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釘子戶」堅守14年,馬路中間建碉堡,因一句話搬遷

「釘子戶」堅守14年,馬路中間建碉堡,因一句話搬遷

在城市的發展中和建設中,一棟棟高樓大夏拔地而起,一條條寬闊的馬路出現在人們眼前,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城市要發展,人類要進步,城市中的城中村、危房、和破舊小區面臨著被拆遷的命運。現在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話,別看是什麼房,只要牆上有個鮮明的「拆」字就大大升值了。在每一次拆遷過程中,都會出現一些因各種原因不願意拆遷的房屋,就是這幾年出現的一個新名詞「釘子戶」。史上最牛「釘子戶」堅守14年,馬路中間建碉堡,最後因一句話突然搬遷,他們究竟得到了什麼呢?

來看看上海的一家當了14年釘子戶的人家,沿著滬亭北路一直往北行駛,老遠就可以看到馬路中央的一棟三層農家小樓,遠遠望去就像馬路中的的碉堡,格外的引人注意,路過的人沒有人不想知道箇中原因的。這座獨居的小樓使原來的四車道變成了兩車道,就像一個龐然大物橫在了馬路中央似的,給交通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平常我們出行,如果有一輛車起步晚了還有可能影響後面的人,何況是馬路中間橫著一座樓呢?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當時拆遷的時候這座房子沒有拆掉呢?

原來,這棟三層樓的在基地主人是87歲的徐老伯,這座房子有兩份宅基地證明,當時拆遷的時候其中的一份宅基地證明未獲得證明,所以拆遷補償的時候無法按照兩個宅基地進行補償。據說當時拆遷可以分到宅基地建小洋房,但是徐老伯家卻無法參加,後來過去8年後,他自己也曾想過簽署動遷協議,按照國家的政策統一拆遷,但是由於他家是四世同堂,人比較多,家裡人總說紛紜,一件不統一,才不了了之。

2017年8月21日,當了14年釘子戶的(徐老伯的女婿老張)終於同意動遷,所獲得的的補償也並沒有超出九亭區動遷安置政策範疇。最終他們家拿到了大中小三套動遷房,以及按照多子女政策享有的一套給老張女兒的一套安置房,一共四套房子。徐老伯的女婿老張最初的訴求是:按照兩個宅基地算,應該安置六套房子,但是並未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

既然當了14年的「釘子戶」,當初的訴求也並沒有達到,為什麼老張一家突然統一動遷了呢?原來動遷組在年初的時候,從老張一家人的言談中發現了有鬆動的可能,他們希望要麼貨幣安置,要麼就近安置,動遷組一看就知道有戲了,街道班子和動遷組成員幾次上門走訪,同老張一家面對面溝通,研究解決的方案,最終以4套房子的補償圓滿解決了這件事。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十多年的滯留14年的釘子戶,老張一家的心理也漸漸的發生了變化,老張說:其實,我們也想早點動遷胡,並不想影響交通,更不想損害公共利益,而且噪音很大、灰塵很多,從來都不敢開窗戶,十多年來,這段馬路還發生了大大小小的車禍,還要承受著心理壓力。並且,經過十幾年的心理博弈,事情擱置了這麼久,政府也沒有做出什麼改變,應該不會再支持他們家按兩個宅基地動遷安置的訴求了。還是溝通和信任到最後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原來,過去的幾年裡,街道幹部一次次上門,連黨工委書記也親自去過,街道動遷辦主任陸輝和副主任徐民強更是成了他們家的常客,雖然每一次都沒有達到雙方的意願,但是每一次臨走還和老張握手告別,還安慰老張:不簽協議沒有關係,關鍵是你們要保重好身體,這點讓老張既感動又很不好意思。後來老張還四處打聽了陸輝的履歷,聽說他原來當過居委會書記,是說話算話,講信譽的人,非常值得信任。最終政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行為打動了老張一家,他們決定按照政府的安置政策搬遷。其實在搬遷過程中這種情況是很多見的,國家有國家規定的補償制度,而被拆遷的人則站在另一個對立面,所以經常會聽新聞上說有強制拆遷的事件,這樣真的好嗎?其實只不過是被拆遷人和政府所站的立場不同而已,相信只要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談一談,聽聽人們心中的訴求,事情都會有一個圓滿的解決方法的。讀者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否同意小編的觀點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就這樣 的精彩文章:

為何夜晚KTV里的服務生都是男性,見不到一個女性?看完你就懂了

TAG:歷史就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