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皇帝有兩樣不為人知的技能,其中有一技能甚至超過了岳飛

這個皇帝有兩樣不為人知的技能,其中有一技能甚至超過了岳飛

大觀元年五月二十日,趙構出生在東京開封皇宮,當時紅光照遍宮室。八月二十四日,趙構被賜給名字,並且,授官為定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封蜀國公。他是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之後,他更是成為了宋朝的第十位皇帝,南宋的開國皇帝。

宋高宗雖不是個明君,但是,他也是個文武雙全的皇帝。可惜的是:高宗的文武雙全都集中在他一個人的身上,但卻並沒有身為皇帝該有的文治武功。宋高宗繼承了父親的藝術天賦,有驚人的書法造詣,就連身體素質也非常強,「挽弓至一石五斗」。

其實,宋高宗還有兩樣不為人知的天賦,那就是:兵器改良與相馬之術。

這裡,我們先來說說兵器改良。當時。宋朝軍隊的制式武器為長斧和大刀,此外。一些「特種部隊」還配備長槍,如:岳家軍。宋高宗認為,作為「特種部隊」的岳家軍戰鬥力雖強,但是,他們的兵器存在缺陷,不夠「銛利勁決」。

所以,為了改良武器,宋高宗親力親為,打造了一柄結實鋒利的長槍,並將長槍賜予岳飛,讓他依樣畫葫蘆打造一批制式長槍武裝岳家軍。

而宋朝最出名的裝備又是什麼呢?

是讓金人聞風喪膽的「神臂弓」,這種武器於宋朝,就像是AK-47於俄羅斯,一度成為宋朝的武器象徵。金兀朮曾如此評價神臂弓道:「宋用軍器,大妙者不過神臂弓,次者重斧,外無所謂。」

宋人在神臂弓上花了不少心思,不斷改良創新。韓世忠在神臂弓原有基礎上修改工藝,打造出一批性能更加優秀的「克敵弓」。這種弓的威力比神臂弓更大,甚至,能夠擊穿敵軍身上的盔甲。用克敵弓來射馬,只需一箭,馬匹便應聲而倒,可見,其威力不同凡響。

宋高宗自幼習武,對弓箭一道略有精通,算是個使弓的高手。據記載:宋高宗曾在建炎三年親手射殺兩個「班直」衛士,可見,高宗的射術不一般。一個玩弓的好手,自然清楚弓箭的優劣。當韓世忠將克敵弓拿到高宗面前時,高宗覺得這把弓雖然威力巨大,但仍有改良的空間。

於是,便「籌累日,乃少更之,遂增二石之力,而減數斤之重」。能讓弓箭的威力更大,而弓的拉力變小,這不正是每個弓匠夢寐以求的技術嗎?高宗改良克敵弓後,其他匠人取克敵弓反覆研究,竟發現,克敵弓已趨於完美,以當時的技術根本沒有繼續優化的空間了。

克敵弓經高宗改良後普及全軍,成了宋軍克敵的大殺器,後來,南宋在與蒙古、金交戰時克敵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這裡,我們再來說說宋高宗的相馬之術。一匹好馬是每個武將夢寐以求的寶貝,常年混跡行伍的人或多或少都掌握一些相馬技術。但是,宋高宗一屆天子,為什麼還有如此出色的相馬技術呢?筆者認為原因有二:

首先,高宗自幼騎馬射箭,接觸到的都是名馬,所以,有一定識別馬匹良莠的能力;

其次,高宗登基後,金人不斷來犯,高宗大部分時間都在躲避追殺,直到紹興元年才算安定下來。常年顛沛流離,高宗自然離不開良馬,若相馬技術不精挑了一匹瘸馬,那可是關乎性命的大事!就這樣,宋高宗的相馬技術在跑路中越來越精,練就了一雙識遍天下名馬的慧眼。

所以,宋高宗堪稱「宋朝相馬第一人」,縱觀南北宋無能出其右者。

紹興七年,張浚帶著一匹良馬進獻,並且,向宋高宗請教相馬技術。宋高宗連馬的樣子都沒見到,僅憑聲音就已判定出馬匹的好壞。展現了一身「隔牆聞聲」的驚人技藝,讓身邊的人嘆為觀止。

相馬一途,得從血統、毛色、脊柱、牙口、蹄子分別判定,才能得知馬匹的良莠,宋高宗僅憑馬的聲音就能辨識出馬匹的好壞,這是多麼驚人的技能啊!就在這一年,高宗與岳飛據「識人相馬」來了一場長談。

高宗精於馬術,而岳飛更懂得識人,岳飛以馬論人,發表了一番獨到的見解,高宗深以為然。岳飛說道:

「看一匹馬的好壞不能單看腳力,而是看這匹馬的脾性。我有兩匹馬,它們食量驚人,而且,吃得都是最精細的草料,平時,在戰場上它們的速度並不快,但是,等跑了一百里後,其他的馬匹逐漸放慢了速度,這兩匹馬的速度仍不減,還能繼續行進兩百里,連汗都不出一滴。這兩匹馬食量雖然大,卻不苟且地吃『嗟來之食』,體力充盈卻從不與逞能,這才是能行千里的名馬啊!」

岳飛的理論擲地有聲,非常在理,可是,岳飛真的是個懂馬的人嗎?

其實,岳飛論馬的典故是出自《鄂王行實編年》之中,在正史中,並未出現關於岳飛論馬的記載,元人編寫的《岳飛傳》則沿用了《鄂王行實編年》的記載,所以,可信度不高。就算「岳飛論馬」的典故為真,他的相馬技術源於實踐,恐怕「隔牆聞聲」的高宗更勝一籌。

參考資料:

【《宋史·本紀》、《鄂王行實編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大清十二帝中,死因最為神秘的皇帝,有三種說法,一種比一種離奇
雍正的臨終囑託,為何會讓乾隆心裡很不是滋味?全因兩個前朝大臣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