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作戰宣言」看紐西蘭槍案,澳籍嫌犯跨國行兇動機在哪裡?
記者 | 劉芳
當地時間3月15日,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努爾清真寺(Al Noor Mosque)和林沃德清真寺(Linwood Mosque)的大規模襲擊事件已經造成49人死亡,另有48人受傷。目前案件已經被定性為恐怖襲擊。包括澳大利亞公民塔蘭特(Brenton Tarrant)在內的三名男性和一名女性被警方逮捕。
在被稱為《大替代》(The Great Replacement)的一則疑似「作戰宣言」里,槍手塔蘭特將自己描述成一名「普通的生於工人家庭的白人男性,28歲。」塔蘭特已被以謀殺罪起訴,並於16日在克賴斯特徹奇地方法院首次出庭。庭上他一言未發,但流露出詭異的笑容。
3月15日紐西蘭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恐怖襲擊後,武裝犯罪小組(AOS)成員現身
造成這起紐西蘭歷史上最嚴重恐怖襲擊的塔蘭特顯然不是一個「普通的澳大利亞男性」。在74頁的《大替代》宣言里,他分多個章節詳細敘述了自己的動機。正如他所說,這一襲擊已經整整策划了兩年。
疑似嫌犯的宣言《大替代》封面
在宣言的前三頁,塔蘭特開門見山地說明自己的殺人動機是為了「白人」的生育率問題。他認為通過移民,「入侵者」完成了「種族和文化的替代」。
但公開數據顯示,紐西蘭500萬人口中只有不到2%為穆斯林。即使是在澳大利亞,這個數字也僅為2.6%。
對大多數澳大利亞人來說,在近20年里有三次和極端主義相關的恐怖襲擊事件。前兩次發生在巴厘島,最近一次發生在悉尼市中心。2002年10月12日,巴厘島Paddy"s Pub發生爆炸事件,造成88名澳大利亞公民死亡。一盤據稱有本·拉登留言的錄音帶聲稱,巴厘島爆炸事件是對澳大利亞支持美國反恐戰爭和干涉東帝汶問題的報復。
2005年10月1日,巴厘島多個酒店發生爆炸,4名澳大利亞人死亡。2014年12月15日,澳大利亞悉尼市中心馬丁廣場Lindt咖啡館發生人質劫持事件,嫌犯持有象徵極端主義的黑色旗幟。在同劫持者僵持了十多個小時後,澳大利亞警方發起突襲,交火造成包括劫持者在內的3人死亡,多人受傷。
Lindt咖啡館人質劫持事件警方突襲前
但在《大替代》這份宣言中並沒有提到這三個讓澳大利亞人銘心刻骨的恐怖襲擊中的任何一次。相反,塔蘭特自問自答了90個和政治傾向相關的問題,竭盡所能讓人們理解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和「真的法西斯主義者」。
塔蘭特稱,自己進行的是一次恐怖襲擊,「種族歧視和反移民」正是襲擊的動機。塔蘭特明確表示,促使他下定決心進行襲擊的其實是法國,「在每一個法國城鎮都有入侵者」。
他還認為特朗普是白人至上主義的新代表,但作為領導者和政策制定者卻很糟糕。對此,特朗普與白宮沒有給出正面回應。
15日,特朗普在橢圓辦公室表示,自己沒有看到所謂的宣言,並表示他不認為白人民族主義(white nationalism)正在成為全球威脅。他說,「我不這麼看。我認為是一小部分人本身就存在非常、非常嚴重的問題。這的確是一件可怕的事。」
塔蘭特在宣言中還指出,對他影響最大,使他最終激進的人物是美國極右翼黑人女性,特朗普的著名支持者坎迪斯·歐文斯(Candace Owens)。塔蘭特說:「每次她講話時,我都被她的洞察力驚呆了,她的觀點使我越來越多地相信暴力,而不是順從。不過我並非百分百支持她的信仰,因為她太極端了,即使對我來說也是如此。」
在2017年以前,歐文斯還是一名自由民主黨人。之後歐文斯「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保守主義者」,並且她曾表示:「特朗普是西方文明的救星」。對於被塔蘭特點名,29歲的歐文斯顯然有些「受寵若驚」。她在推特回復到:「我從未就第二修正案(持槍權)和伊斯蘭發表過任何看法。左傾人士假裝是我給紐西蘭的大屠殺帶來了靈感,就因為我相信美國黑人可以不需要政府福利,真是太牽強了!!」
目前歐文斯因為她在這篇回復上使用了大聲笑的縮寫(LOL)和哭笑不得的表情包受到了廣泛批評。畢竟,在49人死亡至少48人受傷的悲劇面前,大多數美國公眾還是笑不出來的。
歐文斯對紐西蘭清真寺大屠殺的回復
對此,澳大利亞第三大黨綠黨的工作人員Emma Bacon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有毒的「白人至上主義」,尤其是「白人男性至上主義」是一種全球的政治現象,在美國尤其嚴重。在澳大利亞,一國黨等極右黨派助長了這種極右主義的蔓延。
澳大利亞著名穆斯林記者阿里(Waleed Aly)在他的節目The Project上表示:「今晚我很憤怒、害怕,充滿了徹底的絕望。但我真的不感到震驚。今天在克賴斯特徹奇發生的事沒有什麼使我感到震驚的。「
對於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的表態,阿里說:「現在我們明白這不是一場遊戲,恐怖主義不會區別地選擇受害者,我們是一個社區。我們所有將人們區別對待,妖魔化特定群體,讓他們互相攻擊的言辭都有後果,即使我們不是觸動扳機的人。」
澳大利亞著名記者阿里在節目上哽咽
事實上,澳大利亞白人男性對穆斯林移民群體實施暴力的行為並非沒有先例。2005年12月11日,5000名年輕的澳大利亞白人男性聚集在克羅納拉(Cronulla)海灘,起因是當地救生員和黎巴嫩裔青年發生的口角。
一些媒體人將這起事件延伸到整個「黎巴嫩暴徒」的行為,號召澳大利亞人聚集到克羅納拉海灘。當天中午,局勢開始失控,數千澳大利亞青年高喊「澳洲驕傲」的口號對一切「看起來像中東後裔」的行人投擲啤酒瓶並加之棍棒,被襲擊者包括黎巴嫩人、義大利人、孟加拉人和希臘人。
2005年Cronulla 暴動
在《大替代》中,嫌犯也特彆強調了「侵略者」對女性的性侵問題。嫌犯表示:在整個西方世界發生的真實數目不得而知,當然也沒有得到充分的報道,因為國家、媒體和司法系統齊心協力掩蓋這些暴行,擔心這會損害我們對我們新的「多文化烏托邦」的看法。
但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澳大利亞女性遭受性騷擾的比例大約為六分之一。更重要的是,新南威爾士州強姦危機中心執行幹事威利斯(KarenWillis)表示,70%以上的槍擊案是由家庭成員、朋友、工作人員或學校同事實施的。
在宣言中,嫌犯還發表了自己對保守主義和資本的看法。他說:「除了公司的利潤和1%的富人積累的財富外,沒有一樣東西被保護起來。這些富人剝削人民謀取私利。」也許在層層包裹的看起來強大而邪惡的意識形態背後,這才是這名「普通的生於工人家庭」的嫌犯真正憤怒的根源所在。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