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說高山雲霧出好茶

為什麼說高山雲霧出好茶

為什麼自古有高山雲霧出好茶的說法?這主要是由茶樹生態環境造就的。茶樹原產於我國西南部,東部,東南部濕潤多雨的森林中,在長期的生長發育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喜溫、喜濕、耐蔭的生活習性,當然也有非常喜歡陽光的。今天和茶友們探討一下為什麼高山雨霧出好茶?

一、高山雲霧多

由於山高海拔高,雲霧瀰漫,所以茶樹接受日光輻射和光線的質量與平地不同。長波光受雲霧阻擋在雲層被反射,以青藍光為主的短波光穿透力強,作用於茶樹,從而合成更多的生物鹼和酚性物。

二、山高環境好

山高往往有著較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較少被人為破壞,為什麼?因為人少!住在高山上的,只有些比較原始的村落,人口少,更不可能上高山開工廠搞工業,沒有污染,環境自然好。

三、山高溫度低,氣候穩定

溫度低,意味著茶樹的生長較慢,生長出的茶葉內質也更豐富,茶葉內的酚類物質和有機物累積含量更高。

溫度決定著茶樹酶的活性,進而又影響到茶葉化學物質的轉化和積累。因此,不同海拔高度的茶葉原料,鮮葉中的茶多酚、兒茶素、氨基酸等茶葉品質化學成分的含量也不一樣。

不同海拔高度茶葉原料的品質成分分析表明:茶多酚和兒茶素隨著海拔高度的提高而減少,而氨基酸則隨著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這就為茶葉滋味的鮮爽甘醇提供了物質基礎。

至於氣候穩定的說法:在雲南待過的朋友都知道,雲南大部分地方四季如春,氣候穩定,因為海拔高,季風對氣候的影響小,溫度降水自然穩定,乾旱洪澇少,茶樹的生長自然好。

四、雨量、光照充足

大抵說來,在海拔2000米以內的高山,雨量是隨著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的。研究表明,茶樹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光合作用形成的糖類化合物縮合會發生困難,纖維素不易形成。這樣,可使茶葉原料鮮葉在較長時期內保持鮮嫩而不粗老。

同時,充沛的雨水還能促進茶樹的氮代謝,使鮮葉中的全氮量和氨基酸提高。所有這些,對保持茶葉嫩度和提高茶葉滋味是有利的。

生長在高山的茶樹與平地相比,由於濕度和露珠的增多,使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可見光中的紅黃光得到加強,而紅黃光有利於提高茶葉葉綠素和氨基酸的含量,這對提高茶葉色澤和滋味是不可缺少的物質。

五、植被覆蓋率高

高山與平地相比,前者的樹木比後者為多。而植被的繁茂,不但有利於調節空氣溫度,增加地面覆蓋度,從而改善茶園溫濕條件和增加土壤肥力,而且更主要的是高山茶園的光照達到了茶樹生長的適宜條件。但都認為山地陽坡有樹木蔭蔽的茶園,其茶葉品質最佳。

現代研究表明:茶樹雖然需要一定光照,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質,但以弱光照為宜,尤其需要有較多的漫射光。而高山茶園由於被樹木所蔭蔽,茶樹在漫射光多的條件下生育,從而給有機體的生化變化帶來深刻的影響,特別是使含氮化合物增加,這對改善普洱茶品質十分有利。

六、山高蟲害少

山高溫度低,加上晝夜溫差大,當然不適合病蟲的生長和繁殖!所以,真正能產出有機茶或者生態茶的地區往往是高山茶園!

七、產量珍貴稀少

因為溫度低,所以生長慢,產量比平地茶少,自然更顯珍貴稀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滇藏號 的精彩文章:

如何用耐泡度來鑒別古樹茶?
人生,不過一杯茶,心有多寬,命有多好

TAG:滇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