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 為什麼你不愛看這些民工漫的「接班人」了?
日本漫畫第一刊《周刊少年JUMP》的新台柱《我的英雄學院》第一次登陸了大陸電影市場。
在《火影忍者》《銀魂》等一系列連載多年的老IP紛紛完結之際,日本漫畫的經典IP也到了改朝換代之際。
《我的英雄學院》是當之無愧的接班人:在去年豆瓣發布的《2018年豆瓣年度電影榜單》上,《我的英雄學院》以9.3的高分,獲得了「2018評分最高的動畫劇集」的稱號。這部番劇在視頻網站主陣地B站上,一度播放量居於第二,是同人作品最多、且動畫評論最多的作品。在國內的同人聚集地LOFTER上,《我的英雄學院》常年居於日漫熱門作品榜單TOP1,像今年新生IP《靈能百分百》的熱度,尚不及《我的英雄學院》的一半。
但在更廣泛的平台上,這位新生IP的能力還有待考量。在中國大陸市場上映當天,票房累積達到800萬,目前這部劇場版的票房預估在5000萬。這部影片的受眾年齡佔比顯示,20-24歲的觀眾比例達到了最高,佔到33.3%,而20-29歲的觀眾已經超過了半數。
很顯然,90後已經完全成為《我的英雄學院》此類IP的主要觀影群眾。80後在這個市場上逐漸退出,而00後由於近幾年國產動畫的興起,也不再將日本漫畫作為唯一的選擇之一。
日本這些年動畫產業的停滯,已經在動搖動畫產業這棵大樹的根本。
從表面上來看,日本動漫產業仍在發展。目前日本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動漫作品出口國,佔據國際市場的6成,在歐美市場的佔有率佔到80%以上。
根據日本動畫協會的數據來看,2019年日本動畫產業市場規模預計比2018年增加8%,達到2兆1527億日元,連續五年更新了最高記錄。從狹義的動畫製作產業來看,2019年日本動畫製作產業的市場規模比2018年增長148億日元,達到2444億日元,成為規模最大的一年。2019動畫播放的市場規模達540億日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
市場的貢獻不可小覷。日本動畫市場的海外市場去年銷售額達到9948億日元,比去年增長29.6%,與2012年相比,五年間增長了4倍以上。
另一方面,日本國內動畫市場的規模為1兆1579億日元,是繼2013年頂峰時期之後連續三年下滑。DVD、周邊商品的銷售量一蹶不振,未來很有可能被海外市場份額反超。
同時,日本動畫產業的主力軍電視動畫,已經連續多年在11萬分鐘徘徊,日本動畫製作部數也出現下降的趨勢。而從內容製作的角度來看,近些年來市場發展的停滯,與內容創作上的局限性,有著潛移默化的關聯。
本世紀初,日本文化研究學者東浩紀在其著作《動物化的後現代》中提出了「資料庫」的消費模式概念,這一模式取代了之前重視宏大世界觀架構和故事敘事性的「物語」消費模式,由此成為日本動漫產業非常流行的商業模式。
《動物化的後現代》
這一模型展示了IP資料庫的廣闊前景,在當時看起來頗有魅力:受眾原本獲取、消費動漫產品的驅動力是由動漫作品本身的故事性、敘事性、世界觀架構等要素所提供的。所以知名的故事創作者成為資本爭相搶奪的目標。
而在資料庫模式中,動漫作品成為流水化的生產模式,生產一個故事,完全可以依託於資料庫儲備的既有元素,創作者的工作變為從中抽取元素、組成人物、編織故事,生產流程去中心化的網狀,每個有吸引力的元素被編織組合,構架整個故事體系。
這一過程看似是數字化時代的產物:所有作品都不再具備原創和獨特性了,無論是人物的形象設定、故事的情節組成還是故事背景的設定,都可以從原本的資料庫中抽取,創新性的劇情可能在被納入資料庫後就可以無限制地使用,而龐大的故事觀架構,則可以被拆解為族群屬性、國別分布、社會構成等多個元素,混雜重新組合。
在這種背景下,甚至故事也是可拆解的。「龐大敘事」在市場上已經不再重要,幾個吸納眼球的元素組合就足以抓受眾注意力,使作品在市場上取得成功。人物和情節可以獨立吸粉,同時層出不窮的新人物,就可以引來源源不斷的新粉絲,隨即迅速進入消費渠道,轉化為各類周邊衍生品的消費群體。
「資料庫」式的創作讓消費者得到了滿足,甚至拉攏了更多的消費者。細觀近些年來的作品就可發現,日本動漫流水線上的作品,有著趨於「同質化」的特徵,儘管作品看似為完全不同的故事體系,分解之下卻發現其故事層次、因果關係、人物分解元素都逐漸相仿。
近幾年來大熱的番劇,無論是《free》《黑子的籃球》還是《冰上的尤里》《我的英雄學院》,二者均包含著「校園」「運動」「俱樂部」「人物群像」「熱血」「CP」等元素,這也讓這幾年的新番出現了極高的同質化傾向,相反,如三大民工漫引領市場時代的新生世界觀大背景敘事,已經頗為少見了。
而流水線的生產模式,也使得日本動畫產業的人才現象流失現象極為嚴重:當下日本動畫創作者最有效果的模式,仍然是一直持續下來的傳統的師徒培養體制。但這種模式,許多漫畫家要忙於自己的工作,執導徒弟也只能是一種自願的模式,很難說能有持久性,甚至有一些當紅漫畫作者也一度被捲入壓榨助手的風波中。像《龍櫻》的作者三田紀房就爆出過助手討要加班費的新聞。
三田紀房
而在日本,「只有作為漫畫家獨立才能獨當一面」的價值觀依然根深蒂固,壓榨年輕助手的新聞屢見不鮮。日本政府竭力推行的專科、職高、大學等培訓系統,學生畢業後仍然要進入公司內部的師父帶徒弟模式歷練,才有可能成為獨立漫畫家,並沒有動搖此類工作的根本。
日本動畫史曾有過多次熱潮時期:20 世紀 60 年代以《鐵臂阿童木》為代表的第一次熱潮、70 年代以《宇宙戰艦大和號》為代表的第二次熱潮以及 90 年代以《新世紀福音戰士》為代表的第三次熱潮,每十年來,就有新的作品批量出現。
但近幾年,日本動畫產值雖然持續上漲,經典作品卻極為少見。像2016 年《你的名字》此類作品,不過是曇花一現,在中國的電影市場上,日本動畫產業仍然要靠著《柯南》《哆啦A夢》等舊作品才有可能出現票房奇蹟。隨著中國市場的不斷發展,對於影像市場的政策也在不斷鎖緊,騰訊、嗶哩嗶哩等視頻網站平台,近兩年內日漫不再走紅,而國創專區上線的新聞,也明示了日漫熱在中國市場上的逐漸消退。
所以,隨著伴隨著民工漫長大的一代已經逐漸退出日漫圈子,培養新受眾,讓新台柱能夠重現舊日輝煌,盤活市場,也只能是當下日本動漫產業的不得不選擇的出路了。
-END-
※微課堂 陳玉珊:愛情題材創作應找到觀眾共鳴的最大公約數
※以後的春節檔,會只有一部大爆款嗎?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