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城市「抖」紅背後,真正的成長邏輯是什麼?

城市「抖」紅背後,真正的成長邏輯是什麼?

留言討論,智慧城市給你的生活帶來的小變化或者大顛覆。智谷君將綜合留言質量和點贊數,抽取2位參與讀者,各送出一本《我的世界觀》

本書為中科院專家由德文編譯導讀,有20多篇初次譯為中文;是愛因斯坦的自傳,也是獨特的科學史;天才的頭腦如何看世界、構築世界觀,一本書讀懂真實的愛因斯坦。

夜幕下的洪崖洞燈火閃爍,就像從宮崎駿筆下走出的宮殿,釋放著魔幻山城的魅力;西安人仰首幹完一碗酒,然後一砸解千愁,西北漢子的豪情洒脫撲面而來;至於成都?除了用美食俘獲遊客的心,放出大熊貓賣萌就OK了……

在佔據了上億人的手機屏幕後,這些城市火了。緊跟短視頻營銷風口,城市建築、特色美食、民俗活動成為潛在的城市「爆點」。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播放量為城市搭建起一個良好的形象展示平台,「抖」出了一個個網紅城市。

城市營銷戰的背後,政府既是城市形象的定義者,也是熱點的推動者。當然,活躍在互聯網平台和手機屏幕里的網紅城市終究只是一場熱熱鬧鬧的標籤式傳播。城市的內涵式發展,不能只靠熱度和流量。

穿過網路的熱鬧喧囂,城市真正的成長邏輯是什麼?政府又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01

城市智慧大腦

「新型城鎮化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讓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關懷。」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答案。「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再次讓我們看到國家關於城市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邏輯。

經歷過城市版圖的迅猛擴張,中國城市不宜再「攤大餅」。內涵比規模更重要,品質比速度更重要。讓城市更加宜居,更具人文關懷,考驗的既是政府的智慧和理念,也是技術手段和服務水平。

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城市智慧管理,促進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管理服務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務水平。

「目前很多城市的智慧化建設還集中在局部項目,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距離城市整體智慧化全面協調發展還需要經歷較長的進程。」同方智慧城市事業部總經理夏宗春表示。

同方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為四川瀘縣提升綜合管理效率

根據國務院新型智慧城市部級協調小組的建設評價標準,智慧城市需覆蓋民生服務多元普惠、城市治理精準高效、產業經濟融合創新、基礎設施智能集約、防護體系安全可控、生態環境低碳綠色這六個維度。每一項的有效落實都離不開政府這個城市建設的牽頭人,「智慧政務」勢在必行。

當下,通過「互聯網 政務」,政府部門持續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讓老百姓辦一件事兒只跑一次腿成為「智慧政務」的標配。

「效率很重要,安全也不容忽視。」夏宗春表示,互聯網信息安全問題讓很多政府充滿顧慮。同方正在積極研發的「區塊鏈 互聯網 政務」升級版本,從控制許可權、數據加密、數據防篡改和數據恢復四個遞進層面進行政務區塊鏈的構建,達到「政務上鏈,服務上雲」的目標。

從新型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出發,同方正通過城市智慧中心和城市綜合管理平台、公共信息服務平台,以及多個應用,搭建起智慧城市建設架構。其中,城市智慧中心已在安徽定遠、四川瀘縣等地落地,城市綜合管理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在甘肅敦煌順利運行,智慧照明應用工程也在重慶等地投入運營。

同方光電環境承建重慶大劇院夜景照明工程

「中國新型城市化發展由高速向高質量的演進,突出的變化就是從外延式、粗放型發展向內涵式、精細化發展轉化,實現供給和需求的有效對接,使生產、生活、生態系統融合、協調發展。」同方黨委副書記、副總裁秦緒忠就此表示。

02

既要「面子」也要「里子」

一座舒適愜意的城市,需要城市管理者在細微處下功夫。城市不只是高樓、馬路的隨意疊加,便民利民才是宗旨。城市交通治理和公共安全管理作為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區域,也是城市精細化發展不可忽視的部分。

「當前,利用城市現有的攝像頭實現對城市交通和城市管理智能化提升最大的難點,在於實現全天候、複雜場景下的全目標監測。此前的機器學習演算法需要依賴限定場景,如果下次不出現類似場景機器就無法識別,這勢必會造成原來的演算法需要龐大的樣本和模型體系支撐。」同方大數據產業本部人工智慧視頻技術中心總經理趙英表示。

目前,同方正在研究的適應小目標、小依賴、小網路、小模型、小樣本、小視頻的演算法,已做到了讓機器演算法模型更加泛化,降低了對限定場景的依賴性,減少對網路、樣本規模的需求,也相應降低了對設備海量處理能力和速度的限定門檻,做到更大兼容性和普適性。

例如,在城市交通目標檢測中,同方「交通慧眼達」不僅可以準確識別公交車、滑板車、自行車、行人等,甚至可以分辨出哪些是黑車,在哪個路段有滾石落下。

同方「城管機器人」正在為湖南省株洲市提供服務

在城市管理中,同方「城管機器人」專門針對市容環境和街道秩序管理中的複雜場景進行檢測識別和跟蹤,如同為城市管理者安裝了一雙「慧眼」,讓城市管理在精細化和效率方面均得到有效提升。

針對實現精細化管理,解決「大城市病」,趙英表示:「作為科技型企業,我們希望讓現有的城市攝像頭變成一個個機器人,能共同參與到政府和市民對城市運行的監察和管理中,解決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問題,緩解城市管理部門的壓力,實現城市的智慧化自治。」

「以人為本」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通過智慧化措施創新城市治理模式,優化市容環境,有效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環境,讓老百姓生活更安心、更舒心,是城市均衡發展最基本的邏輯。

讓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不僅好看而且宜居,才是這座城市最好的營銷。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如果你仍經歷著早九晚五人累錢少,

來這裡,有你財富進階的終極秘密!

智谷旗下投資理財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谷趨勢 的精彩文章:

燕郊,正在成為夢寐以求的「北京」
當歐洲文豪一本正經搞起中式裝修,我媽輸了……

TAG:智谷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