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中節奏明快的詩作,僅僅56個字,卻熔古鑄今
杜牧是與李商隱齊名的晚唐傑出詩人,他是名相之後,從小就喜愛詩詞經史,尤其專註於治亂與軍事。他的詩文常流露出傷今懷古的憂患意識,雖然有時也頹唐憂鬱,卻依然清麗俊爽。他的作品雅俗共賞,既有讚美春天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也有觸景感懷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但是這樣的大才子雖然空有報國之志,也不乏濟世之才,卻只能沉淪下僚。惆悵時穿梭於秦樓楚館,彷徨時徘徊在煙街柳巷。他有時大醉不醒,有時又嬉笑怒罵,自嘆「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他文采飛揚,23歲譜寫《阿房宮賦》,不僅氣勢磅礴,而且一舉揚名。下面這首詩也是唐詩三百首中節奏明快的詩作,僅僅56個字,卻熔古鑄今。
題宛溪夾溪居人
唐代:杜牧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閑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
惆悵無日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此詩作於唐文宗開成年間,當時杜牧任宣州團練判官。詩的大意是:六朝的文物荒蕪,雜草叢生;天高雲淡,景物古今相同。百鳥在蒼山翠柏間飛行,這裡的人們世代生活在水鄉。簾幕之外、連綿秋雨,日落西山、笛聲悠揚。詩人內心悵惘,卻無法仿效范蠡,唯見太湖之畔,煙樹參差。
宣州即現在的宣城,城東有宛溪,東北有敬亭山,城中還有東晉時建造的開元寺,原名永樂寺。這裡山水相依、人傑地靈,李白曾在此吟唱,「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白居易也激情讚歎,「宣城之人採為筆,千萬毛中揀一毫。」杜牧還想起南北朝的謝朓也曾在此賦詩,於是也興奮地題詩一首,欲與先人一試高低。
詩的開篇就弔古懷今,無限感慨的氣氛籠罩了全篇。六朝的繁華已成遺迹,放眼望去,草色連空、天淡雲閑,彷彿自古至今什麼也未發生變化。詩人的感慨並非空穴來風,首先他在八年前就曾在此做過幕府,其次杜牧走南闖北,閱歷無數,也見識頗多,看慣了生死離別,也見多了風花雪月,倒是覺得「天淡雲閑」最是至真。
接下來詩人將思緒拉回到現實,敬亭山如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風,飛鳥不停地出沒,山色也在變幻於掩映之中。宛溪兩岸,百姓臨河夾居,人歌人哭,摻合著水聲,隨著歲月一起流逝。詩人沒有用如椽巨筆大幅勾勒,而是選取一處典型的景色,表現宛溪兩岸人家的古往今來,與六朝的興衰兩相對照,更顯得世事無常。
江南的天氣陰晴不定,深秋時節,細雨綿綿,千家萬戶都像掛上了層層的雨簾。傍晚時分,天剛放晴,夕陽又掩映著樓台,在晚風中送出悠揚的笛聲。詩人用墨濃淡相宜、錯落有致,時而朦朧、時而明麗,正如蘇軾所說,「濃妝淡抹總相宜」。
不過杜牧不僅是遊客,更是詩人,他總能從微妙的細節里發現詩意,也一定在寫景中抒發情感。「六朝文物草連空」,卻又是「人歌人哭水聲中」,即使面對秀麗的景色,落魄的詩人還是非常感傷,於是吟出最後一聯「惆悵無日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詩人懷念范蠡,希望攜美人、御東風,駕小舟、尋自由,可是他雖然流露出歸隱的情緒,卻難以付諸實際。「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杜牧也許還在懷念「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或許是在追憶「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惆悵的詩人啊,何時你才能此心安然!
※劉禹錫寓意深長的一首詩,只有四十個字,卻非常值得咀嚼
※李白技法巧妙的詩作,最後兩句話寓意深刻,令人沉吟良久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