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的家用綜合主機 電腦硬體裝機教程 迷你靜音
家裡2010年時的一台主機已經奮戰了6年多,想換一台家用綜合主機。2016年618時剁手症發作,從某東購買了一堆硬體,豈料之後太忙,一直拖到現在才把這台機器裝起來。導致當時的流行款,現在都快要過時了,這事兒辦的真是太尷尬了。好吧,動起手來,先把機器裝起來吧。
硬體配置:
CPU:Intel i5 6500
散熱:貓頭鷹 NH-D9L
主板:技嘉 GA-Z170N-Gaming5
內存:海盜船 DDR4 2400 16G*2 套裝
顯卡:Inno3D GTX 1060 6G顯存
電源:全漢(FSP)藍暴經典版 550W
機箱:喬思伯UMX1 Plus
喬思伯UMX1是一個小巧的側透機箱,ITX架構。
至於這個Plus是Plus在了什麼地方,這個我還真不知道……有興趣請百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側板貌似是亞克力材質,拆卸很方便,免螺絲。
內部構造全貌。個人認為其風道設計不是特別好,不過ITX小機箱普遍如此。
底部留有進風孔,但根據結構來看想加裝風扇不會太容易,所以還是考慮加強出風形成負壓風道吧。
頂部一個12cm薄扇,可惜是3pin。後部留有8cm風扇位,但沒有標配風扇。
首先解決頂部風扇問題,使用一個酷冷的12cm 4pin薄扇機箱自帶風扇。
注意,喬思伯固定這個頂部風扇使用了4個特種螺絲,千萬不要弄丟了。(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頂部風扇改裝完畢:
然後增加後部出風風扇,使用一個貓頭鷹的8cm 4pin風扇
原版配件就是多,比灰色版的配件更齊全,這裡有個4pin一分二,沒想到之後真的用上了。
改裝及加裝完成的頂部和後部風扇,如下圖所示。
4pin扇可以自動兼顧散熱和靜音,增加出風風量是為了形成負壓風道,彌補進風量的不足。
回頭就看到了UMX1傳說中最難處理的電源位。
這個電源位的設計個人認為並不合理,電源出風口朝向了一個封閉的位置。
好在出風口上方還有一段距離,如果熱量不多倒是可以及時被頂部的12cm薄扇帶走。
拆下電源固定板,準備安裝電源。
據說這個機箱不用模組+定製線是無法順利走線的,那我這裡也只能挑戰一下了。
在電源背部粘貼4個理線卡扣:
把多餘的線綁在電源背部,僅保留必要線材:
嘗試並調整幾次後,順利裝入。多餘的線材被隱藏在了電源背部與機箱前面板之間。
其餘線材,如電源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以及USB3等前置面板線同樣做好固定。
順道一提:背膠式理線粘扣確實好用,3M膠粘的特別緊,推薦使用。
這時我發現技嘉這主板提供的4pin風扇介面很有限,無奈把2個4pin風扇使用貓頭鷹自帶的一分二做了連接。
技嘉Z170N-Gaming5主板與Intel i5 6500 CPU。
背部IO豐富,帶無線Wifi模塊。
SATA介面也算豐富,而且帶SATA EXPRESS介面,M.2介面設計到了主板背面。
CPU散熱器登場,貓頭鷹NH-D9L,配件豐富易於安裝。
CPU架準備完畢,並不著急安裝CPU散熱器。
ITX機箱空間普遍有限,過早安裝塔式CPU散熱器會導致很多地方伸不進手。
一塊舊的INTEL 530 SSD,128G,大概是14年時買的,MLC,速度好耐用。
安裝4個帶減震的固定釘:
裝入機箱底部靠前的位置上:
Intel 600P,M.2 NVME SSD,256G:
裝入主板背面的M.2介面,固定完畢:
內存是海盜船DDR4 2400 16G*2套裝:
據說比單條同款內存優化了時序並降低了延遲,這個我沒做過多測試。
主板、內存裝入機箱,空間十分有限,如果先裝了散熱器,連伸手插線的空都沒有。
線接好後,就可以固定散熱器了:
最後,顯卡,Inno3D GTX 1060。
2DVI、1DP、1HDMI,介面齊全,家用足夠。
裝入機箱,預留的供電線位置絲毫不差,強迫症被治癒的感覺很舒暢。
安裝完畢後的機箱內部全景圖:
安裝完成,上機測試通過!
總結,ITX小機箱裝機對預先計算和走線的方式比較講究,安裝順序也需要做一定調整。
希望本文能夠拋磚引玉,讓大家在ITX裝機方面獲得一些有用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