,就聚齊起了一個由楊修、丁儀、丁廙等人為核心的奪嫡隊伍。但之後的公元217年,雙方局勢發生了逆轉,曹植醉酒闖司馬門,而曹丕在當年十月被封為世子。

作為曹植的謀士,楊修本應對曹植的一些行為做出規勸的,特別是曹植好幾次醉酒誤事,可楊修依舊不管不問,還極有可能也參與到了其中。尤其是闖司馬門事件,經常和曹植在一起的楊修,難道會不知道這位三公子的秉性,而連提醒都不提醒嗎?

楊修也不是神仙,他不可能知道曹植會去闖司馬門,但從曹植平時經常醉酒闖禍的行為來看,楊修會不清楚他在當晚喝醉酒後,是有很大機會會出事的嗎?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楊修其實在這時候,已經不想管曹植了,而是在疏遠他,原因就在於那一年,曹丕被封為世子。

曹操要選繼位者,當然不可能是一時興起決定的,而是會有很多跡象來表明自己的態度,身為曹操秘書長,同時又了解曹操內心想法的楊修,也很自然地會知道曹操到底選了誰。所以我認為,楊修是在看到曹植奪嫡無望後,想要疏遠他,再回去巴結曹丕,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

這就是個很嚴重的政治投機事件了,本來各為其主是無可厚非的事,像丁儀、丁廙兩兄弟,就算曹植沒做上世子,曹操也沒殺他們啊!(後來曹丕殺他們全家,那是因為這三個人本來就有私怨)

至於楊修,他先從曹丕,又因曹植得寵而幫助曹植,想出一些歪門邪道來奪嫡,現在眼見曹植失寵,則又想脫掉這一身粘身膏藥,置身事外,可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所以我說,楊修之死並不是他有才,而是他本人在曹丕、曹植兩人之間搖擺不定,犯了原則性的錯誤。

曹操不怕敵人,不怕小人,連對手劉備、孫權都可以大加讚美,像郭嘉、法正這些作風上有點問題的人,曹操也是恨之不得。可是他卻無法容忍楊修這種「兩面派」,所以最後楊修才難逃一死。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寫三國,次寫明清,其餘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狐史首丘 的精彩文章:

和珅巴結嘉慶,為何避免不了嘉慶一上台就處死他?馬屁拍在馬腿上
民間流傳的「廣東十虎」排行榜,黃飛鴻只是他們的後輩

TAG:狐史首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