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將成最大經濟體,未來三四線城市的賺錢機會,似乎越來越清晰

中國將成最大經濟體,未來三四線城市的賺錢機會,似乎越來越清晰

金融地位決定一個國家在世界的地位,「貨幣流動到哪裡,哪裡就是一片繁榮。」這個金融資本規律造就了歷史上許多強國的繁榮,也造就了美國經濟的強大,不過,雖然美國經濟還在享受這一榮光,但貨幣力量平衡的天平一直在緩慢地以不可阻擋之勢向中國傾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近日公布的最新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上升至26萬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2018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超13.6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約佔全球經濟總量的16%。

在實施一系列經濟改革後,中國在短短几十年內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主要是因為它擁有全球最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儲備,並利用其領先的科技發展超過了德國,日本和法國等國家,並吸引了龐大的國際資金流入,從而推動其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濟增長。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據IMF測算),持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

彭博援引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指出,到2020年,中國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在互聯網領域,中國已經實現世界第一,甚至連一向「高冷」的高盛都認為,中國經濟將步入新階段,會越來越強大,與此同時,中國民眾未來的生活方式也可能被重塑。

對此,俄羅斯電視台新聞網站稱,中國經濟還有一個強勁的增長源尚未徹底發揮作用,那就是城市化,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到2027年,城市化率可能會升至70%,接近發達經濟體的城市化比例,而新城市居民中的大多數會搬遷至三四線城市等,而不是的北上廣深等較為飽和的城市。

一位中國年輕女孩正在網購 / 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英國金融時報(FT)亦認為,中國正在將其增長模式轉變為更多依賴消費、更少依賴投資的模式,同時也在經歷著城市化和頗有活力的技術變革,因此,隨著中國從世界工廠向消費市場轉變,中國應會為全球企業提供一個規模巨大、增長迅速、但具有挑戰性的消費市場。比如,移動支付正在迅速成為除信用卡和現金之外中國人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人已經逐漸習慣了選擇移動支付的方式來消費。

當一個經濟體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城市居民會對生活、工作、家庭、人生、社會責任感等就會有新的思考,於是,新的消費理念則會應運而生,而消費升級的時代或也是中國經濟一個新的賺錢周期。

數據顯示,中國人的消費方式已經在發生變化,比如,看電影、旅遊已成為許多三四線城市消費者的必選項目,而也這是中國消費升級的一個縮影,據國家統計局2月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8.1萬億元,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6.2%,比2017年再提高18.6個百分點,連續五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動力。

數據統計表明,今年1至2月份,小城青年旅遊人數增長101%,增長率比一二線城市高50%,而電影市場票倉進一步下沉,小城青年成觀影主力軍,其中以四線和六線城市的消費增速最高,而其中的關鍵正在於技術向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機會,升級既體現在旅遊、養老、教育、醫療、服務和高端消費品上支出更多,也包括低線城市和農村的消費增加。

而根據麥肯錫預測,未來十年,包括三四線城市在內的年輕消費群體將成為未來佔比增長最快的群體,預計2022年達到81%,成為中國消費升級的最主要貢獻,通常體現在快消行業、汽車、手機、服裝品牌、餐飲消費場所等多個方面,另據摩根士丹利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私人消費市場三分之二的增長來自三四線城市,而這些都意味著三四線城市蘊藏著無限的商機。(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義大利正式宣布將運回黃金,已有10國宣布運回,美聯儲無權阻止
10年後的全球經濟大變局:中國經濟或將亮劍新變化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