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白這首詩從字面上理解會覺得很孤獨,其實更多的是一種享受!

李白這首詩從字面上理解會覺得很孤獨,其實更多的是一種享受!

李白是公認的「詩仙」,不僅詩寫得好,人也有情趣,不僅才華高,同時也非常的有才情,個性也是很突出,嗜酒如命,而且據說他的劍術還非常的高明,在當時眾多的劍客中,可以排到第二名,另外他也是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也正是他的這種洒脫,以及他對於人生深刻的解讀,使得他的詩作里,自有一番哲理,讀他的詩作,最是能夠讓人感受到唐詩那種纖細的美。他的詩作往往可能只有寥寥的數語,但是同樣的在詩作中,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這也正是李白詩作的一大特點。

唐朝的詩人多如牛毛,可偏偏李白可以成為仙,這也不得不說,他的詩好,充滿了豐富的內涵,以及深刻的思想性,無論是讚美田園風光的田園詩,還是充滿了哲理的詩作,他都信手拈來,好似喝了幾口酒之後,立馬一首詩就寫好了,給人一種很從容的感受。

其實李白儘管表面很洒脫,但是他深沉起來,也是讓人刮目相看,而且很多人可能還會誤讀了他的詩作,例如他的這首《獨坐敬亭山》,便是一首極為被人們誤讀的詩作,很多人還覺得這是一首孤獨之作,其實應當說李白的這種孤獨,更多的是一種享受。

《獨坐敬亭山》唐代:李白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首詩如果僅僅是從字面上來理解,那的確可以稱得上是一首孤獨的詩作,但是如果再結合李白的個性,以及他的創作背景,便會發現李白的這種所謂孤獨,更多的是一種享受,我們的「詩仙」,他就是喜歡這種生活,這對於他來說,這種可能在外人看來很孤獨,不過李白卻是極為喜歡這種生活。

唐詩里應當說真正孤獨的是柳宗元的《江雪》,這首詩也是公認的最孤獨的詩作,而且描寫的也的確是沒有一絲的生氣,整個世界彷彿都靜止了,唯獨只有那一位老漁翁獨自在那江面的船上垂釣,字裡行間儘是那種寒冷的孤獨之感。

但是李白的這首《獨坐敬亭山》,雖然從字面上來理解,也的確是很孤獨,可是李白並不等同於柳宗元,他沒有柳宗元那種痛苦的生活經歷,雖然李白在現實的生活中,也並不如意,可是他心胸開闊,得意是高唱「我輩豈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門去。」,讓人讚嘆不已;失意是又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讀來讓人熱血沸騰,這就是李白,一個個性鮮明,同時也讓人感動的詩人。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這開頭的兩句儘管與柳宗元的描寫有些相似,但是不得不說,詩仙並不是真正的孤獨,他即使是寫的看上去很孤獨,可是他的內心並不孤獨,他更多的還是享受這種寧靜的生活。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最後的這兩句李白就筆峰一轉,他在這個地方,就是喜歡這種生活,坐在這空山之中,看著那群山,怎麼看都不討厭,而且他最喜歡的還是這敬亭山,所以說李白這並不是孤獨,而是一種享受。

李白的這首《獨坐敬亭山》,雖然表面上看很孤獨,但是骨子裡,詩人是並不孤獨,這也說明了李白不是那種孤獨的人,他更多的是對於生活的一種享受,他是非常享受這種生活,只有這種享受,才能夠寫出如此天然形成般的詩句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屋裡給給 的精彩文章:

皇帝在13歲愛上漂亮的嫂子,為她滅取其母滿門,高明的女人
日本侵華14年,為何去印度打一仗就逃?是印度人民「開掛」了?

TAG:屋裡給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