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受生母重視的皇帝,後來都怎麼樣了?
由姚晨郭京飛主演的電視劇《都挺好》最近在火熱播出中,劇中蘇家三兄妹的人生走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唏噓。蘇家三兄妹,老大老二都是爹媽手心裡的寶,要什麼爹媽都儘力滿足,要出國留學,爹媽東湊西湊賣房也要供出去;要買房娶老婆,甚至小到要出去旅遊這種小事,爹媽也盡全力去滿足。在對待家裡的兩個兒子上,蘇家父母,當然可能主要是蘇母,可以算得上是中國傳統父母的典範,一心一意為孩子著想,哪怕自己節衣縮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蘇母
然而,在對待女兒蘇明玉的問題上,蘇母又冰冷的沒有人情味兒。為了省錢,不顧女兒的清華夢想,硬是要讓她去讀不要錢的師範;甚至賣掉了女兒的房子,家中再無女兒立錐之地,女兒剛上大學,就斷絕了對她的一切經濟支持,讓蘇明玉自生自滅。絕情的讓人覺得蘇家小妹不是親生的。
然而,就在父母這麼極端對待的情況下,蘇家兄妹的人生走向又是怎樣的呢?老大耗費巨資出國,最終也只是在國外辛苦的做個上班族,領著一份薪水,算不上特別差,但也算不上特別好,如大嫂吳非說的,他們還遊走於溫飽線上。而老二呢,則是被父母寵成了一個沒斷奶的孩子,缺乏自立,等到蘇母驟然過世,蘇家老二有得是一個斷奶的過程。反倒是從小被家人忽視的明玉,因為沒有依仗,只能靠自己,早早的獨立,早就成了一個獨當一面的女強人,實現了經濟自由。在蘇家三兄妹中,反倒是從小最不受重視的蘇明玉過得最好。
蘇明玉
是不是,越是沒有依仗,越是過早依賴自己的人生,才更容易取得成功呢?私以為,從一些古代皇帝的例子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說清朝的雍正皇帝吧,從小就被送出去養,沒有養在生母德妃身邊,導致母子倆感情淡漠。雍正還有一個一母同胞的弟弟,十四阿哥胤楨,倒是從小養在德妃身邊,深受母親的疼愛。相比於弟弟十四,有母親全心的愛和支持,雍正可以算是相對勢單力薄,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慢慢籌謀,但不可否認的是,雍正他成功了,他不僅在九龍奪嫡中笑到了最後,而且他登基後做的一系列措施,穩定民生,整治官僚,加強國力,誰也不能說他是一個不合格的君主。
試想,要不是早早的學會了在皇宮這個複雜的環境里,無所依仗,要靠自己一步步成長,面對所有的陰謀詭譎,或許當初的四阿哥,也不會成為後來那個心計謀略都上乘的雍正皇帝吧?
雍正
在遙遠的春秋時代里,也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鄭國君主鄭莊公,出生之時讓母親武姜受盡苦楚,給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厭惡他。反倒是很疼愛小兒子共叔段。原本長子繼位無可厚非,但是武姜多次向武公請求立小兒子共叔段為世子,幸而武公堅持長幼有序,堅決不同意。
等到鄭莊公成為鄭國國君,武姜不想著維繫兩兒子之間的關係,反而多次向小兒子暗示,將哥哥鄭莊公取而代之。因為武姜的偏心,母子離心,兄弟鬩牆。但即便如此,有母親全力支持的共叔段也沒有將鄭莊公趕下台。自小就生活在母親偏心,兄弟虎視眈眈環境里的鄭莊公,早就練就了過人的心計和智謀。他給共叔段設套,不管共叔段要什麼都滿足他,成功塑造了好兄長的形象。等到共叔段再也不想掩飾自己狼子野心的時候,再將他一舉消滅。這樣,天下都不會說鄭莊公迫害兄弟,只會說共叔段狼子野心,活該有此下場。
鄭莊公掘地見母
所以,到了最後,終究還是武姜忽視的鄭莊公穩穩的坐穩了國君之位,武姜晚年也要依靠這個兒子過活。而從小被武姜偏愛著長大的共叔段,才智心計都不及鄭莊公,終究還是被趕下了歷史舞台。
不是說那些不受父母重視的孩子,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也不是說那些備受父母喜愛的孩子,就一定會失敗。只是,不依靠他人,靠自己站穩腳跟的人,終究會比仰仗他人的人生,過得更有底氣。
※孝庄死後無人敢住慈寧宮,乾隆下旨讓生母住,生母反倒活到86歲
※張幼儀說:我即便被拋棄,即便痛失愛子,也從未想過輕生!
TAG:小D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