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國寶「馬踏飛燕」為何從不露正面照?這次你看了就知道原因了
大家熟知的中國旅遊標誌是東漢的銅奔馬,在小學課本中有專門的一篇文字對這件國寶進行敘述。這件文物是1969年十月出土於甘肅武威的一座東漢靈帝時期的一位姓張的將軍墓中。有專家進一步考證後,對時間還存在一定爭議,部分學者認為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間。對於這件文物,受到爭議的不僅僅是時間方面,而且在名稱方面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這到底是一件怎樣的文物呢?
當時間回到1969年九月,武威縣的生產隊組織村民進行防空洞的修建,而進行施工的一位村民卻意外發現一塊堅硬的石頭,揭開表面的浮土,意外發現是一面磚頭堆砌而成的牆體,儼然是一件墓室。雖然有被盜痕迹,但仍然出土近兩百件文物,其中舉世聞名的「馬踏飛燕」便在這其中。
這件文物的設計是精巧非凡的,一匹飛馳的駿馬正肆意往前奔去,而它的右後蹄踏住一隻飛鳥,不僅僅具有巧妙絕倫的創作思路,而且不留痕迹地解決了整個文物重心穩定的問題。這件藝術品不愧為我國無與倫比的瑰寶。一蹄著地,三蹄騰空,踏住飛燕,一往無前,這樣的藝術作品其實還表明這疾馳的駿馬比飛燕更快更高。
其實最開始這件藝術品並未得到過多的關注,在1971年郭沫若先生陪同外賓視察蘭州的閑余時間裡,他被甘肅省博物館陳列的銅車馬武士儀仗隊吸引目光,隨即發現這件寶物,一方面建議博物館擴大其宣傳力度,一方面根據外觀取名 「馬踏飛燕」。時至1983年國家旅遊局將其確立為我國的旅遊標誌,一時間這件寶物聞名遐邇,家喻戶曉。
任何好的文學作品和工藝作品都需要很強的社會經濟和文化作為基礎,這都是來源於生活有高於生活的。這件文物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它象徵著絲綢之路的繁盛和當時河西走廊養馬業的旺盛是分不開的。甚至經過考證,唐太宗李世民的 「昭陵六駿」之一的「特勒驃」,其形象姿態都酷似「銅奔馬」。後來更是入選九年義務制教育的語文教材之中,學過這篇課文的孩子個個都能對這件文物津津樂道。
但是當你看到這件文物的正面時,一定不由得笑起來。因為正面十分具有喜感。因為作品展現的是一匹脫韁飛馳的駿馬,所以面部表情是有些誇張的,或者說儘可能地還原了馬兒在奔騰時候的樣子,以至於表情有些微扭曲。有網友評論「有點像傅園慧的表情包」。而教科書中一直選用側面的照片,一方面是側面更能展現作品精巧的形態,另一方面如此有喜感的國寶也是面子的啊!所以,這件寶物的側顏照片成為經典,而正面照就此。
※5本好口碑的網路小說,讓老書蟲愛不釋手,錯過了別喊書荒
※齊白石價格最低的畫,只有12萬,弟子加了幾筆後卻賣了7千萬
TAG:趣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