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首擔出品人,電影《陽台上》京城遇冷,但它真的沒那麼差
文/藍鳳凰
去看《陽台上》之前,心裡已經有了個它恐怕會是爛片的預警,100分鐘的電影結束後,卻意外地感覺它不僅不是爛片,甚至稱得上「深刻」二字。導演張猛曾說,這是一部「弱者揮刀刺向弱者」的電影,但在結尾觀眾仍舊看到了救贖與希望。即使這希望表現得有些荒誕與尋常。
這部電影改編自小說,在京城首映時被不少人批評看不懂、注水、莫名其妙。但是考慮到這是一部70%對話都以滬語完成,展現得是一個陌生到只有老上海才會感覺到親切的上海的電影,京城觀眾吃不消這碗「上海八寶飯」倒也在情理之中。
故事本身並不複雜,主角一家三口擠在一處10平米左右的老房子里,搭出上下兩層供三口人日常居住,僅僅這一幕就體現出上海人「螺螄殼裡做道場」的功夫來。主角的爸爸沒工作也沒什麼上進心,主角媽媽靠打零工為生,一家人除了上海戶口和老房子,一無所有。
拆遷關頭,因為款項談不攏,主角爸爸怒極攻心撒手人寰,而主角則將拆遷組小組長視為殺父仇人,要為父報仇。但他既沒有一身健美肌肉,也沒有一揮手跟在身邊的幾十個弟兄,只能採取跟蹤和偷窺的方式來接近仇人。
為了更好地觀察仇人,主角在能夠看到仇人家陽台的餐廳打工,而後漸漸對仇人的女兒周冬雨產生了類似於暗戀的感情,但最後他發現周冬雨是個弱智,他所謂的仇人也不過是個襪子有了破洞還在穿,挨著過日子等拆遷款的另一個父親而已,最終他放棄了復仇轉身離開。
史上最喪的主角或許就是這部電影的男主,不愛說話沒有社交,常年待在家裡不工作,靠媽媽養,只會打遊戲,房子沒了寄住在舅舅家,甚至舅媽話里話外擠兌母親的時候連反駁的話都不敢說。
這麼一個最大的夢想不過是有退休金、有房子住、有老婆有孩子,閑時老酒咪咪的媽寶男,選擇將刀揮向與他一樣的弱者。而導致拆遷款不公的幕後Boss到底是誰,電影從頭到尾也沒有提及,或者說沒有必要提及。因為真實的生活就是這樣:弱者揮刀傷害另一個弱者。
這其中還夾雜著許多細碎的情節與情緒,反映的則是這些年上海如同坐了高速列車般發展的背後,活在底層的人們的互相傷害與互不理解。主角即使最後放棄了復仇,卻仍舊會掏出小刀邊走邊在計程車車身上划上一條條痕迹。這不是一個救贖的故事,而是人世間真實的片段。
張猛的鏡頭語言仍舊那麼「猛」,膠片拍出的顆粒感讓這部電影自帶復古濾鏡。在影片開始的前20分鐘,甚至給人一種這部電影是在講述90年代上海的感覺。在拍攝跟蹤戲份的時候,張猛更是直接以主角的第一視角進行拍攝,鏡頭極晃,觀眾看得頭暈想吐但是也過癮。
割裂感,是這部電影給人最大的感覺。就好像片中主角及舅舅一家的住所、主角工作的餐廳、周冬雨洗頭澆花的陽台,都那麼陳舊,陳舊得不像是如今的上海,也不像是各類影視作品中那個光鮮堪比任何一個國際大都市的魔都。
但這個「灰頭土臉」如縣城一般的上海,卻是真實存在的,就在那些國際化街道的背後;那些因拆遷款而流血的故事也是真實存在的,就在新貴們推杯換盞、談判合作的同一時間。那些被人遺忘的普通上海人的故事,終於被搬到了台上。電影看起來說得是人的故事,其實重點又不是人,而是最底層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部電影中並沒有什麼討喜的人,就連周冬雨也並不那麼可愛,即使她所飾演的是個智商僅僅10歲的弱智少女。在灰黑色的大背景下,她不過是個不那麼灰色的存在而已。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是素人演員,整個演繹過程還算是令人驚喜,完全演出了主角的慫與喪。
周冬雨除了在電影中飾演幾乎沒有什麼台詞,卻是劇情發生轉折的弱智少女以外,更是這部電影的出品人,據說對劇本一見傾心,甚至不惜自掏腰包也要拍攝出來。看了成片後,周冬雨的這份誠意確實能令人感受到。但是這部具有極強地域性壁壘的電影有多少人能看懂就不好說了。
這些老上海的回憶與故事,莫說外地人,就算是新上海人也無法感同身受。加之上海人一直自帶「排外」標籤,就更讓人對這部充斥著大量滬語對白的電影有抵觸情緒。然而這個故事,如果不是這一嘴黏答答的滬語,換作爽利的京片子,說服力便大大下降。
如何平衡小眾與大眾,或許也是目前文藝院線電影面臨的一種困局。不管怎麼說,《陽台上》本身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它絕不是什麼爛片。
※《都挺好》最暖配角,他被明玉冷落惹人心疼,戲外是個萬人迷?
※97歲楊振寧與46歲妻子翁帆甜蜜現身,十指相扣大秀恩愛!
TAG:伍脊六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