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不妨看看曾國藩這個時候在幹嘛!

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不妨看看曾國藩這個時候在幹嘛!

聖人孔子在論語中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所以30歲對於人生來說,就像一個分水嶺一樣,承上啟下,至關重要。

人到三十,大多完成了求學階段,開始要成家立業了;人到三十,沒有少年的懵懂無知、無憂無慮,更多了成熟穩重和責任擔當。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壓力最大,全是依靠自己的人,沒有自己能依靠的人,所以只有拚命一搏,再苦再累也要往前走、往前爬!

但「三十而立」是人生理性狀態,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許多人是做不到三十歲成家立業的。那麼,當我們人到三十,依然一事無成,該怎麼自我救贖呢?

琢磨君認為:越是人生低谷,越要積極向上,從勵志人物身上尋求精神力量,繼而激發持續不斷的前進動力!人到三十,依然一事無成,請看下曾國藩30歲的時候!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不妨看看曾國藩這個時候在幹嘛!

翻看曾國藩簡歷,你會發現:他是在道光十八年(27歲)考中進士,道光十九年(28歲)進京做官,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儲備幹部),道光二十年(29歲)升授翰林院檢討,道光二十三年(32歲)7月,任為四川鄉試正考官,8月,升授翰林院侍講。

從他29歲當翰林院檢討(從七品),到32歲升翰林院侍講(從五品),這3年間,曾國藩的生活彷彿死一般的沉寂,從簡歷上面沒有變化,就可以得知他仕途很不暢。那麼他在這3年人生低谷的所思所想是什麼呢?他都幹了什麼呢?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已經是正二品禮部右侍郎的曾國藩 ,給諸位弟弟們寫信談起了他人到三十,依然一事無成的那段日子,曾國藩說道:

「大凡做官的人,往往厚於妻子而薄於兄弟,私肥於一家而刻薄於親戚族黨。予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財為可恥,以宦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總不靠做官發財以遺後人,神明鑒臨,予不食言。」

原來,曾國藩就是從30歲開始重新確定人生志向的,他要立志做聖人,做官不貪財,大公無私,不留金銀錢財給子孫後代,還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盡量讓曾氏家族興旺發達,造福子孫後代!

所以說,我們若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不要迷茫,不妨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終極目標:為了誰?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然後「只管耕耘,莫問收穫」地去努力拚搏,莫抱怨,莫氣餒,我們終會有好結果的,因為天道酬勤,越努力越幸運!

曾國藩在30歲左右的時候,最差情況是連官職都被擼了,成了候補檢討,連工資都被取消了,日子過得很緊張。但是他依然沉住氣,以挫折、逆境為難得的機遇,苦中作樂,持續不斷得努力!

正如他在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31歲)時,寫給諸位弟弟的家書中所說: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為了給弟弟們最好榜樣,身處逆境的曾國藩還在家書後面附上了自己每日課程表,而我們習慣稱之為「曾國藩修身十二款」,即:

一、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里;應事時,專一不雜。)

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片刻,來複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為人 。)

五、讀史(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六、謹言(刻刻留心)

七、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八、保身(節慾、節勞、節飲食。)

九、寫日記(須端楷,凡日間身過、心過、口過,皆一一記出,終身不間斷。))

十、日知所亡(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十一、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十二、作字(早飯後作字。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

十三、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這就是曾國藩人到三十,還一事無成的時候,每日的所作所為!所以我們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不妨看看曾國藩這個時候在幹嘛,或許這對我們有所啟發。

因為曾國藩在人生低谷時候,勤學苦讀,蓄勢待發,所以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月初十,圓明園正大光明殿舉行大考時,曾國藩取得二等第一名的好成績,終於被道光皇帝升翰林院侍講(從五品),連升4級。

曾國藩之所以能夠陞官如此神速,命運得到改變,一則是因為皇恩皇帝,朝廷重用人才;二則是因為曾國藩經過幾年的博觀而約取,才識大幅增長,終於厚積薄發了。

所以說,人生越是低谷,越要多內求,多花時間和精力讓自己變得強大和優秀。一旦機會來臨,時機成熟,便可天時地利人和,扶搖直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正所謂「成功都是給有準備的人」是也!朋友們,您覺得呢?

END

今日話題:

您是怎麼看待人到中年呢?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發表您的看法,謝謝!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僅以配圖表達,並無他意。 若有不妥之處, 請聯繫我們刪除,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琢磨君 的精彩文章:

鬼谷子讀心術:熟記這9句談話技巧,讓你人見人愛!
曾國藩:再怎麼節約,也不能在這件事上面省錢!

TAG:琢磨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