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脾虛慢性疾病致肺氣虛及惡性循環

脾虛慢性疾病致肺氣虛及惡性循環

脾虛可致肺氣虛,是因為脾為肺之母、脾土生肺金,而脾虛則「生金」不力,也似母病「缺奶水而子營養不足」等,此時一般已經是肺脾兩虛,出現便秘等疾病。再發展(肺為腎之母、肺金生腎水)即為脾肺腎三臟皆虛。還有就是年老體衰,也容易自然致脾虛、肺氣虛等。

長期咳嗽、久病咳喘等慢性肺部疾病,也容易耗傷肺氣而致虛,肺氣虛後,一則不能助脾運化水谷生成精微,久而水濕聚為痰飲加重病情,二則肺氣宣發肅降、通調水道失司,子盜母氣致脾也虛,成肺脾兩虛,也容易出現痰濕阻肺、便秘等脾肺同虛癥候出現。

脾肺虛後,容易「母病及子」致腎虛,脾又容易「子盜母氣」致心虛等惡性循環,所以出現的癥狀,越來越多越複雜交錯。若在原有慢性呼吸道病、肺氣虛癥狀上,新出現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食少、腹脹、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或見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已有心脾兩虛現象。

疾病的發展,可能為單方向發展,也可能為相反雙方向發展,還可連環性發展,所以因人而異,因時節而異、因地理而異等,疾病發展中,且一直在推進,所以需要步步為營地四診合參、八綱辨證,逐漸調整治療方案, 爭取最好的療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番時代 的精彩文章:

肺腎兩虛性慢阻肺
金匱腎氣丸知多少

TAG:禹番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