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發現了母愛的本質,卻將媽媽們推向了絕境

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發現了母愛的本質,卻將媽媽們推向了絕境

最近有關青少年抑鬱、自殺的消息屢次見諸報端,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在美國,每年有成千上萬的青少年自殺,是導致15~24歲青少年死亡的第三號殺手,是5~14歲孩子早夭的第六位殺手。

而在中國,自殺也是青少年致死的第三大原因,青少年心理疾病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

不僅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讓人擔憂,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樣引起人的注意: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曾經對南京近2000名小學生做了一次抽樣調查,發現40%的小學生說過「不如死掉的好」這樣的話。

與之相對應的另外3個現象,同樣讓人揪心。

中國純母乳餵養率僅為20.8%;

產後立即步入職場的母親越來越多;

培養孩子獨立觀念越來越流行,典型的就是「哭聲免疫法」、「延遲滿足法」、「嬰兒獨立睡眠法」。

尤其是第三個現象,讓人越來越擔憂、揪心。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其實關於嬰童獨立教育的觀念,在西方也流許久,但是它所帶來的,不一定是嬰童所謂的「獨立」,而是一個個悲劇。


西方嬰童的獨立教育

19世紀50年代以來,這樣一種教育理念開始在英國流行:

父母不應該對孩子的情感需求回應太多,這樣會溺愛孩子,因此當孩子憤怒、抗議或抱怨時,父母都不應該太當回事;

父母不要太在意與孩子的分離,即便這樣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也要漠視;

嚴格的規定和紀律是孩子成熟的必要保證;

……

另外當時英國各地的保育機構也開始關注抗菌,儘可能避免人為介入或者刺激,事實上,他們無意間製造出了「情感無菌」的環境。

當時的英國人堅信:這樣的教育理念,會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無愧於「維多利亞」時代的紳士or淑女。

沒有人意識到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他們認為這些孩子沒有受苦,甚至許多精神病專家說,孩子們在這種環境下不會感到抑鬱。

然而這種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孩子,不苟言笑,對父母要麼漠視,要麼敵視。

與此同時,一種類似的養育觀念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流行開來,與英國略微不同的是,美國的這套養育觀念,披上了一層科學的外衣——行為主義心理學。

這種理論認為,與其關注孩子的內心意識,不如直接研究他的行為。而孩子特定行為的出現,是被父母相應的反饋所強化的。就像巴浦洛夫對於狗的條件反射實驗一樣,給予一定的刺激,就會展現出一定的反應模式。

在行為主義學者眼中,孩子不再是有感情的人,而是機器,可以被環境任意地操縱和訓練;嬰兒之所以依戀父母,是因為父母給予孩子照料,長此以往,嬰兒就會覺得父母的重要性堪比食物和水。

行為主義創始人約翰·華生甚至說過這樣的話:「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把他們帶到我獨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出一個,訓練成為任何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商人,或者乞丐、竊賊,不用考慮他的天賦、傾向、能力、祖先的職業與種族。」

其中突出的例子是如何面對嬰兒的哭鬧。行為主義指導下的養育觀念認為,哭鬧本身就沒有意義,只要媽媽忽略它、不強化它,嬰兒便不會一直哭鬧;一旦嬰兒通過哭鬧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TA就學會了這招,每次想得到什麼就會哭鬧。於是,偶然的行為就會演變成一個壞習慣

聽起來很有道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位名叫巴克溫的兒科醫生,基於自己多年的臨床觀察,提出了反對意見。

兒科醫生巴克溫

他觀察到,在環境優越、整潔乾淨的醫院,享受無菌、無觸碰式照顧的孩子,體重卻不見增加,睡眠還偏少、不苟言笑,也很少開口說話;他們對微笑和輕語也常常無動於衷,看起來無精打采、悶悶不樂。

相比同樣的飲食條件下,在家休養的孩子恢復的更好,更健康、更快樂。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他接手了一所醫院的兒科,取消了抗菌至上的老標語「進入病房前洗兩次手」,掛上了一個新標語「進病房後先抱抱孩子」。

很神奇的是,很多孩子的身體狀況明顯好了起來。

但是這些還不足以說明什麼,只是一次粗淺的經驗觀察。

好在世上永遠不缺好奇的研究者。後來,美國心理學家哈里·哈洛光榮登場,他找來了許多恆河猴,做了一系列實驗,深深改變了當代的育兒理念。


著名的恆河猴實驗

當時,哈洛飼養的多隻恆河猴患病死亡,為了避免猴子繼續死亡,他決定讓60隻剛出生的幼猴與母猴分開6~12小時,隔離在無菌環境中。

細心的哈洛察覺到:這些幼猴對籠子底部鋪墊的摺疊紗布產生了特殊依戀,如果有人想把布點拿走,幼猴就會大肆反抗

而另一些被放在鐵籠中的幼猴,頭5天存活困難,奇怪的是,如果籠子里放一個毛巾覆蓋的東西,幼猴就長得很好。

為了弄清背後的原因,哈洛設計了一系列的實驗。

第一個便是代母實驗。他將8隻恆河幼猴關在籠子里,沒有母親陪伴,每個籠子里都有兩個「人造媽媽」的裝置。

其中一個有臉,外面包裹著海綿、絨布,比較柔軟。另一個裝置全是鐵絲,但胸前有奶瓶,可以24小時提供奶水。

按照行為主義「有奶便是娘」的觀點,幼猴應該為了喝奶整天圍在鐵絲媽媽身邊。但結果發現,除了幼猴餓的受不了,會去鐵絲媽媽那邊喝奶,其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絨布媽媽身邊。

哈洛還將一些發條玩具,比如小狗、泰迪熊、大蜘蛛等等放在籠子里,刺激幼猴。

幼猴看見這些從來沒看見的傢伙,第一反應就是立即奔向絨布媽媽身邊求安慰。

當陌生東西出現,幼猴立刻擁抱住「絨布媽媽」

這些實驗結果是向「母嬰情感紐帶基於照料」的第一科學拳。絨布媽媽對這些幼猴來說就是一切,它們深愛著絨布媽媽,哪怕「她」連奶水也給予不了。

於是,哈洛這樣寫道:愛源於接觸,而非食物。母愛的本質,絕對不是簡單地滿足孩子的飢餓和乾渴的需求,它的核心是接觸性關懷:擁抱、撫摸、親昵

可是即使有親密接觸,這批由絨布媽媽「撫養」長大的恆河猴,長大以後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它們性格孤僻、抑鬱,甚至自閉,有的還出現了自殘性和攻擊性,對周圍懷有深深的敵意,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也不願跟其他猴子接觸。

在後續的繁殖實驗中,哈洛發現其中的公猴沒有尋找伴侶和交配的能力,而母猴拒絕交配。

當母猴被強制交配生下小猴,20隻母猴中,只有一隻嘗試給孩子餵奶,其他的不是忽視孩子,就是對孩子暴力相對,還有4隻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孩子。

顯然,她們失去了最基本的「愛」的能力。

為什麼會這樣?

好在哈洛在後來的搖擺試驗中找到了答案。

當他讓絨布媽媽「動」起來,每天能陪幼猴玩上一會,哪怕只有半個小時,成年後的幼猴基本都是正常的。

於是,哈洛發現了母愛的另外兩個關鍵因素:運動和玩耍

1958年,哈洛在美國心理學年會上,報告了他的研究發現——《母愛的本質》:「愛存在三個變數:觸摸、運動、玩耍。如果你能提供這三個變數,就滿足了一個靈長類動物的全部需要。」

哈洛的演講,不僅在學術界掀起了軒然大波,更是深深影響了美國父母的養育觀念。

在這樣觀念的影響下,很多父母甚至丟掉嬰兒車,改用嬰兒背帶,就是為了給孩子更多的觸摸。


進退兩難的父母

但另一個社會現實和焦慮又浮出水面,把矛頭推向了父母,特別是媽媽們:

嬰兒長大以後,如果出現心理問題和社會問題,一定是父母的錯,一定是他們的養育方式不對,他們一定在孩子小時候沒有給予足夠的愛,沒有足夠地陪伴他們。

20世紀70、80年代以來,美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職場媽媽人數大增,對於自己不能陪伴孩子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這些生育後重返職場的媽媽特別敏感,特別容易內疚,但又進退兩難。

一方面是公眾對母親多多陪伴孩子的呼籲,一方面是現實的無能為力。

無奈之下,很多媽媽只能放棄自己的事業,回歸家庭。

一項由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社會學家Erin Cech主導的調研發現,美國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女科學家,生完第一個孩子後,其中的43%會完全放棄工作或選擇兼職工作。

先不提放棄光明前程的遺憾,光是一份收入的減少,就足以讓一個家庭壓力倍增。

但如果沒有放棄事業,媽媽們又可能要為忙於工作,不能時刻陪伴孩子感到內疚焦慮,甚至被外人指責。

心理學家、身為4個孩子母親的斯卡爾,曾這樣為焦慮的母親們辯護道:

為什麼職場母親應該內疚,應該感到自己無能?孩子一天有8~12個小時是醒著的,而她們擠出了4~6個小時來陪伴,她們錯過了孩子的哪個重要發展階段嗎?

如果一份有報酬的工作對她自己、對全家人都很重要,那麼她還應該為沒有全天陪伴孩子而「受良心折磨」嗎?為什麼要被內疚絆倒?

職場母親與孩子直接互動的時長,跟全職媽媽一樣,除了那些多餘的無效時段,她們究竟錯過了什麼?

句句說到我們的心坎上,但我們依然疑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在追求自己的事業、獲得家庭所需報酬的同時,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有親密的接觸、陪他玩耍、陪他運動?

當然,公平地說,在一定程度上,爸爸們也存在類似的焦慮。

答案都是相似的:我們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為孩子打造堅固的「安全基地」。


從打造孩子的安全基地開始

所謂的安全基地,就像是遊戲《王者榮耀》中英雄的出生點,英雄在這裡誕生,在這裡獲得力量,之後他可以放心的探索世界。

而父母就是孩子向外探索的安全基地。心理學家安斯沃思說 「兒童把母親作為安全基地,放心地探索周圍的世界。」

有「安全基地」的孩子,不是人們以前認知的那樣,會一直黏著父母。相反,他們會更加勇於探索世界,容易交到朋友,面對壓力時既靈活又有韌性,和小夥伴待在一起的時間很多,有著健康的自尊心

恆河猴實驗中的幼猴,就是這樣的表現,即便周圍都是幼猴感興趣的東西,只要絨布媽媽一出現,幼猴就會立馬回到絨布媽媽身邊;只有確定絨布媽媽在那兒,幼猴才不那麼焦慮,放心地去探索周圍。

教育學家曾給出這樣幾條建議,來幫助我們打造安全基地:

第一,及時滿足孩子各種合理的需求,包括及時滿足孩子進食的需求,並且採取合理的餵養方式,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進食,而不是強迫孩子進食。但這裡有兩個關鍵字:合理。也就是說,不是響應孩子的所有需求,而只是其中合情合理的部分。

第二,多多與孩子身體接觸,比如擁抱、撫摸、親吻,經常與兒童進行積極的情感交流,比如微笑,以溫柔愉快的聲音與孩子交談,給孩子提供豐富的觸覺、視覺和聽覺的刺激。

第三,就是保持養育者與嬰兒穩定的撫養關係,不要經常更換養育者,特別是主要養育者,尤其是不要突然更換,必須更換時一定要給孩子一個適應過程,而且養育方式也不要發生太大的改變,以免引起孩子過分的焦慮。

第四,成年人要主動調節自己的行動,以適應兒童的行為節律,而不是把自己的行為習慣強加給孩子。比如,最基本、最簡單的,別帶著孩子一起熬夜,先哄他睡著了,再起來做大人的事情。別一直高高在上地俯視孩子,經常蹲下來,透過孩子的視角看看這個世界,往往會解開很多不解和矛盾。

做到這些,當然需要時間,並不一定非得是時時刻刻的陪伴,質量永遠勝於數量

之前火遍全網,那位為女兒手繪6張講解圖,介紹《流浪地球》的中科院計算所王元卓研究員,很巧,是我朋友的老公。「別人家的爸爸」,其實經常被老婆「抱怨」,工作太忙,經常出差不在家。

但只要有時間,他一定會全身心陪伴兩個女兒。6張講解圖還不算什麼,他為她們做過和電影里一模一樣的瓦力!

他給女兒做的風箏是這樣的,還手繪過全家福圖冊。

每每看到朋友在朋友圈裡「炫耀」老公,我們一群媽媽排隊點贊膜拜,(我正在更為詳細的「採訪」這對夫妻,之後跟大家再細細分享)。

他沒有天天陪伴,只用很少的時間,但全身心的投入,同樣培養了和兩個女兒深厚的感情,為孩子打造了堅固的安全基地。

所以,媽媽們(當然也包含爸爸們)不用過分焦慮,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過分短暫,只要用心投入,我們就能和孩子之間建立足夠的羈絆,孩子就能感受到我們給予他的無條件的愛和支持。無論何時何地,當他們遇到困難,他們都知道安全基地在哪裡,去哪裡尋找安慰和擁抱。

還有一段心理學家尤里·布朗芬布倫納說的話,想和大家分享:

對孩子來說,每天待在深愛著自己的人身邊,是有好處的,但與並不深愛自己的人在一起,對孩子也有好處。

兩種體驗都是孩子所需要的。

他需要一些母愛、一些父愛,一些日托照料,一些在外面與同齡人相處的經歷,甚至還需要一些冷漠。

參考資料:

1.https://www.aacap.org/App_Themes/AACAP/docs/facts_for_families/chinese/Chinese_10_teen_suicide.pdf

2,庫少雄. 兒童自殺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 24(6):106-111.

3,姜凌雲. 依戀理論的人際關係說及其實用意義[D]. 南京師範大學, 2006.

4,依戀的形成:母嬰關係如何塑造我們一生的情感,Robert Karen,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7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時間 的精彩文章:

天津「老實男」殺妻騙保案內幕:3000萬的背後,是「被富養」1000天的女婿!
43歲翁帆女士和97歲楊振寧先生,已結婚15年

TAG:心理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