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果真如此嗎
很多人說:不懂陪伴孩子的父母,一定不是好父母。這讓不少家長焦慮不已,自己拚命加班,努力賺錢,就是為了想給孩子、給家人一個更好的生活,而且工作和家庭總要有一個平衡和取捨,如果條件允許,誰不想多陪陪孩子呢?
尤其是假期後要去往異地工作的父母,更是感到欠了孩子太多時間。
前段時間一篇題為《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的文章刷屏了,很多父母覺得這就是自己的真實寫照。但你有沒有想過,儘管成年人的世界有許多無奈,但父母們並不是只能對孩子說對不起。
用心的陪伴
不需要放下工作
近幾年來,雖然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對「陪伴」的理解不盡相同。
科學育兒里的「陪伴」,強調的是高質量陪伴。
不是心不在焉,一邊刷手機一邊應付,而是真正做到了「用心」陪伴,和孩子有溝通有交流。
這不需要父母完全「放下工作」,更不需要父母對孩子說「對不起」。
相反,父母每天忙碌、努力工作的樣子,反而會成為榜樣激勵孩子:「你越努力,越能獲得更多。」
所以,即使你不能總陪在孩子身邊,但也可以讓家庭的好習慣、好的家風陪在孩子身邊,時時浸潤孩子。
點擊閱讀家教和門風,決定孩子的一生
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教育部研究了一千所學校里兩萬多名兒童的學業進展,探究和孩子的成績有明顯相關性的因素。
其中有一項調查是「父母愛讀書,家中藏書多」和「父母不愛讀書,但每天給孩子讀書」。
結果顯示,與孩子成績有明顯相關的是「家中藏書多」,而無明顯相關的是「父母每天給孩子讀書」。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本身愛讀書,就算不能每天陪著孩子讀書,孩子也容易受到影響而愛上讀書。
反之,如果父母本身沒有讀書習慣,就算每天堅持給孩子讀上一小時的書,孩子也不容易對讀書產生興趣。
可見,家庭環境的熏陶,是一種有效並且省力的教育。當父母忙於工作的時候,他們的「身影」仍時時刻刻陪在孩子身邊,並深深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也需要用心去陪伴孩子。
雖然在現實生活中總要做一些取捨,但對於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努力平衡,拼盡全力創造條件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們來說:
請不必感到焦慮,更不需要歉疚,因為你努力的榜樣就是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給孩子補鐵補鈣
不如補愛
要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父母們忙於生計,其實孩子們都看在眼裡,還會很懂事的理解爸爸媽媽,但在孩子成長階段,是很需要父母的關注和引導的。
所以,無論再忙,也要多和孩子表達你對他們的愛意,不要「愛在心,口難開」。
而且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
如果孩子內心沒有愛,念再多的書,擁有再高的地位和再多的金錢,就跟沒有電的電池一樣。雖然包裝很漂亮,但是用完了就會被扔掉。
所以在家庭裡面,父母要先給足孩子愛,給他補課、補鐵、補鈣,都不如「補愛」,使他充滿力量,然後慢慢地擁有自我產生愛、獲得愛的能力,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安排和孩子專屬的
「特別時光」
父母能為孩子做的最令人鼓舞的事情之一,就是定期按計劃陪伴孩子享受特別時光。
這裡所說的「特別時光」,與「不得已的時間」、「隨意的時間」相比,大不一樣。
兩歲以下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大量陪伴時間,而且他們還沒到能夠理解「特別時光」的年齡。只要孩子能感受到你和他們在一起的樂趣,就沒必要安排特別時光。
在2-6歲之間,孩子需要保證每天至少有10分鐘的特別時光。儘管時間越多越好,但是哪怕你每天只能從繁忙的日程中抽出10分鐘來,你都會驚訝地發現其效果有多麼神奇。
在6-12歲期間,孩子們可能不需要每天都有特別時光(由你判斷),但他們仍希望至少能保障每周半小時。(不同家庭的特別時光的時段和時間長短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
「特別時光」可以是在孩子放學後和孩子一起分享一些小點心和牛奶,也可以是每個周末的一個小時。重要的是,孩子們要確切地知道,這段時間是特別為他們設立的。
「特別時光」之所以能如此具有鼓勵效果,有下面幾個原因:
1、當孩子們能期待和你的特別時光時,他們會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他們會感覺到他們對你很重要;
2、安排好的特別時光是對你的一個提醒,提醒你當初為什麼要孩子——是為了和他們在一起的快樂;
3、當你工作太忙而孩子希望得到你的關注時,讓他們接受你當時沒有時間的事實會容易得多:「寶貝,我現在不行,但我盼望著我們四點半的特別時光。」
如何計劃「特別時光」?
要和孩子一起,用頭腦風暴法,把你們想在特別時光做的事情列一個清單。在第一次為列清單時,不要對清單中的事項做評估或剔除。稍後,你們可以一起審核並作出分類。如果某些事情太費錢,就把它列到等攢夠了錢再做的事情的清單上。
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特別時光」作為孩子晚上就寢程序的一部分。
《正面管教》里有這樣一個例子——
布魯納太太會在孩子們上床後幫他們掖被窩時,讓孩子們說說他們白天最傷心和最開心的事,之後她也會說自己最傷心和最開心的事。起初,孩子會因為有了機會可以訴說傷心事而過於激動,甚至會哭起來。她就耐心地等孩子平靜下來,然後說:「我很願意聽你把心事告訴我,等明天你不那麼傷心時,我們再來多談談,看能否找到個解決辦法。現在,說說,你最開心的事吧。」如果孩子想不出開心的事,布魯納太太就說說她的開心事,在孩子們漸漸習慣了這個慣例之後,就以一種就事論事的方式來說傷心事了,隨之還會提出如何解決或今後如何避免類似問題的想法。孩子們很快就會更樂意分享他們的開心事而不是傷心事了。
這種陪伴方式,用的時間不多,但是屬於「高質量的陪伴」。
可以理解的是,在忙碌了一整天之後,父母們都嚮往能有一段平和、安寧的時光,可是,這時候通常會經歷一番讓人精疲力竭的睡前爭鬥,如果能花幾分鐘時間和孩子進行睡前分享,非常有助於消除這種煩惱,一舉兩得。
讓孩子說說這一天最傷心和最開心的事,非常有助於使孩子感到滿足。一個附帶的好處是,父母也很享受這樣的時刻,分享意味著你也要說說自己這一天中最傷心和最開心的事。
先聽孩子說,然後自己再說,把這種分享作為睡覺前的最後一件事情是最有效的。對孩子們來說,爸爸媽媽願意花時間聽他們傾訴,與他們分享自己的事情,就會產生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這簡直是一種最好的陪伴方式。
所以,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不要感到焦慮,也不必感到抱歉,在陪伴孩子這條路上,方法有千千萬萬種,總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也歡迎在文末留言,與我們分享你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恩典君靜候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