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一堂走進大山深處的設計課

一堂走進大山深處的設計課

苗綉紋樣的時尚服裝、苗銀工藝鍛造的現代首飾、西蘭卡普布料製作的懶人沙發、柚子龜圖樣的新生兒服……日前,由蘇州大學藝術學院師生們共同設計製作的71件作品亮相學校展廳,這項名為「看見大山」的教學成果展一舉拿下「最佳非遺創新設計」獎,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這些作品是蘇大藝術學院產品設計系5位教師與24名學生遠赴數千里外的重慶酉陽山區,尋訪當地四項非遺技藝,僅用兩周時間完成的系列教學成果。

這堂走進大山深處的設計採風課,在擴大學生視野、激發創作靈感的同時,也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文化扶貧相遇。

尋找原汁原味的傳統技藝

蘇大藝術學院產品設計系教學團隊經過多次討論,最終決定選擇重慶酉陽作為採風課目的地,把產品設計採風課融入非遺元素,並且嘗試與「扶貧幫困」緊密結合。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教學改革鼓勵學生鍛煉和提升專業能力,並用自己的專業素養來回饋社會,可以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課程指導老師、蘇大藝術學院產品設計系主任趙智峰說。

位於重慶武陵山區的酉陽縣浪坪鄉,距酉陽縣城西北108公里,是國家級貧困鄉村。這裡集聚了眾多苗族和土家族寨落,也蘊藏著豐富的民族傳統手工藝文化寶藏,當地的苗綉、苗銀、土家族織錦西蘭卡普等手工藝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有一次走訪手藝人,大家在泥濘的山路上來回行進了7個多小時,最困難的是天黑趕路,途中沒有路燈照明,大家只能打開手機電筒深一腳淺一腳、手牽手走回駐地。」回憶起走訪經歷,趙智峰坦言,這是記憶中走過的「最艱難的路」。

日織半尺純手工挑花的西蘭卡普織造技藝、保存火種的土家柚子龜、生態原木桶蜂蜜提取技藝……大山裡非遺手工藝人精湛的技藝、老鄉的質樸善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都帶給師生們前所未有的體驗。

與此同時,師生們也親身感受到了當地非遺傳承與發展面臨的困境:手工藝從業人員不僅年邁,而且人數越來越少,地域所限讓非遺產品與外界市場需求和審美脫離,很容易導致產品滯銷。

「作為一名設計者,應該到非遺的『出生地』去尋找傳統技藝最原汁原味的樣子,這是最能觸動設計靈魂的,對學生今後的設計生涯都會有深遠的影響。」趙智峰說,這也是產品設計系幾位老師達成的共識,鼓勵學生結合市場需求和現代人的審美理念,與當地手藝人一同就地開展產品轉化與再創造,讓非遺技藝再次煥發新的活力。

「希望通過我們的創新設計提升產品『附加值』,讓社會大眾真正開始關注到當地的非遺文化。只有將作品轉化為商品,才能真正形成一個產業去幫扶更多的手藝人,推動非遺的傳承與創新。」

實現傳統文化的當代轉化

對於蘇大師生來說,這是一次深入民間手藝現場的社會實踐課;對於酉陽浪坪鄉的手藝人們來說,這是一次突破傳統、跨界創新的全新嘗試。傳統手藝與現代設計的碰撞交織迸發出了創意的火花。

蘇大師生在採風調研的基礎上從專業出發,將酉陽非遺文化進行多方位整合,提取當地傳統技藝中的色彩、工藝、織法、圖形等元素,在原有技藝基礎上取其文化精神,活化手藝用途,重新設計製作出符合現代人審美價值和市場需求的作品。

把用於收納種族火種、寓意吉祥的柚子龜重繪為卡通形象,用盤金綉、疊針綉和平綉等多種技法,做成衣服、帽子等可愛的誕生禮;將苗族銀飾鍛造技藝和苗綉技藝與經典紋樣結合,設計製作出一系列形制簡約時尚卻又千變萬化的首飾;將西蘭卡普的織法技藝及圖案元素用於製作眼罩、護照夾和蜂蜜包裝,讓產品既有實用性又有文化屬性。

經過15個日夜的連續奮戰,師生們與當地手藝人一道成功打造出了涵蓋傢具、家居、誕生禮、服裝、首飾、生態農產品、旅行用品、戶外用品八大系列的71件幫扶成果。

「從前我們只是想著用對苗繡的這份喜愛來維持自己的生計,現在我們想用喜愛讓苗綉這樣的非遺能夠傳承下去。」酉州苗綉傳承人冉嬌在成果分享會上說。

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處處長王發榮看到設計作品後激動不已。「蘇大師生將專業的文化體系和創新的設計理念融入酉陽地域文化,實現了傳統文化的當代轉化。這既是一次教學實踐,更是一次精準扶貧的文創活動,非常期盼這些作品能早日走向市場,傳播非遺文化造福酉陽。」

「非遺+扶貧」的正確打開方式

儘管只有短短兩周的採風,卻促使蘇大師生們思考文化扶貧,思考非遺傳承與發展對於大山裡人們的意義。

「非遺不是文物,而是生活,要讓傳統手工藝『活』在當下,通過設計賦予非遺新生,在滿足審美需求的同時也能為人們所用。很多傳承人可能沒有條件去接觸新的信息,也沒有機會嘗試更好的材料,這正是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做到的。」藝術學院產品設計系大三學生王航航對此深有感觸。藝術學院李一城老師認為,傳統手工藝的生存土壤是生活,非遺與文創結合,融入日常生活,是讓非遺生存發展下去的良策。

全程參與設計採風課程的法國國家設計-色彩-材質研究院院長、圖盧茲大學的Celine Caumon教授是蘇大藝術學院的兼職教授。她帶領學生把搜集到的上百張苗綉老綉片一一比對色卡,從文物到實物,共同完成了一份專業、科學、系統的苗綉色彩分析報告,並對苗繡的圖案紋樣、綉法技巧、面料等進行總結。

通過分析,師生們發現苗綉有71種色彩,其中粉紅色系用色最多,喜歡以深藍色突顯粉紅色。范煒焱老師一直致力於非遺蘇州緙絲的傳承轉化,倡導「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去其形,取其意」的設計理念。

「時尚界每年都有流行色,如『霧霾藍』『楓葉紅』『燕麥色』等,將苗繡的色彩與未來趨勢報告結合,就可以幫助制訂下一年苗繡的生產、銷售計劃。參照家居中流行的色彩提取相似的苗綉色彩來製作,能讓苗綉製作的家居產品既符合大眾的喜好,又不失傳統風格。這無疑是更好地讓手藝回到生活中去,能更好地活化手藝,讓手藝迎來新的春天。」

酉陽之行得到關注後,藝術學院師生收到的各地「邀約」不斷。為了儘快將設計產品推向市場,師生們決定在「文化扶貧」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一些,目前學院正與蘇州崑山錦溪鎮對接,將致力於把此次實踐活動轉化出來的產品進一步產業化。

「看見大山不僅僅是看見風光旖旎的武陵山脈,或許也可以作為國家『精準扶貧』的另一個視角。應當從根源上煥發手藝人在地文化的自信心,配備相關財力支持,加上高校產學研結合設計轉化,再進行科學合理的商業運用,大山裡的項目需要政、產、學、研、商聯合發展,才能從容起航。」范煒焱說。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18日第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破解「污言穢語」中的成長密碼
我負責謀平等,你負責爭自由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