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手機公司陷入集體焦慮

手機公司陷入集體焦慮

來源 | 創業邦

距離2019年MWC結束已有半個月,現在再寫這個展會,似乎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到今天才寫,倒不是因為拖延症,而是確實不知該從何寫起。

在前往巴塞羅那參加MWC 2019前,我對這個展會抱有很高的期望,由於不是記者,身份比較特殊,高達1000歐元的展會門票也是經我郵件再三溝通後,才成功爭取到。就展會水平而言,MWC確實可以秒殺大多數科技展會,不論是場地布置、展會服務還是參展廠商,都對得起「世界三大科技展」的名頭。然而就一個科技展會來看,最重要的顯然不是上述因素,而是我們是否真正能夠看到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特別是移動通信產業的未來。

正如許多媒體報道的那樣,2019年MWC上最受關注的趨勢有兩個,一個是5G,一個是摺疊屏,如果說對摺疊屏手機各家態度不一,5G則是取得全面共識。

5G比預期的要慢

參展手機廠商都發布了5G手機,沒有發布的少數廠商也公布了時間表,有的是量產機,有的是原型機。其中小米5G版本小米MIX 3售價599歐元(約合人民幣4600元),計劃5月發售;OPPO發布了旗下首款5G手機,展示了「雲遊戲」這個全新場景,小米和OPPO這幾年才在MWC露臉提高國際影響力,與兩者正在強化的全球化戰略直接有關。具有全棧布局的華為在 MWC 上,不只是發布了首款5G手機Mate X,同時發布了Matebook和5G路由器。此外還有LG V50 THINQ、三星GALAXY S10 5G、中興AXON 10 PRO 5G、阿爾卡特7 5G、一加5G原型機等5G手機發布。

一年前的2018年MWC,主角同樣是5G。當時,中興公布了旗下的類 5G 智能手機設備 Axom M,當時計劃於 2019 年一季度實現 5G 商用部署——2019年一季度現在只剩下12天了,這一目標顯然不能實現。華為在當時展示了商用 5G CPE(用戶終端)等5G產品,高通、英特爾等晶元廠商也有動作,然而2018年已經過去,當時MWC呈現的5G產品都只能算是前菜。

今年MWC上5G手機密集發布標誌著5G時代正式來臨,然而即便消費者在年中可以買到5G手機,2019年也不能用上5G功能,因為真正的5G到來不只是一張牌照的問題,大多數人對5G普及可能都太樂觀。掣肘5G走向普及的因素很多,最關鍵的有兩點:

一個是5G網路建設會比4G慢,5G波長更短,穿透力更差,要實現同樣的覆蓋需要數倍基站,這意味著更高的建設成本和更長的建設周期。4G有3G這一過渡網路打下的基礎,5G則要重新建設,相對於從3G到4G升級而言,運營商對5G動機不是很強,畢竟4G網路的錢還沒賺夠。

另一個是5G網路缺乏應用的刺激,每一代通信網路的建設跟網路應用都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比如4G網路就得益於互聯網巨頭各種流量卡的補貼,然而5G網路現在對互聯網應用意味著什麼,大家都不知道答案,互聯網公司對5G依然還在觀望。

2013年底,4G牌照就已發放,然而直播短視頻的爆發是2016年,這意味著一個網路從牌照發放到應用普及要大概三年時間,在樂觀的情況下。5G牌照2019年發放,2022年才會真正走向普及,因此可以預見,2020年到2022年MWC,5G都會是核心故事。

正如小米國際業務負責人、高級副總裁王翔在MWC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所言:

」5G關乎所有產業鏈的共同推動,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通過一個技術體制聯通所有通訊,包括提供語音、高速數據、低速數據、及物聯網等,因此,需要時間讓業界來研究什麼服務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其次,一定時間內,4G與5G未來將長時間共存。「

換言之,5G能做什麼大家都要研究,短期內,5G不會取代4G。

AIoT是5G最大受益者

所有人都知道5G是未來,然而沒有人知道,5G會給互聯網帶來什麼。

從MWC上展示的場景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困境。

三星展示的場景是4K 棒球直播,可以任意 9 機位無延遲切換,然而在智能手機屏幕解析度不能上去的時候,4K直播對消費者並無意義,1080P就已足夠。

OPPO和一加都展示了「雲端遊戲」功能,簡單地說就是可以在手機上操作遠程遊戲伺服器上的高清畫質遊戲如《靈魂能力6》,手機只負責操作交互,遊戲伺服器負責計算,然而這顯然不符合邏輯,因為如果5G真正到來,遊戲公司就會面向智能手機推出高清畫質和大量數據的大型遊戲,不需要在遊戲公司的伺服器和手機間再經過一層中間遠程伺服器。

「雲端遊戲」的場景倒是讓曾經甚囂塵上的「瘦終端」理念再次被推到台前,早在2010年Google就發布了Chrome OS,基於Linux,面向上網本、緊湊型以及低成本電腦而生,其理念同樣是將更多計算和存儲放在雲端,本地終端重點負責交互。然而事實證明,就PC而言這樣的模式很難普及,真正需要「瘦終端」的是IoT,因為不是每個智能設備都有龐大的存儲和計算能力,雲端 邊緣 終端結合的模式會更合適,這將受益於5G。

智能手機的應用場景都在強調將5G的高帶寬用到極致,理論上,5G確實有比4G更高的帶寬,媲美光纖,甚至將部分取代WiFi,然而,我認為5G高帶寬催生的新應用,尚未出現——就像3/4G剛出現時,業界最愛用的DEMO是高清視頻通話,然而最終受益者卻是抖音/快手和王者榮耀們一樣。

5G最大的受益者不會是智能手機,網速已經不再是智能手機的最大瓶頸。低延時和高容量的特性,會讓物聯網成為5G最大受益者。

一方面,許多對延時要求高的物聯網應用如自動駕駛、遠程醫療,網路瓶頸問題會得到解決;另一方面,高容量會讓5G比4G能夠在同樣的成本下連接更多的設備,比如停車場每一個車位上的感測器,都可直接聯網,進而與智能汽車互聯互通實現智能導引,解決找車位的痛點。

正是因為此,AIoT在2019年成為新的熱門概念:5G會讓IoT爆發,IoT即依賴AI技術也會提供更多數據貢獻促進AI演算法進化。

然而,這一切似乎與手機關係不大了,甚至一定程度可以認為,AIoT會取代智能手機或者說弱化智能手機的中心地位,當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出現在我們身邊且可直接與我們交互,我們需要智能手機就會越來越少,比如我們可以在電視上接收微信消息,可以在汽車中控上看到短視頻,甚至可以在電冰箱上直接看到菜譜……手機不再是唯一。

春江水暖鴨先知,已經有手機廠商在AIoT上布局。小米啟動AIoT戰略明確未來五年要投資100億,而在今天Redmi發布會上,小米副總裁盧偉冰公布了紅米5大戰略和目標:1、堅持極致性價比;2、堅持高品質;3、加快國際化;4、布局手機中高端市場;5、布局5G,擴展品類,布局AIoT,打造紅米生態圈,同樣將AIoT當成核心戰略之一。

摺疊屏是偽需求無疑

智能手機真正的瓶頸在於三點:

第一個是續航問題。一天一充不只是得不到解決,然而愈演愈烈,5G會進一步增加能耗,這意味著續航問題會雪上加霜,好在用戶已經習慣隨身攜帶充電寶,共享充電寶市場也比共享單車活得更加滋潤,且短期無虞;

第二個是影像問題。智能手機最重要的功能不只是通信,還有拍照,儘管智能手機的影像技術日益精進,然而距離微單還有很大的距離,因此,未來智能手機將在影像技術上不斷進化,終極目標是實現對微單的取而代之,遺憾的是,MWC上沒有展出太多手機影像成果。

第三個是交互問題。如果想用智能手機取代筆記本電腦來處理重度工作如製作PPT,就能體會到這樣的短板,智能手機在努力解決,比如越來越強大的語音助理,比如榮耀Note 10的PC模式,再比如這一次MWC上出現的摺疊屏手機趨勢。

遺憾的是,本次發布的摺疊屏智能手機華為Mate X和三星Galaxy Fold都被封裝在玻璃箱中,不讓媒體體驗。

對於摺疊屏,不同手機廠商看法不同:

聯想CEO楊元慶直懟:

「關鍵還都是PPT產品,發布完了就放在玻璃罩裡面,也不讓人碰。價格也是高高在上,可以買好幾個平板電腦了。」

OPPO副總裁沈義人表示:

「我體驗過摺疊機的工程樣機,我覺得摺疊屏沒有解決究竟能給用戶帶來交互上或者體驗上的提升問題之前是沒有特別大的價值的。」

我的看法跟大多數人一樣:摺疊屏是偽需求。

我不想談產品成本、技術缺陷如屏幕壽命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隨著時間推移和產業發展都會得到解決——如果摺疊屏真正有需求的話。我認為摺疊屏的關鍵問題在於難以邏輯自洽,它的出發點是想讓用戶便攜地擁有大屏幕手機,然而摺疊設計會增加厚度進而降低便攜性,而且屏幕沒大多少,如果真要大屏手機,用戶有各種選擇。

去年手機廠商一窩蜂做滑蓋手機,以及此前的模塊化手機一樣,都業已被證明是偽需求或小需求,摺疊屏也不例外,智能手機不需要被摺疊。

智能手機廠商一窩蜂地做摺疊手機還是表明,創新越來越難,在整體市場不斷下滑的大環境下,焦慮在所難免。走出焦慮的方式就是主動求變,手機公司只能一邊視5G為救命稻草,一邊玩起類似於摺疊屏這樣的花樣。

不管如何,做摺疊屏或者5G手機,都比不參展的蘋果不思進取要好得多,iPhone XS比iPhone X而言僅僅是處理器升級,這樣的「創新」讓智能手機市場更加索然無味,當曾經的引路人走向墮落,行業就會迷茫,亟待新的旗幟出現。

或許摺疊屏手機不是智能手機的未來,但是,智能手機的未來一定在勇於創新的安卓手機身上,這也是MWC展示的一個信號:從2018年開始,安卓手機已經扛起了手機創新的大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鉛筆道 的精彩文章:

躍盟科技完成1.25億元B輪融資 加速人工智慧技術在數字營銷行業的落地原創
蔚來李斌:ES8加電服務受到用戶好評 回應自媒體質疑

TAG:鉛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