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魯迅為什麼會和他的弟弟周作人「反目成仇」?原來其中有這原因!

魯迅為什麼會和他的弟弟周作人「反目成仇」?原來其中有這原因!

周家三兄弟,尤其是魯迅周樹人和周作人,可以說是民國時期文壇上各自佔據了頂峰一角的人物。兩兄弟曾一同留學日本,後來更是舉家搬到了一個院子里居住。

然而,原本親親密密的兄弟,在一起住了沒多久就反目成仇,落了個形同陌路的結局。

魯迅先生兄弟反目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

小編遍查資料,認為其左不過因為「誤會」二字。細究下來,兩兄弟反目大抵因為兩人之間出現了以下四個誤會:

一、女人亂吹枕邊風造成的誤會

魯迅先生和周作人出現嫌隙,始於周作人的那封信。在信里,周作人明確表示,自己「昨天才知道」,而他知道的這些信息超出了他的認知。

具體是什麼信息讓他大驚失色呢?因為他妻子羽太信子告訴他魯迅對她有非分之想。

這種非分之想體現在,魯迅不僅偷偷聽她的窗子、偷看她洗澡,還趁他不在家調戲於她。

羽太信子是周作人和兄長魯迅一起在日本留學時所識,更準確地來說,羽太信子認識魯迅還在認識他之前。

試想,羽太信子跟周作人說這些的時候,兩人肯定是在被窩裡的。

周作人溫香軟玉在懷,再聯想到久久不願跟長嫂朱安同房的光棍大哥,幾乎是在瞬間就信了妻子這番言論。

雖然魯迅的兒子周海嬰在後來寫書回憶,羽太信子的房屋窗邊有土溝,還種著花,人根本是無法靠近的。

可是,周作人一介男子漢,一聽兄長竟然敢覬覦自己的媳婦,瞬間就爆了,哪還會注意到這一天大的漏洞。

於是,因為羽太信子一番枕邊風造成的誤會,也就成為了兄弟失和的導火索。

二、錢財用度上的誤會

魯迅和周作人兄弟失和,第二大誤會的產生源跟錢財用度有關,但其中造就誤會的最大主角,仍是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

當時,魯迅和母親合計賣了紹興祖宅,然後添錢在北京購置了一所大宅院,然後接來了母親和原配朱安,連同兄弟周作人一家住在了一起。

朱安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舊式婦女,母親又年邁,於是魯迅便將管家的權力交給了弟媳羽太信子。

魯迅和周作人都有正規職業,兩兄弟一個月下來幾乎能上交600元錢。那時候,600元錢養家是極寬鬆的。

可是,魯迅千算萬算,沒算到羽太信子是以節儉著稱的日本人里的異數。

作為其中之一的產出者,魯迅最大的財務支出就是日常吃食和寫作時的一點香煙錢。

可羽太信子可好,家裡大小統共七口人,光是僕人就養了十幾個。飯吃得好好的,說要吃餃子就要吃餃子,原本做好的一大桌飯只能棄之。

如果只是好吃懶做一點魯迅可能也就忍了,關鍵是她還特別講派頭。

出行必坐汽車,小孩生病必須請外國醫生,就連日常用品都要託人大老遠從日本捎來。如此種種,原本寬裕的經濟時時崩潰,捉襟見肘。

後來,國家逐漸墮入動亂,魯迅和周作人的工資也開始時時出現拖欠。這下,羽太信子不幹了。

她覺得魯迅是故意不上交工資給她,時不時就要因為這個跟周作人大吵大鬧。話說得多了,假的也成真的了,周作人思想單純,竟也信了。

於是,又一道誤會橫亘在了兄弟倆的中間。再加上羽太信子的挑撥,周作人自然就憋不住要發作了。

三、兄弟倆性情相異造成的誤會

周家兩兄弟反目後,其實魯迅一直在嘗試重新與周作人講和。

但是,周作人完全不搭茬,甚至還在魯迅和許廣平結婚後公開諷刺魯迅「納妾」,覺得他對不起朱安。

並且,魯迅在彌留之際還念著周作人,周作人卻連兄長的葬禮都沒有出席。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魯迅和周作人兩人的脾性相差之大。而這種性情差異造成的誤會,也是他們兄弟倆失和的原因之一。

周作人一生追求「書桌上的平靜」,對妻子的種種劣行不是不清楚,而是懶得管。

就像他可以放任孩子在一邊哇哇大哭然後自顧自沉浸於書本當中,但魯迅卻做不到。

有時候他也覺得妻子有些過分了,但羽太信子一鬧騰,他就投降了。

世間的事情再大,大不過他的平靜生活。於是,這種自私遇上魯迅委曲求全的無私,自然誤會重重。

一個卯足了勁想跟他說個一二三,一個覺得你真煩,影響到我看書寫作了。

再相比妻子雖然大手大腳,但提供給他的生活是舒適無比的,他自然私心裡傾向了妻子。

於是,他聽任妻子詆毀兄長,並毫不猶豫地做了幫凶,還誓不與其再來往。

四、母親偏私的誤會

關於魯迅和周作人反目的原因,史學家一直有人在研究,可小編髮現他們都對其中一個原因避重就輕,那就是兩兄弟的母親存在偏私的嫌疑。

原本,周作人的信只是讓魯迅再也不要進他的屋子,可是,隨著魯迅憤而搬走,年邁的老母親竟然也毫不猶豫地隨著大兒子搬走了。

這樣的明顯站隊,擱誰心裡會沒有點疙瘩呢?何況對象還是自己的親兒子。

可是,魯迅先生母親一邊倒的態度,其實就代表著其餘親屬對這件事的態度。周作人心裡沒有委屈嗎?

縱使覺得妻子有污衊的嫌疑,但無風不起浪,大家一邊倒,尤其是母親也一邊倒地支持魯迅,總歸是寒到了周作人的心。

再加上,魯迅先生的母親還數次對人直言,認為魯迅真真是委屈極了。

換言之,周作人自然也就混蛋極了。周作人心裡不順,還沒來得及解釋,聽眾們又傳來一句,「就當我這輩子沒生那個兒子吧」。

這下,周作人一口老血就嘔了出來。這樣的心理傷害對於周作人來說,恐怕抵得過以上種種的誤會。

於是,他索性「壞人」做到底,處處與魯迅對著干,就像是在對母親的偏私進行無聲的討伐。

綜上,魯迅先生和周作人兄弟二人反目,真實的原因並非出於政治立場,皆因種種的誤會造成。

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再大的文豪也是斷不清家裡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織一張網把心網住 的精彩文章:

李清照的愛國情懷盡在這首詞中,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TAG:織一張網把心網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