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飛馳的輪式坦克:ZTL11輪式突擊車詳解,擊穿主戰坦克不是夢

飛馳的輪式坦克:ZTL11輪式突擊車詳解,擊穿主戰坦克不是夢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今年國慶70周年的大閱兵即將到來,會有些什麼新裝備呢?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篇我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寫的裝備長文,介紹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乾貨滿滿,希望大家喜歡!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中,出現了多款以新型8×8輪式底盤發展而來的輪式裝甲車輛,包括輪式裝甲突擊車、通訊車、搶修車、搶救牽引車等,與重裝的履帶式坦克裝甲車輛共同承擔起了新時期裝甲突擊的重任,顯示了陸軍裝備建設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安裝有105毫米火炮的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在閱兵前該車參加各種演習演練的報道就已經見諸報端,但對於其正式名稱卻一直無從知曉,從最初猜測的輪式突擊炮,到軍迷昵稱的輪式坦克,直到閱兵解說中才正式將其稱為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與安裝有同樣炮塔的ZBD05兩棲突擊車相同。

1、勝利日大閱兵中的國產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

中外輪式機動火炮發展

輪式裝甲突擊車是我軍特有稱呼,一般將其稱為輪式突擊炮、輪式坦克殲擊車,或者直接稱其為輪式坦克,其特指安裝在輪式裝甲底盤上,擁有直射型火炮,執行反坦克、火力支援、前線偵察等任務的輪式裝甲車輛。而本文將其概稱為輪式機動火炮。

2、安裝搖擺炮塔的皮蘭哈輪式機動火炮系統。

最早出現輪式機動火炮的是二戰戰場,德軍曾經在輪式裝甲底盤基礎上研製過裝有75毫米火炮的Sd.Kfz.233輪式突擊炮、裝有50毫米火炮的Sd.Kfz.234/2輪式裝甲偵察車等。

二戰結束後,英國、法國陸軍一直非常重視輪式裝甲車輛的發展,通過精心設計,製造出了一系列全新車型,奠定了現代輪式裝甲車輛的基本構造和樣式,其中就包括大量安裝有身管火炮的輪式裝甲車輛,用於執行偵察、巡邏、警戒、反游擊、反暴動等任務。比較著名的是裝有76毫米火炮的英國FV601輪式裝甲車、90毫米火炮的法國潘哈德AML和潘哈德EBR輪式裝甲偵察車等。

3、裝有76毫米低膛壓火炮的英國FV601輪式裝甲車。

美國輪式裝甲車發展一度滯後於其它西方國家,1960年代初卡迪拉克·凱奇公司研製出了V-100「突擊隊員」輕型裝甲車並參加了越南戰爭,後在該車基礎上研製了裝90毫米炮的LAV-150/300、裝105毫米火炮的LAV-600裝甲車。這一時期的輪式機動火炮最大特點是使用低膛壓火炮,以確保在較輕的輪式底盤上能夠安裝大口徑火炮。

但這些火炮初速較較低,不能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只具有最低限度的反輕型裝甲能力,更多執行的是火力支援任務,無法與同時期輕型坦克、中型坦克交戰。

4、超低後坐力高膛壓火炮的發展讓輪式突擊炮迎來春天。

1980年代後,以德國萊茵金屬Rh-105-11超低後坐力高膛壓火炮和英國L7低後坐力線膛炮研製成功為標誌,更多輪式裝甲車輛得以安裝威力更大的坦克炮,擁有了與中型坦克捨命一搏的能力。

這一時期的代表車型有法國AMX-10RC裝甲偵察車、義大利「半人馬」輪式坦克殲擊車、美國「斯崔克」機動火炮系統、瑞士莫瓦格「皮蘭哈」輪式自行火炮、以色列CT-CV機動火炮系統(「皮蘭哈」Ⅲ底盤)、日本13式105毫米輪式坦克等。除了AMX-10RC繼續使用低膛壓火炮外,其他裝甲車輛普遍裝備了105、120毫米高膛壓低後坐力火炮,採用6×6、8×8、10×10重型輪式裝甲底盤,具有較好的機動性和防護性。

5、美國「斯崔克」機動火炮系統代表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建國後,我國始終高度重視輪式裝甲車輛研製和使用,早在1950年代末期,兵工部門就緊急改裝並向進藏部隊批量提供WZ533型裝甲汽車,為作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隨後的歲月中,我國又先後研製了64式(WZ521-2)裝甲汽車、WZ522-1型8×8輪式裝甲輸送車、舊WZ523型8×8輪(履)合一裝甲輸送車等一系列輪式裝甲車輛,為研製新型輪式裝甲車族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後,我國充分吸收西方裝甲車輛研製經驗,先後研製了新WZ523、WZ551這兩種6輪裝甲底盤,並成功形成車族化。

6、駛上閱兵場的WZ523裝甲車最終只是少量裝備駐港、澳部隊,主力地位讓位給了WZ551。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WZ551底盤上研製的PTL02型100毫米輪式突擊炮,該車安裝有一門100毫米低後坐力高膛壓滑膛炮,能發射大威力反坦克彈藥和反坦克炮射導彈。

除此之外,我國還在1990年代成功研製了BK1970型105毫米6×6輪式突擊炮、BK1990型105、120毫米8×8輪式突擊炮等一批外貿型輪式突擊炮。

7、炮兵部隊使用的PTL02輪式突擊炮,使用的是WZ551的底盤。

而2014年珠海國際航展中,又展出了發動機前置的ST1型105毫米8×8輪式突擊炮、07PD型105毫米8×8輪式突擊炮等外貿輪式突擊炮。在國產新型外貿輪式突擊炮繁花似錦的大背景下,外界清新地意識到國產新型輪式機動火炮的存在已成為必然的現實。

8、國產外貿輪式突擊炮。

高膛壓低後坐力火炮革命

閱兵中出現的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是我國最新型輪式機動火炮系統,在ZBL09輪式步兵戰車的裝甲底盤基礎上進行了重新設計,安裝一座經過改進的ZTD05兩棲裝甲突擊車炮塔武器系統,包括一門105毫米高膛壓低後坐力線膛炮和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一挺7.62毫米並列機槍。

9、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採用8輪底盤穩定性較好,火炮能夠實現全向射擊。

我國自用型和外貿型突擊炮先後使用過100毫米、105毫米、120毫米等三種口徑,主戰坦克上廣泛使用的125毫米口徑火炮由於龐大的自動裝填系統,基本上無法在輪式裝甲底盤上使用。

在上述三種口徑中,120毫米滑膛炮雖然彈道性能良好,威力甚至可以與德國Rh-120毫米滑膛炮媲美,但其體積和後坐力都較大,唯一搭載過該炮的BK1990輪式突擊炮炮塔巨大,整車外形尺寸高大,不利於隱蔽和防護。100毫米滑膛炮安裝在炮兵PTL02輪式突擊炮上,與炮兵系統86式100毫米牽引反坦克炮彈藥通用,但裝甲兵系統中唯一使用100毫米滑膛炮的69式中型坦克早已全部退役。而105毫米線膛炮能夠與現役的59A、88A/B等主力車型共通彈藥,且彈道性能較好,彈種選擇較多,成為裝甲兵新型輪式機動火炮的首選炮種,這也和世界主流輪式火炮設計思路趨同。

10、我國曾經研製過120毫米的輪式突擊炮,但最終沒有修成正果。

國產105毫米線膛炮技術源於英國著名的L7型線膛炮,初衷是為了改裝59式坦克,於1979年3月7日經批准,通過「三七」工程從英國引進。當時引進了包括105毫米線膛炮及其彈種、火控、自動滅火抑爆、電台通訊等一攬子項目,而在其基礎上成功仿製發展的81/83/94等多種型號105毫米坦克炮極大地提升了我軍坦克火炮威力。

11、國產BK1990型105毫米外貿輪式突擊炮。

但這些105毫米坦克炮均屬於高膛壓火炮,具有威力大、後坐力大的特點,對於體型龐大、質量沉重的坦克底盤來說當然沒有問題,但要安裝在輕型輪式裝甲地盤上就必須經過一系列改進。為此,火炮設計人員們在三個方面進行了不斷突破:

一是採用超低後坐力的高膛壓火炮。我國輪式自行火炮武器系統研製發起人之一、著名火炮武器系統專家潘玉田同志,在1987年發表的《當前自行火炮發展概況及對我國發展輪式自行反坦克炮的幾點意見》一文中早已指出,我國發展輪式自行反坦克炮需要安裝高膛壓火炮,並通過增大後坐長度來降低火炮後坐力,需具有擊穿蘇制T-80及其後續坦克的威力儲備。文中列舉的萊茵金屬公司Rh-105-11高膛壓低後坐力炮,具有160毫秒、925毫米的後坐行程,最大後坐力降低到了11噸,1980年代被率先安裝在瑞士莫瓦格「鯊魚」8×8輪式裝甲底盤上進行測試,後廣泛運用於多種車型,是輪式機動火炮系統的一個全新突破。而英國也在L7坦克炮基礎上研製了105毫米高膛壓低後坐力火炮,後坐行程僅762毫米,後坐力降低到11.6噸。

ZTL11採用的是與ZTD05兩棲突擊車同款的105毫米線膛炮,據介紹是在63A水陸坦克火炮基礎上改進而來,進一步降低了火炮重量,改進了後坐裝置,增加了後坐長度,與炮口制退器配合實現了高膛壓和低後坐力的設計目標。此外,在早期論證階段,我國設計人員還曾經提出過前沖炮設想(我國曾研製過WA015型130毫米前沖加農炮)。

12、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擁有一門105毫米高膛壓低後坐線膛炮,可以使用坦克部隊同口徑通用彈藥。

二是研製更高效率的炮口制退器。經Rh-105-11火炮試驗,其安裝的多孔炮口制退器效率達到35%,可以把一發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射擊衝擊力從16噸降低到13噸,加上改進後坐裝置作用可使後坐力降到11噸。

ZTL11採用了類似的高效率帶吹孔反作用制退器,該制退器設計最早在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原型炮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試驗,後作用國產輕型裝甲火炮系統標準部件,在100毫米、105毫米、120毫米火炮上廣泛使用。這個制退器縱向尺寸較長,由內外兩層組成,內層腔室與炮同口徑,每側有6排6個共36個擴張側孔,兩側共72個擴張孔,而外層是條狀6室制退器,每室前部有反射擋板結構。氣體進入腔室後一部分向前由中央炮口排出,另外一部分氣體經圓形擴張側孔二次膨脹,再由6室條形側孔排出,可大大減小火藥燃氣能量對火炮後坐部分的衝量,減小後坐長度和作用在炮架上的力,而安裝類似制退器的63A水陸坦克105毫米火炮能夠使後坐力降低37%左右。

13、高效能炮口制退器的使用是該炮能夠安裝在輪式底盤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採用新型彈種。與美國「斯崔特」機動火炮系統主要用於火力支援不同,由於作戰環境的不同,ZTL11仍需要保持較強的反裝甲能力。1981年法國和奧地利共同研製了第一種可供低膛壓火炮發射的90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進一步提高了穿甲能力。但ZTL11採用的火炮本質上仍然是高膛壓火炮,因此可以保證與制式105毫米線膛炮相同的彈道性能和威力,據分析其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能夠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560毫米厚均質鋼裝甲。此外,鑒於我國105毫米激光駕束制導炮射導彈系統已經成熟,在所配彈藥中增加適量反坦克導彈還能夠極大改變敵我對抗態勢。

因為ZTL11採用ZTD05兩棲突擊車相同的炮塔武器系統,故推測該車也應安裝有國產穩像式火控系統。該系統由數字式彈道計算機、車長晝夜指揮鏡、炮長測瞄合一晝夜瞄準鏡、多種感測器、激光駕束炮射反坦克導彈控制盒以及集成在瞄準系統中的熱成像儀組成,具有較高的火炮首發命中率和一定的行進間射擊能力,夜戰能力也得到了極大地提高。此外,由於該火控系統來源於63A、ZTD05等兩棲車輛,因此從該車演練演習鏡頭中還可以看到,ZTL11完全繼承了兩棲裝甲突擊車水上浮渡射擊的能力,具有較高的火炮水上射擊精度。

14、新聞報道中曝光的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內部 ,可以注意其彈藥。

全新設計的裝甲機動底盤

ZTL11底盤在ZBL08輪式步兵戰車8×8底盤基礎上進行了顛覆性改進,基本上相當於重新設計了一遍,但仍然注重零部件的標準化和通用化。

使用輪式底盤具有經濟性好、公路機動性強、使用可靠、維修便利、舒適度高等特點。由於輪式底盤大量使用民用汽車部件,可以節省研製費用,生產成本約是相同級別履帶車輛的45~60%,而根據美國對兩種重量、體積和結構複雜度大致相同的輪式和履帶戰鬥車輛對比試驗,履帶車輛每年年平均使用和保障費用是輪式車輛的3倍。

15、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採用發動機後置布局,排煙系統從09車族的右側中部移至左側後部。

但輪式車輛的缺陷是,與履帶式車輛相比戰鬥全重所受的限制較大,戰鬥全重由4~8 個輪胎承擔,與地面僅有4~8個點的接觸, 單位壓力較大。美國陸軍曾經做過試驗,當一輛4×4輪式車輛戰鬥全重在9.98~10.9噸,6×6輪式車輛在12.7~14.5噸,8×8輪式車輛在17.2~18.1噸時,機動性開始突然下降。

因此, 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戰鬥全重低於20 噸時輪式戰鬥車輛機動性和經濟性都比較好。而輪式戰鬥車輛全重限制一般以單輪負荷計算,使用一般低壓輪胎推算8×8輪式戰鬥車輛上限可達25噸,而採用新式車輪導向系統和新的輪胎工藝,8×8輪式戰鬥車輛戰鬥全重可以達到30~32噸,這就是為什麼早期的莫瓦格「皮蘭哈」輪式裝甲底盤要安裝105毫米火炮炮塔必須使用加長10×10底盤,而現在採用新工藝大直徑防彈輪胎後只要8×8底盤乘載就足夠了的道理。

16、我國研製的10輪底盤,主要搭載76毫米高炮系統。

據報道,安裝小型機關炮炮塔的ZBL08輪式步兵戰車戰鬥全重21噸,據此推測,安裝了大型炮塔武器系統的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戰鬥全重可能在25噸左右,使用運-20戰略運輸機可以運載2輛,運-9中型運輸機能夠運載1輛,具有較好的戰略機動能力。

ZTL11與ZBL09底盤最大的區別是採用了發動機後置布局,而不是09車族其他車型採用的發動機右前置布局,與之前推出的發動機前置版外貿突擊炮ST1、07PD也不相同。上述車型由於採用了發動機前置布局,戰鬥室均位於車輛後部,中後部頂上安裝一個炮塔,車體後部有尾門便於出入,整個戰鬥室占車長的32~41%,空間較大。但發動機前置布局最大的問題是炮塔靠後,火炮前向射擊俯角較小。

17、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在山嶽地帶作戰,需要足夠的火炮俯角。

根據潘玉田同志文中對我國中南地區地形調查統計顯示,坦克炮和反坦克炮若以-5°俯角射擊則有30%的射擊死區,據此分析,作為直瞄火器的輪式機動火炮高角宜採用 15°,俯角則越大越好,一般需達到-7°~8°,最好能達到-10°,最小不得小於-5°。因此,必須將炮塔前移以確保火炮俯角。為此,動力傳動艙只能從車體右前方移至車體尾部,發動機排氣管也從右中側移至左後側。由於動力傳動艙後移後,原有的尾門設計被取消,ZTL11隻有借鑒俄制BTR70/80輪式裝甲輸送車設計,在中部設置側門,供人員進出和彈藥補給,加上整車降高處理,使其戰鬥室相對於ZBL09略顯局促。

在行動機構上,該車採用8×8全輪驅動設計,前4輪助力轉向,非常易於駕駛。與前代PTL02輪式突擊炮比,增加了一軸驅動輪,不僅增大了牽引能力,也提高了在困難路段的通行能力。從演練演習的新聞報道中可以看到,該車保留了ZBL09底盤的高速特性,公路最大速度應可達每小時百千米,越野機動性也不低,並具備水上浮渡能力,以尾部兩個螺旋槳推進,無需準備就可以通過風浪不大於三級的內陸江湖,這也是PTL02輪式突擊炮所不具備的。該車8個輪胎採用了ZBL09同款的全鋼絲子午線安全防護輪胎,中彈後仍能以30~40千米/小時的速度行駛百千米。此外,該車還配置了計算機控制的中央充放氣系統,可使全部或單個輪胎氣壓在數分鐘內提高或降低到預定值,增強車輛在沼澤、軟沙地帶的通行能力。

18、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與紅箭-10光纖制導反坦克導彈發射車共同組成了陸軍反坦克部隊方陣。

ZTL11繼承了ZBL09的模塊化裝甲防護設計概念,之前曝光的早期試驗車基本都是「裸車」,呈現出光禿禿的鋼裝甲結構。而在閱兵式中出現的車型已經加裝了陶瓷披掛裝甲,以滿足車輛裝甲防護要求,外形也更加美觀,還能夠根據任務需要增加防護等級。

這種模塊化防護模式也符合國際上輪式裝甲車輛防護主流發展趨勢,據推測,該車基本裝甲能防12.7毫米穿甲燃燒彈,而加裝附加裝甲後具有防禦25毫米彈藥的能力。此外,炮塔兩側前方各裝有1組6具拋射式煙幕彈發射器,比ZTD05兩棲突擊車炮塔每側煙霧彈發射器要多2具。車上還裝有集體三防裝置和自動滅火裝置,有效地提高了戰場生存能力。

19、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的後置發動機和陶瓷披掛裝甲。

信息化條件下陸軍轉型發展先鋒

我國是地處歐亞大陸東部的陸疆和海疆大國,地緣環境複雜,要求陸軍必須具有相當的數量優勢和質量效能,當前周邊局勢多變,相關矛盾衝突尖銳,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更需要一支強大的陸軍保障,以應對不同戰略方向、不同對象環境的挑戰。當今陸戰場上,作戰規模趨於小型化,烈度強度都在降低,機動性、靈活性、隱蔽性要求更高,對輪式裝甲車輛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陸戰的演變牽引著中國陸軍的轉型發展,決定了我國需要建設一支輪履兼備的多元化陸軍。

在具體的戰略發展決策中,必須時刻警惕那種「吸引眼球」的時髦論點,更要警惕處心積慮設置的戰略陷阱,特別是當前流行的對於裝甲兵作戰力量建設「輕重」、「輪履」之爭。是輕裝前進還是重甲出征,是輪式機動還是履帶突擊,這中孰優孰劣的爭議在大戰略層面意義並不大,對於中國這個幅員遼闊、周邊複雜、戰場需求以及作戰任務多元化的國家來說,陸軍建設必須依據使命任務構建科學的裝備體系,把握的關鍵不是「輕重」、「輪履」這些表象,而是如何讓信息化主導機械化,讓裝甲平台在作戰網路發揮重要節點和體系支撐作用。

20、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是在ZBL08輪式步兵戰車底盤基礎上改進而來。

與炮兵防禦特性較重的PTL02不同,裝備於坦克裝甲部隊的ZTL11裝甲突擊車是適應信息化戰場突擊作戰的產物。該車不僅具有強火力、高機動和適度防護性等特點,其信息化能力也非常強大。據估計,該車可以實現車際間語音通信和數字傳輸,國產定位導航儀集成在多功能顯示儀器上,實現對戰車行駛過程中的定位和地圖導航功能,將戰車的當前位置準確顯示在電子地圖上,並能實時顯示目標當前位置的坐標資料、經度、緯度、方向角、行駛速度、時間、行駛方向等信息,便於適時掌控戰場態勢,配合坦克裝甲部隊對高危險目標實施穿插包圍、精確打擊、火力支援等任務,並能在南方水網環境中快速渡河,搶佔攤頭陣地,為工程兵部隊架橋破障,運送重裝部隊過河建立橋頭堡和支撐點。

相信隨著包括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在內的新型輪式裝甲車族大量列裝,中國輪式裝甲部隊在組織指揮、戰術運用上也將日趨成熟,陸軍輕裝部隊在未來軍事衝突中一定會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1、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必將在強軍道路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攝庫爾斯克 的精彩文章:

烏克蘭前線士兵士氣低落,指揮官制止士兵喝酒,竟遭下屬開槍爆頭
科幻電影預言成真?美海軍基地被淹沒,海軍上將證實最大敵人是它

TAG:虹攝庫爾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