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23歲女孩交往15個男友後患宮頸癌!再也不能生育……

23歲女孩交往15個男友後患宮頸癌!再也不能生育……

小編寄語

在分享今天的案例之前,小編給大家展示一則留言:

這位女士如果因為其他原因拒絕了這次早篩,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宮頸癌的發病特點就是無聲無息,等到出現月經異常、白帶帶血、陰道不規則出血,可能已經是宮頸癌中早期的癥狀了。」不孕不育、提前進入更年期...更壞的後果是死亡!

宮頸癌作為一種殺人於無形的女性疾病,一定要嚴加防範!今天健康榜就給大家帶來關於「宮頸癌」的科普。

來源:綜合自三甲傳真、現代腫瘤醫學以及網路等。

01

第一個病例——發生在湖北武漢市婦幼保健院。20歲的女孩甜甜(化名),長相甜美,十幾歲就出來打工,因少不更事,早嘗「禁果」,交過好幾任男友。去年底,她陰道異常出血,覺察到不對,來到湖北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做檢查,被確診為宮頸癌。這是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發現的宮頸癌最年輕的患者。

02

第二個病例——發生在另一家醫院。武漢31歲女白領去醫院檢查生育力,沒想卻被告知查出宮頸癌。她曾經同時與3個男友交往,流產了9次,初次性行為發生在高一。

03

第三個病例——發生在湖北省腫瘤醫院。23歲劉琳(化名)是一名私企的銷售員,身材曼妙,面容姣好,身邊總不缺少男士追逐。和初戀男友分手後,她開始「遊戲人生」,不到3年先後交過15名男朋友,直到劉琳在與男友同房時,陰道多次出血,她這才找到醫院求診。

經湖北省腫瘤醫院檢查,確診為宮頸癌中期,由於錯過治療最佳時期,只能採取放療方式治療,永遠失去生育能力。她不僅徹底喪失生育能力,且將因長期放療提前進入更年期。

以上這些悲劇在醫院幾乎每天都在發生。通過這些病例,小編想把這些醫學常識告訴所有女性朋友。

宮頸癌的

四大高危因素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

據相關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分析, 宮頸癌能夠通過一些性傳播因子促發, 其中以人乳頭瘤 (HPV) 為主要因素, 其是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發病的主要條件。

HPV是誘發宮頸癌的首要啟動因素,據近年來的相關資料表明:全世界大約90%以上的宮頸癌是由9種或者9種以上的高危型HPV所導致的, 而其中與宮頸癌相關性最強的是HPV16以及HPV18的感染。

性生活過早、性紊亂和多次人流

過早有性生活 (

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因為年輕女性生殖道發育並不是十分的成熟, 而宮頸黏膜對於一些致癌物質、細菌或者是病毒等十分的敏感, 這些物質長期存在, 容易導致鱗狀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的發生。

而多次妊娠流產或者是分娩也容易引發宮頸癌也與細菌、病毒的入侵存在有一定的聯繫, 多次流產和分娩對於女性的生殖器官有著較大的傷害, 其也增加了細菌、病毒感染的會, 隨著時間的累積, 這些物質很可能會癌變。

宮頸慢性炎症

慢性宮頸炎主要包含有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宮頸肥大、宮頸腺囊腫、宮頸黏膜炎等。這些炎症與癌前病變以及宮頸癌並存。

宮頸慢性炎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細菌, 而這些細菌在進入生殖道之後就會逐漸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 炎症的刺激使得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所替代, 隨著炎症的嚴重程度逐漸增加, 宮頸癌發生的幾率也在逐漸增大。

其他相關因素

除了以上幾種因素以外, 在日常生活中, 女性與多名男性發生關係, 生活習慣不夠健康, 不注意個人衛生、長期服用避孕藥、喜歡吸煙等也存在有一定的關係。

同時,國際上報告證明口服避孕藥也與宮頸癌症有一定聯繫;男性包皮過長所隱藏的污垢也會增加女性患宮頸癌的概率,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受教育程度低、經濟收入差、生活環境不理想的婦女相對更容易患宮頸癌。

宮頸癌的

主要癥狀

陰道異常流血是宮頸癌的常見信號,大多數患者會出現接觸性出血的問題,尤其是性生活時會出現出血的癥狀,女性要了解宮頸癌的早期表現,盡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隨著病情的發展出血量會越來越大,甚至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宮頸癌患者會出現陰道異常排液的現象,而且分泌物的量比較多,並且還伴有腥臭的味道,尤其到了中晚期陰道會有血性白帶排出,並且會伴有惡臭,大家要了解宮頸癌的癥狀,同時也要注意宮頸癌的篩查工作。

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癥狀,當癌腫侵犯到周圍組織,會壓迫患者的尿道,因此患者會出現尿頻急尿急的癥狀,如果壓迫到患者的直腸,患者會出現下腹疼痛感,並且會出現肛門墜脹的感覺,同時還會伴有便秘等癥狀。

宮頸癌的

檢查方法

近年來隨著預防科學的發展, 更多的癌前篩查方法被大眾所接受, 但是對於宮頸癌的根本預防, 目前仍遵循著三級預防的原則。20世紀80年代開始, 計算機輔助宮頸細胞學檢測技術 (computer cell test, CCT) 開始出現, 增加了宮頸問題的檢出率。

20世紀90年代, 宮頸液基細胞製片技術 (包括TCT和Auto Cyteprep) 開始逐漸應用於臨床。然而HPV的持續感染導致人類基因組突變是越來越被大家接受的主要的宮頸癌致病機制。HPV感染的病毒載量可能對於手術治療後患者的預後也有參考價值, 尤其是對於有較高的殘留可能或伴進行性加重風險的患者人群。所以宮頸HPV檢測已成為婦科檢查普遍篩查的項目之一。

高危人群的HPV檢測提高了癌前病變的檢出率, ASCUS細胞學減少了不必要的陰道鏡的檢查數量, HPV聯合宮頸TCT檢查的重要意義顯而易見, 臨床上TCT聯合HPV檢查, 可使宮頸癌陽性預測值高達98.9%。近年來臨床數據告訴我們, 宮頸癌發病已經趨於年輕化。

宮頸癌

如何預防

宮頸癌是繼乳腺癌後第二位的女性常見惡性腫瘤,對女性朋友來講,做好預防至關重要。

規範體驗和篩查

臨床上, 我們把年齡

接種宮頸癌疫苗

近幾年, HP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製已經成為醫學的研究熱點。宮頸癌疫苗由最初的單價疫苗發展到多價疫苗, 按作用分為預防性和治療性兩大類,特別是HPV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一項革命性舉措。

2016年, 臨床試驗已經證明了疫苗的有效性, 然而現實中, HPV疫苗的低覆蓋率導致了宮頸癌的發病率的升高。建議在疫苗接種計劃中實施HPV疫苗接種是有必要的。同時, 很多與HPV病毒起協同作用的因素也被發現, 如MCM2的表達水平與高危型的HPV呈正相關。如果聯合應用可以提高靈敏度和特異性的診斷, 改善非典型鱗狀細胞診斷的不確定性, 這些研究對於日後預防和治療宮頸癌, 均有一定意義。

但是,疫苗不太可能對已存在HPV感染及宮頸癌的患者產生作用。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 (ACIP) 推薦的指標是女性可在11或12歲接種二價或四價疫苗, 而男性可在同一年齡段接種四價疫苗;13~26歲之間的女性及13~21歲之間的男性可接種九價疫苗, 男-男性接觸者及免疫功能不全可推遲至26歲。懷孕期間不推薦使用預防性疫苗, 但研究表明孕期應用宮頸癌疫苗與致畸致死等不良妊娠結局並無直接關聯。

加強科普教育

我認為要想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 就必須要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 提高婦女的保健意識, 尤其是對於生活在農村, 醫療條件不發達地區、文化水平不高的女性來說, 尤其應當加大健康保健知識的教育力度, 使其能夠深入的了解該疾病的判斷和預防方法,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同時, 在進行健康教育的時候, 也不能僅僅知識局限於已婚女性, 對於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也十分的重要, 其能夠從源頭上預防該疾病。女性還需要提高就醫意識, 要定期的前往醫院進進行普查、檢查和治療。因為許多早期宮頸癌可能並沒有明顯的異常癥狀, 沒有引起患者充分的重視, 導致其最終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提高了死亡風險。

直到劉琳在與男友同房時,陰道多次出血,她這才找到醫院求診,經湖北省腫瘤醫院檢查,確診為宮頸癌中期,已錯過手術和藥物治療最佳期,只能採取放療方式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壽經 的精彩文章:

女孩跑步後頭痛嘔吐,竟是一個細節惹的禍!
癌症來臨之前,身體給了你N次機會,只是很多人一次一次地錯過

TAG:長壽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