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九號仍未立項:500噸級發動機是最大瓶頸 只因沒有試車台
利刃/TONE
在2016年進行了首輪渦輪泵-燃氣發生器聯動試驗之後,中國未來巨型火箭的關鍵配套工程500噸級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YF-480就一直處於"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狀態。
不過,就在近日,航天科技六院院長在接受公開採訪時的一席話不經意間透露出了YF-480乃至整個長征九號工程的"瓶頸"所在:由於長征九號和YF-480都未獲得正式立項,用於YF-480的專用大型試車台也依舊沒有開工,而光是建造試車台就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
圖為美國土星五號登月火箭使用的F-1液氧煤油發動機專用試車台之一,可見其體積龐大。
客觀地說,無論是負責將燃料傳導至動力室的渦輪泵,還是為渦輪泵提供能源的燃氣發生器,它們都屬於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配角",而動力室,也就是燃料和氧化劑最終"劇烈碰撞"產生推力的裝置,才是火箭發動機的不二主角。
而在動力室的研發過程中,製造出樣機只不過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計算機輔助推演固然能夠解決很多問題,但不經過多次的反覆實驗,誰也不能保證這些每秒消耗數噸燃料的龐然大物能夠安全,持續而有效地運行。
圖為F-1液氧煤油發動機測試時噴出的氣體雲。
就拿美國的登月火箭"土星五號"來舉例子,其使用的F-1液氧煤油發動機從1959年開始進行整機測試,到1966年這一測試才宣告結束。而在測試途中,洛克達因公司為了充分模擬一切意外情況,還在動力室內安放炸藥,並在發動機運轉中隨機點燃炸藥以模擬壓力變化的突發工況。
但這些測試對於長征九號所使用的YF-480還過於遙遠。目前,國內最大的火箭試車台位於陝西抱龍峪淺山溝,為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的配套工程——很顯然,雖然同是液氧煤油發動機,但120噸級和500噸級發動機的物理尺寸、燃料壓力和流量大小都是天差地別,完全不可能一概而論。
圖為正在測試YF-100泵後擺改進型的陝西抱龍峪試車台。
而正如航天六院院長接受採訪時所說,更大的試車台不僅在尺寸上有硬性"門檻",更需要安裝大量高靈敏度感測器,才能應對參數提高帶來的種種"未知因素"。種種考慮下來,光是這個試車台就需要至少兩年來完成建設——而目前試車台仍未開工,原因也很簡單:號稱天下第一的重型火箭長征九號根本沒有達到"國家立項"的節點,迄今還在立項工作前的技術方案深化論證階段徘徊。
圖為已經沉睡的土星五號火箭和F-1發動機,它們代表了人類航天的巔峰水準。
縱向對比來看,長征五號火箭從立項到首發用了整整十年,且迄今沒有拿下"完全成熟"的桂冠,這意味著中國航天要在2030年之前"拿下"長征九號火箭的確有難度。
當然,從1962年美國宣布正式開始研製土星五號,到1967年"阿波羅四號"首次任務之間相差不過五年,但這一切不僅有巨額資金前仆後繼的推動,更有F-1發動機從1957年開始預研的良好基礎……
圖為可能用於載人登月和新空間站任務的多發動機並聯款"新型載人運載火箭"。
再說得直白一點,要想發展長征九號這種"大火箭",以及YF-480這種大火箭配套的"大發動機",建設試車台這種"學費"必定要交足,否則連門檻都別想摸到。
當然,在載人登月和未來空間站任務上,借鑒美國時下成功經驗,搞大量中型發動機並聯的"新型載人運載火箭"可能會擁有更佳的性價比,但大發動機並聯依舊是人類走向火星乃至太陽系深處的長遠趨勢……而倘若相應的保障難以跟上,不僅僅是長征九號這一款重型火箭將面臨時間所剩無幾的尷尬局面,更可能熄滅中國航天爭奪世界領先地位的一線希望。
※一種武器長相奇特 個頭小威力大 穿上防彈衣遇到它也難逃一死
※國產戰機毫無音訊 印度被法國陣風坑慘 向俄追購米格29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