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失明小鼠如何重見光明,用上這個神器就對了!

失明小鼠如何重見光明,用上這個神器就對了!

靶向視網膜特定細胞的腺相關病毒(AAV)可以直接注射到眼睛的玻璃體中,比必須直接注射到視網膜下的野生型AAV能夠更精確地遞送基因。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利用腺相關病毒(AAV)將一種綠光受體基因植入失明小鼠的眼睛,一個月後,它們就能像正常小鼠一樣輕鬆地繞過障礙物,能夠在iPad上看到運動的物體、適應上千倍的亮度變化,並辨別足以區分字母的精細細節。相關論文於3月15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

研究人員說,這種通過滅活病毒傳遞的基因療法,三年內可以在因視網膜退化而失明的人身上進行試驗,理想情況下,這種療法能讓他們有足夠的視力四處走動,並有可能恢復他們閱讀或觀看視頻的能力。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教授Helen Wills和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Ehud Isacoff說:「把這種病毒注入一個人的眼睛,幾個月後,他的視力就會部分恢復。患有視網膜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人,通常都會試圖阻止或減緩進一步的退行性病變,但如果有一種辦法能夠讓他們在幾個月內恢復視力,想想就會覺得很神奇。」

全球約有1.7億人患有與年齡有關的黃斑變性,每10名55歲以上的人中就有1人患有這種疾病,而全球170萬人患有最常見的遺傳性失明——色素性視網膜炎,這種疾病通常使人在40歲之前失明。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教授、驗光學院的John Flannery說:「在視力嚴重受損的人群中,疾病的負擔是巨大的,他們可能是這種療法的首要候選者。」目前,這類患者的選擇僅限於電子眼植入物——一種笨拙的、侵入性的、昂貴的裝置,能在視網膜上產生幾百像素的圖像,而正常、清晰的視覺需要數百萬像素。

糾正導致視網膜退化的基因缺陷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僅視網膜色素變性就有250多種不同的基因突變。其中大約90%殺死了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包括對昏暗光線敏感的視桿細胞和感知色彩的視錐細胞。但視網膜退化通常會使其他視網膜細胞層得以保留,包括雙極型細胞和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在人完全失明後的幾十年里,視網膜神經節細胞雖然對光線不敏感,但仍能保持健康。

因遺傳性視網膜疾病失明的小鼠接受基因治療後,恢復了足夠的視力,經訓練後,能夠與正常小鼠一樣對iPad上的圖案做出反應。

為了逆轉小鼠的失明情況,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針對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病毒,並在病毒中裝載了一種感光受體(綠色視錐細胞視蛋白)的基因。正常情況下,這種視蛋白僅在視錐細胞中表達,使其對黃綠色光敏感。當病毒注入眼睛時,病毒攜帶基因進入通常對光不敏感的神經節細胞,使它們對光敏感,並能夠向大腦發送信號,形成視覺。

Flannery說:「由於對小鼠進行測試的限制,在沒有特殊設備的情況下,我們無法將經過光學基因治療的小鼠的行為與正常小鼠區分開來,這對病人意味著什麼還有待觀察。」

在小鼠身上,研究人員能夠將視蛋白基因遞送到大部分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而對於人類,則需要注射更多的病毒顆粒,因為人類眼睛裡的神經節細胞比小鼠多幾千倍。但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增強病毒遞送效率的方法,並希望將這種新的光感測器以同樣的高比例導入人類神經節細胞中,其數量相當於相機中非常高的像素數。

Isacoff、Flannery花了十多年時間用各種方案提高視力,但都沒有達到正常視力的靈敏度。為了捕捉自然視覺的高靈敏度,他們轉向研究感光細胞的光感受器視蛋白。利用一種自然感染神經節細胞的腺相關病毒(AAV)成功地將視蛋白基因導入神經節細胞的基因組,從而使失明的小鼠獲得了持久的視力。

Isacoff說:「這個系統的運行非常非常令人滿意,部分原因是它非常簡單。」現在研究人員正在籌集資金,準備在三年內將這種基因療法用於人體試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已經批准了類似的AAV遞送系統,用於治療沒有其他醫療替代方案的視網膜退行性疾病。

橙色的線記錄了一分鐘內小鼠的曠場運動軌跡。失明的小鼠(上)小心地呆在角落和邊緣,而接受治療後的小鼠(中)幾乎和正常視力的小鼠(下)一樣輕易地探索曠場。

在這項研究中,經過治療的小鼠視覺反應速度大大提高,而且能夠區分平行線和水平線、緊密間隔線和寬鬆間隔線、移動線和靜止線,恢復後的視覺非常靈敏,ipad代替了更亮的led用於視覺顯示。Isacoff說:「如果盲人能夠重新獲得閱讀標準電腦顯示器、通過視頻交流和看電影的能力,那該有多好啊。」

這些成功讓Isacoff、Flannery想要更進一步,看看動物是否能夠在恢復視力的情況下具有導航能力。令人驚訝的是,失明的小鼠恢復了它們最自然的行為之一的能力:識別和探索三維物體。然後他們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個視力恢復的人走到戶外更明亮的光線下會發生什麼?他們會被光線弄瞎嗎?」這裡,該系統的另一個顯著特徵——綠色視錐蛋白信號通路的適應性出現了,先前失明的動物適應了亮度的變化,可以像正常動物一樣完成任務。這種適應性的範圍大約是室內和室外光線差異的一千倍。

Flannery說:「事實上,這相當於第一次成功地恢復能夠看到液晶電腦屏幕圖案的視覺,第一次適應環境光線變化的視覺,第一次恢復自然物體識別的視覺。」研究小組目前正在測試這一系統的改版,希望能夠恢複色覺,進一步提高視覺的敏銳度和適應能力。

編譯:花花

審稿:alone

責編:南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貓 的精彩文章:

如何知曉心律信息,舉起手來就可以
你壓根想不到,藍鯨為了吃能做些啥?

TAG:科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