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此國獨立六年後,一少將乘亂攫取最高權力,半年被殺引發慘烈內戰

此國獨立六年後,一少將乘亂攫取最高權力,半年被殺引發慘烈內戰

奈及利亞是西部非洲一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國家。步入近代,奈及利亞先後遭到西歐列強葡萄牙和英國的入侵,1914年完全淪為英國人殖民地。奈及利亞部族林立,全國大大小小有部族250多個,其中豪薩-富拉尼族、伊博族和約魯巴族為三大主要部族。豪薩族居住奈及利亞北區,信奉伊斯蘭教;伊博族住在東區,信仰基督教徒;約魯巴族則居住在西區,信奉基督教或拜物教。為了維護殖民統治,英國人採取了"分而治之"和「挑撥離間」的政策,結果使三大部族出現了嚴重矛盾,為獨立後的慘烈內戰埋下了禍根。

1960年10月,奈及利亞宣告獨立,但仍是英聯邦國家,實行聯邦制,三個大區都擁有相當大的實權,各自擁有議會和政府。聯邦政府實行責任內閣制,總理握有國家實權,總統僅具有禮儀性質。在聯邦總理競選中,按照英國人規定的制度設計,人口佔有優勢的豪薩族通過投票勝出,該族政治領袖巴勒瓦擔任聯邦總理。然而在三個主要民族中,伊博族人財力最雄厚,受教育程度最深,軍隊中該族高級軍官也最多,在獨立運動中所作貢獻最大。因此,伊博族對豪薩族掌舵聯邦政府強烈不滿,並認為現行體制和領導人無法承擔帶領奈及利亞走向現代化的歷史使命。

1966年1月15日,伊博族青年軍官發動了一場血腥軍事政變,他們殺死了聯邦總理巴勒瓦,在混亂形勢下,不少豪薩族和約魯巴族高官也被殺死。由於明顯的以伊博族為標誌的"族閥主義",政變者沒有獲得其他部族的支持。獲悉政變消息後,時任奈及利亞陸軍總司令伊龍西少將非常冷靜,他雖然也是伊博族人,但並未對政變採取任何態度,而是靜觀事態發展。當發現響應伊博族軍官政變號召的部隊甚少時,伊龍西立即聯絡陸海空三軍參謀長、警察總監,共同組成武裝部隊"五人委員會",商討因政變出現的局勢,最後決定製止政變。

伊龍西出生於1924年,東區伊博族人,18歲參軍入伍,曾到英國接受過軍事訓練,在英國陸軍皇家軍械兵團復過役。奈及利亞獨立當年,伊龍西任只是陸軍第五營營長,中校軍銜。剛果危機期間,伊龍西兩次出任奈及利亞維和部隊指揮官,因軍功晉陞為旅長,授准將銜。1965年,在眾多青壯年軍官中他脫穎而出,升任陸軍總司令,少將軍銜。伊龍西很快平息了政變,並成功攫取了聯邦最高權力。伊龍西大權在握後,取消了總統和總理內閣制,建立了新的權力機構——最高軍事委員會和聯邦執行委員會。與此同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他決定取消聯邦制,撤銷大區政府和議會,建立以州為單位的地方行政機構。

伊龍西的改革措施有利於奈及利亞發展,他也一再強調改革沒有部族色彩,但是由於損害了各部族利益,北區豪薩族、西區約魯巴族政客們紛紛起來,用"民族利益"這把利器鼓動群眾反抗伊龍西改革,要求恢復鬆散聯邦體制。隨著矛盾激化,北區出現了屠殺和驅逐伊博族人的騷亂。迫於本族人壓力,伊龍西不得不任命伊博人奧朱古中校為東區軍事長官,出於政治平衡考量,他也任命了北區和西區的軍事長官,使得地區割據、對抗的趨勢更加不可收拾。北區伊博族人近三百萬,遭遇豪薩族屠殺後紛紛逃離,伊龍西軍政府派遣了大批軍警前往北區後,才將騷亂暫時抑制下去。然而,伊龍西軍政府對這一事態的強硬鎮壓激起了更大反彈。

當年7月29日,一些豪薩族軍官發動政變,殺死了伊龍西少將和另外27名伊博高級軍官。兵變很快蔓延至全國各地,出現了席捲全國的部族和地區仇殺。在混亂局勢下,以雅庫布·戈翁中校為代表的武裝部隊接管了聯邦政府,戈翁被推舉為聯邦軍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然而,東區軍政首長奧朱古上校拒絕承認戈翁政府的合法性,並提出懲辦兇手、賠償伊博人損失等要求,結果遭到其他族群代表抵制。於是,奧朱古上校宣布東區建立「比拉夫共和國」,脫離奈及利亞聯邦獨立。面對國家分裂,戈翁少將立即對該地區實行經濟封鎖,並開始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

奈及利亞內戰打得異常慘烈,雙方拉鋸戰鬥了近三年,各自損失慘重。1970年,比拉夫出現了大規模饑荒,經濟及軍事最終崩潰,奧朱古上校流亡海外,該地重新併入了奈及利亞。戰爭共奪取了一百萬人的性命,不少國民死於飢餓和瘟疫之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非洲最大型的人道災難之一。同時,這場戰爭也給奈及利亞社會帶來深刻的傷痕。(本文為奈及利亞系列第一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來讀史L 的精彩文章:

帶三娃嫁他兩年後,她幫他競選上總統,他卸任兩人婚姻卻走向盡頭
曾兩次身陷囹圄,他局勢動蕩下乘勢崛起,不久共和國爆發腥風血雨

TAG:閑來讀史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