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人體細胞與微生物和平共處,多樣性很重要,使用抗生素要謹慎!

人體細胞與微生物和平共處,多樣性很重要,使用抗生素要謹慎!

我們的身體由幾乎相同數量的人類和微生物細胞組成。這些小乘客對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但數量正在減少,進而影響我們的健康。歡迎大家點擊右邊+按鈕關注我們

人體細胞與微生物和平共處,多樣性很重要,使用抗生素要謹慎!

一、我們的健康與腸道中微生物的多樣性密切相關。

人體腸道是世界某些地區的細菌、病毒、真菌和小型蠕蟲的家園,雖然普通人的身體含有30到40萬億個人體細胞,但細菌又增加了38萬億個細胞。

我們的微生物組 - 這是微生物對我們身體有貢獻的所有基因的總集合 - 與我們的免疫系統錯綜複雜地聯繫在一起。

人體細胞與微生物和平共處,多樣性很重要,使用抗生素要謹慎!

沒有我們的微生物乘客,我們的免疫系統就不會發育,這就是在無菌環境中長大的老鼠所發生的事情。

現代生活影響著我們腸道中的微生物。這對我們的健康構成威脅。

隨著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出現,科學家們開始闡明我們的微生物組如何發展以及哪些因素對我們的健康有害。

二、人體腸道的微生物

全球不同人群和地點之間腸道微生物組的變異程度令人驚訝,雖然已發現超過1000個不同的細菌在人體腸道中存在,每個個體被認為只有160種左右。

人體細胞與微生物和平共處,多樣性很重要,使用抗生素要謹慎!

多年來,科學家們試圖找出一系列與健康有關的細菌物種。

今天,有些人認為一系列核心代謝和分子過程是健康腸道的核心。支持這些過程的物種與它們合作的程度不太相關。

這種腸道細菌功能核心的標誌是一組促進腸道長期停留和對人體代謝功能的積極貢獻的基因。具體而言,這些微生物有助於消化、以及維生素、激素和必需氨基酸的產生。

人體細胞與微生物和平共處,多樣性很重要,使用抗生素要謹慎!

飲食是決定哪些微生物長期存在於腸道中的主要參與者。西方飲食、高脂肪和精製糖但纖維含量低,被認為可以減少微生物的多樣性。

三、低膳食纖維垃圾飲食可能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發表在「 自然 」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調查了該機制。當小鼠餵食低纖維飲食4周時,60%的微生物物種水平顯著下降。當小鼠換回高纖維飲食時,其中約一半恢復到正常水平。

人體細胞與微生物和平共處,多樣性很重要,使用抗生素要謹慎!

但研究人員指出,即使短暫的這種不健康飲食也會對微生物多樣性產生長期影響或「傷疤」。更重要的是,當小鼠繼續食用低纖維飲食時,四代內永久地建立了多樣性的喪失。

還有,抗生素也會對腸道菌群產生永久影響。

四、人類微生物組的起源

多年來,科學家們認為發育中的胎兒的腸道是無菌的,這意味著它不含任何微生物。

然而,有證據表明,使用小鼠模型的研究表明,圍繞生長胎兒的羊水含有一些微生物物種。這些可以在新生兒的第一個便便,即胎糞中檢測到。裡面上有厚壁菌、特別是乳酸菌。

嬰兒如何出生會影響他們早期的微生物群。第一波微生物定植髮生在出生時,來自產道和陰道的微生物傳給嬰兒。

人體細胞與微生物和平共處,多樣性很重要,使用抗生素要謹慎!

當嬰兒通過剖腹產分娩時,它們的微生物群更類似於母親的皮膚。有證據表明,這與生命後期濕疹、哮喘和乳糜瀉的發展有關。

有助於牛奶消化的微生物,例如雙歧桿菌和一些乳酸菌,在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中主導微生物組。接受母乳的人與接受配方奶的人之間存在明顯差異。 母乳本身已被證明是具有抗炎特性的微生物和分子的豐富來源。

一旦引入固體飲食,填充腸道的微生物物種會發生顯著變化。雙歧桿菌被Bacteroides和Firmicutes菌取代,因為它們需要幫助分解更複雜的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的產生。

當兒童達到3歲時,他們的微生物組已經完全建立並且被認為保持相對穩定的生命。

Bacteroides和Firmicutes主導了在高度發達的國家或地區內成長的兒童的微生物群。相比之下,Prevotella在欠發達地區的兒童中名列前茅。這會影響終身免疫力和健康。

五、腸道微生物組的變化

兒童時期發生的過敏性疾病,如濕疹、哮喘和過敏,與低細菌多樣性有關,特別是低雙歧桿菌丰度和較高水平的真菌,如念珠菌。

食物過敏的發病率一直在穩步上升。儘管該領域的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但有些研究表明,與沒有食物過敏的兒童相比,食物過敏兒童的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存在差異。

六、腸道菌群會影響思維

腸道中產生的神經元和激素分子將信息傳遞給大腦。如果沿著這個腸 - 腦軸的通信受到干擾,由於微生物群的變化,大腦會受到影響。

人體細胞與微生物和平共處,多樣性很重要,使用抗生素要謹慎!

餵食快餐式飲食的雌性小鼠產生的後代具有與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相似的行為。

最近的研究指出了一種可能的機制。高水平的瘤胃球菌幼豬都說明血清皮質醇水平和神經遞質正acetyleaspartate(NAA)的較低濃度的。NAA水平異常以前與ASD有關。

七、腸道微生物和疾病

我們的微生物組的影響並沒有停止在童年時代,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們的腸道菌群與晚年的疾病有關。

慢性疲勞綜合症(CFS)就在此列表中。有趣的是,高達90%的CFS患者也患有腸易激綜合征(IBS),這與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有關。

最近的研究確定了具有CFS和IBS的個體的特定腸道微生物特徵以及具有不具有IBS的CFS的特定腸道微生物特徵。這些知識可以讓科學家們開發出特定的益生菌干預措施,以解決與CFS和IBS相關的微生物失衡問題。

我們的微生物組也被認為在癌症中發揮作用,在微生物多樣性的變化已鏈接到腸癌和乳腺癌。這是否是癌症發展的原因或副作用尚不清楚。

但是小鼠模型的研究表明某些細菌物種通過驅動炎症和DNA損傷在腫瘤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個體腸道的微生物特徵可能具有一種健康的有害影響正變得越來越明顯。

八、益生菌可以改善哪些疾病

迄今為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益生菌或「好細菌」對某些疾病的影響。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將羅伊氏乳桿菌添加到表現出類似ASD癥狀的小鼠的飲食中後,它們的行為恢復正常。羅伊氏乳桿菌還能有效逆轉先前暴露於壓力的小鼠的抑鬱樣癥狀。

雖然乳桿菌是最著名的益生菌物種之一,有些可廣泛用於食品或作為補品,但還有其他一些具有改善健康的潛力。

在多發性硬化症(MS)的小鼠模型中,從人腸分離的普氏菌(Prevotella histicola)能夠抑制MS的發展。

研究人員發現P. histicola可導致炎症細胞減少,並伴有抗炎細胞的增加。已知高水平的普氏菌(Prevotella)是高纖維飲食的標誌。

一些腸道細菌的代謝產物甚至已被證明可以預防2型糖尿病、並改善晚年的健康狀況。

益生菌是否是治療濕疹的有效方法尚不清楚,儘管有一些證據表明母親在懷孕期間食用益生菌(包括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的兒童患濕疹的風險較低。

人體細胞與微生物和平共處,多樣性很重要,使用抗生素要謹慎!

雖然對於所有健康問題我們可能還有一些簡單的益生菌治療方法,但很明顯,研究現在越來越多地集中在尋找有助於預防或治療常見疾病的細菌上。

結合促進細菌多樣性的健康飲食,人與微生物共生的新領域可能會出現在我們身上。

歡迎大家點擊右邊+按鈕關注我們

@頭條健康@頭條養生@頭條健康聯盟@湖南醫聊@藥師方健@護脾養胃林教授 #真相來了##了不起的醫生# @南方健康 #清風計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康復之路 的精彩文章:

春季氣候容易感冒怎麼辦?別吃保健品!這15種食物增強免疫力
醫生忠告:頸部疼痛可能提示存在10大病因!不應忽視

TAG:糖尿病康復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