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宣宗道光:道德上的君子,皇帝中的懦夫,好人未必就是好皇帝

清宣宗道光:道德上的君子,皇帝中的懦夫,好人未必就是好皇帝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若問誰是中國歷史上最英明偉大的皇帝,相信不同人的心中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若問誰是中國歷史上最節儉摳門的皇帝,相信大家會異口同聲說出終極答案——道光皇帝!

道光,即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即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他也是清朝唯一一個以嫡長子身份繼位的皇帝,得位最正。

道光皇帝39歲登基,69歲駕崩,在位30年,期間最著名的大事件就是爆發了鴉片戰爭,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中國從此被迫打開國門,也從此備受凌辱。

除了鴉片戰爭,道光皇帝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事情就是他的極致節儉,甚至可以說是摳門。

作為九五之尊,歷朝歷代的皇帝大多都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清朝的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更是驕奢淫逸、揮霍無度的代表,但作為乾隆的親孫子,道光雖然從小眼看著乾隆的做派長大,但他非但沒有效仿爺爺,反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對於道光皇帝的節儉,清朝的各種史料中均有記載。以下略舉幾例。

據記載,道光皇帝不但一個月才換一次衣服,而且除了重大場合穿的龍袍,其他衣服破了都要打補丁。由於皇帝崇尚節儉之風,朝臣們也紛紛效仿,還故意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去上朝,以至於當時街市上的舊衣服比新衣服還貴。有錢的官員就花大價錢去買真正穿舊的衣服,而沒錢的官員只能將新衣服做舊打上補丁,其逼真度自然是差得多。

道光皇帝不僅在穿著上節省,在飲食上更是節省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在飲食上都非常講究,每噸飯至少有幾十道菜,有時甚至會上百道菜,但道光皇帝每噸只吃四個菜,還都是家常便宜菜。另外,道光還要求除了皇帝、太后和皇后,其他所有人只能在逢年過節時能吃肉,平時必須是粗茶淡飯,不見油腥。

道光皇帝最大方的一次是宴請群臣為皇后祝壽。皇后母儀天下,乃是全國最尊貴的女人,但當大臣們以為終於可以在皇后壽宴上飽餐一頓時卻發現道光皇帝此次所謂的「大手筆」,只不過是每人一碗打滷麵。

道光皇帝對臣子嬪妃摳門,對自己更摳門,歷朝歷代皇帝的吃穿用度都是特製特供的,但道光皇帝用的一律都是普通品,連批閱奏摺所用的筆墨紙硯也不例外。縱觀兩千年封建王朝史,這樣的皇帝絕對是僅此一家,別無分店。

關於道光皇帝的歷史地位,史學界有一個頗具調侃意味的詞——「嘉道」中落。這裡的「嘉」指的是嘉慶皇帝,「道」指的是道光皇帝,「嘉道」中落的意思就是清朝是從嘉慶和道光兩朝開始走向衰落的,這與歷史真相確實符合。

那麼,道光皇帝都這麼節儉了,為什麼還是無法減緩清朝的衰落速度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可以從兩則小故事裡窺知一二。

一次,道光皇帝見到軍機大臣曹振鏞也穿著打著補丁的衣服,就問他道:「你這褲子打掌花了多少錢?」曹振鏞回答說:「三錢。」道光皇帝聽後非常驚訝,說道:「宮外打補丁竟然這麼便宜,我在宮內打一個補丁需要五兩!」

又有一次,道光皇帝早朝之後接見了曹振鏞,嘮家常問他早餐吃了什麼,曹振鏞回答:「今日早餐匆忙,只是喝了一碗粥,吃了兩個雞蛋!」作為朝中重臣,這樣的早餐標準的確很簡樸了,但道光皇帝聽後卻臉色大變,甚至認為曹振鏞必定是貪官,否則怎麼可能吃得起雞蛋!

原來,道光皇帝本人特別愛吃雞蛋,但是內務府給他的雞蛋報價高達十幾二十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上千塊錢。所以,道光皇帝基本從不吃雞蛋,偶爾生日節日吃上一顆雞蛋,心裡都十分愧疚。而今,大臣早餐竟然吃了兩顆雞蛋,道光的心情可想而知。

曹振鏞也是個聰明人,他看道光皇帝如此反應,心裡便明白了七八分,於是辯白道:「皇上有所不知,我吃的雞蛋不是買的,是自己家母雞下的!」這本來只是曹振鏞敷衍皇帝的話,但道光卻聽到了心裡去,他如獲至寶,也學曹振鏞養起雞來,從此後宮成了養雞場,著實可笑。

從以上兩則小故事不難看出,道光皇帝如此節儉國庫仍然空虛不堪的原因——內務府腐敗,整個官僚系統欺上瞞下。

一顆小小的雞蛋,宮內報給皇帝的價格竟然要比市場價格高了成百上千倍,其他方面更可想而知了。皇帝處在深宮之中,對外界並不了解,所以縱然他智商在線,也很容易被身邊人騙。而大臣們,他們對實情明明一清二白,卻誰也不敢揭露真相,為皇帝分憂,原因很簡單,其一,他們可能就是利益網中的一員,其二,他們不願意得罪人。

道光朝從上到下的節儉只是表面上的,真正簡樸的其實也只有皇帝一人,而大臣們只是在作秀,私底下卻是貪污腐敗,生活奢靡。道光從牙縫裡省下的那點銀子根本是治標不治本,大清王朝已經從根上爛掉了。

從道光皇帝身上可以引發一種思考——有作為的暴君和沒作為的仁君到底誰才是更合格的皇帝?

道光皇帝無疑就是沒作為仁君的典範,他畢生嚴格要求自己,勤政愛民,兢兢業業,只可惜資質平庸,一生毫無作為,在位30年期間清朝一直在走下坡路。他是一個好人,但不是一個好皇帝。

而歷史上也不乏有作為的暴君,最典型比如漢武帝劉徹和明成祖朱棣,他們都是百年難得一遇的英明君主,殺伐決斷,治國有方,守衛了邊疆,開拓了國土,政治經濟也都治理得不錯。但同時,他們也都是如假包換的暴君,好大喜功,嗜殺成性。他們是好皇帝,但不是好人。

倘若生活在古代,如果我是文臣武將,我自然不希望皇帝是劉徹或朱棣,因為我不想活得提心弔膽,隨時被暴君拿去腦袋。但是,如果我是普通百姓,我更不希望皇帝是道光,因為他節衣縮食省下的錢只是轉移到了貪官兜里,我還是要餓肚子,我期望的是一個能讓我過上好日子的君主,而非一個道德高尚的皇帝。

皇帝是一個很特殊的職位,其英明還是昏庸直接影響了國家的發展、民族的興衰以及百姓的生活水平,我們不能用評價普通人的標準去評價君主,因為皇帝的價值不是做一個好人,而是引領國家和民族走向強盛,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朝野史大觀》

文中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白兔日記 的精彩文章:

最死有餘辜的開國功臣:戰功赫赫封侯拜將,卻被朱元璋用鞭子抽死
劉伯溫在明初功臣中排名100開外,為何會被神化成「神運算元」?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