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火星上的水爆炸!小行星撞擊可能引發火星上的「傾盆大雨」

火星上的水爆炸!小行星撞擊可能引發火星上的「傾盆大雨」

一項令人震驚的紅色行星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可能是導致大量水進入火星的原因。

火星上的水:小行星撞擊可能引發火星上的大雨。

火星是一個極其荒涼和乾旱的沙漠,沒有任何過去或現在的生命跡象。然而,科學家們確信,這顆紅色星球曾經與地球相似,擁有廣闊的湖泊、河流和海洋。對火星各地古老河床和蜿蜒峽谷的地理掃描,都是過去曾有液體存在的有力跡象。今天,火星上幾乎所有的水都以冰和少量水蒸氣的形式存在於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氣中。

一項尚未發表的新研究表明,火星的遠古水域是數十億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形成的。

這項由法國索邦大學氣候學家馬丁·特貝特(Martin Turbet)撰寫的研究尚未經過同行評審,但已發表在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組織的在線檔案上。

特貝特博士提出,40億年前的小行星撞擊產生的熱量、熔融岩石和蒸汽足以在大氣中引發一場洪水。

這位科學家和他的研究團隊使用計算機模擬了直徑超過60英里(10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情況。

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影響會在半年的時間裡造成極端的氣候變化,然後是猛烈的降雨襲擊火星。

火星上的水:小行星撞擊可以解釋火星早期水是如何形成的。

Turbet博士說:「利用先進的三維全球氣候模擬實驗的相似,例如,模擬全球變暖的地球上,我們能夠在三維空間中模擬首次引發的氣候變化非常大的影響,大約四十億年前火星。」

超過60英里(100公里)的小行星足夠大,足以解釋火星周圍遍布的大型撞擊坑。

最大的隕石坑是Hellas隕石坑,直徑達1400英里(2300公里),深達5英里(9公里)。

研究人員發現,在火星早期的大氣中,「巨大的影響」將會在地球上每年產生約8.5英尺(2.6米)的降雨塵降物。

撞擊之後,火星表面的直接條件將使液態水不可能存在。

撞擊產生的熱量會瞬間蒸發掉液態水,並將其送入大氣層。

但是,一旦這段加熱期消退,蒸發的水就會以暴雨的形式大量返回地表。

洪水過後,火星極有可能以相對較快的速度冷卻1000至10萬年,導致水結冰。

然後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來自太陽的強烈輻射會使冰再次蒸發並釋放到大氣中。

研究報告中寫道:「火星早期表面存在液態水的地質和礦物學證據的起源,至今仍是一個有50年歷史的謎。」

有人提出,火流星撞擊可能引髮長期氣候變化,產生降水和徑流,可能改變了火星表面,至少可以部分解釋這一證據。

在這裡,我們使用一系列的數值模型來驗證這一假設,並更廣泛地探索非常大的硫化物對早期火星大氣、表面和內部的影響對環境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未解之魅 的精彩文章:

距地6700萬光年!巨大的宇宙「超級氣泡」向地球噴射高能射線
黃石火山擔憂!「耳泉」間歇泉噴出的垃圾有80多年的歷史了

TAG:探索未解之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