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主動調整逆市增長!小米過關2018:凈利上漲近六成

主動調整逆市增長!小米過關2018:凈利上漲近六成

3月19日下午,小米披露2018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收1749億元,毛利221.9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2.6%、46.4%。經調整凈利潤上漲59.5%至85.55億元

各大業務分部全線增長。硬體業務上,小米2018年賣出約1.19億元台智能手機,出貨量高居全球第四,IoT平台已連接約1.509億件設備(不包括手機和筆電)。互聯網業務順勢增長,期間收入達160億元,同比增長61.2%。

2018年不僅是小米增長之年,還是變革之年,面對來自智能手機市場、宏觀經濟環境的挑戰,小米完成「自我革命」,在業務創新、海外市場開拓和組織架構上均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比如主動調整手機產品結構,對標中高端市場;國際市場整體戰略成型;AIoT業務成長為第二發展核心;適應多元化、國際化戰略,多次調整組織架構。

雷軍稱,在2018年,小米實施了一系列的主動調整,梳理了未來5年的核心戰略,開始打下未來10年的根基

智能手機業務:主動調整產品結構 銷量同比增加29.8%

據IDC數據,2018年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滑4.1%,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99億台,同比下滑 15.5%,國內外形勢一片慘淡,但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卻逆勢上漲。

報告期內,小米手機產生的收入由2017年的806億元增加41.3%至1138億元,背後是銷量和平均售價的雙重增長,這一年,小米售出了約1.19億部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上漲29.8%,此外,手機平均售價由2017年的881.3元增加至958.1元,小米在2018年中國大陸手機平均售價(ASP)同比提升17%,海外市場的智能手機平均售價亦同比增長9.7%。

均價上漲對應了小米進軍中高端市場的成效。小米在年報中表示,平均售價上升,主因是隨著中國大陸消費者品味轉變,小米優化產品結構策略,推動了中高端機型的銷量。在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售價2000元以上的手機所貢獻的收入占手機業務收入的31.8%,佔比同比顯著提升。

為了成功推動產品結構優化,小米對產品品質、設計水準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小米2017 年小米共發布 13 款手機,其中7 款為紅米產品,全年銷售最為火爆的三款機型全部屬於紅米系列。相比之下,2018年全年小米一共發布15款手機,紅米產品佔比不到3成。

差異尤為明顯的是第四季度,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僅有兩款試水高端市場的商務旗艦機Mix3和小米Play。其中Mix3更是小米進軍中高端市場的核心產品之一,最低定價3299,定位為高端商務旗艦機。而在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主推紅米的三款新機,即紅米 5A、紅米 5、紅米 5 Plus,依靠超低定價快速衝量,根據 IDC 的報告,正是到了2017 第4 季度,小米手機銷量排名上升到了世界第四。

觀察到全年小米手機均價的上升後,長江證券在2019年春季策略會上告訴投資人:「平均售價的提升,還意味著互聯網變現能力的提升」,研究小米,要緊盯其鐵人三項商業模式,即「智能硬體導入、新零售高效鏈接進而提供互聯網服務」。

互聯網業務:實現強勁增長 新業務收入佔比大幅提升

長江證券看到的是,小米暫停手機業務短期走量競爭,是把重點放到了其賴以立足的商業模式之根本上。畢竟,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企業,互聯網業務和IoT業務毛利率都比手機高。

小米在上市之初承諾,硬體業務的綜合凈利率不會超過5%。對於小米來說,硬體是其營收基礎,但互聯網服務才是利潤最具潛力的來源。研究小米較為深入的西南證券首席分析師陳杭認為:「商品銷售本身不盈利是為了構築商業的護城河與用戶粘性,最終幫助企業在此基礎上提供更優秀的用戶服務,從而獲得用戶為服務支付溢價的主動性」。

按照他的認知,就是以緊貼成本定價的產品聚攏客戶,最大化產品節點數,形成互聯網服務的基本盤,從成績來看,這種戰略是成功的。

財報顯示,2018年互聯網服務收入為160億元,同比增長61.2%。其中廣告收入達人民幣101億元,同比增長79.9%。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達人民幣59億元,同比增長36.7%,其中遊戲收入達人民幣27億元,同比增長7.3%。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達人民幣32億元,同比增長79.9%,這部分主要是由於互聯網金融業務和有品電商平台收入貢獻的增長。

從細分口徑看,小米互聯網服務多元化程度提升。受第四季度中國廣告和遊戲業務影響,2018年互聯網服務增速有所放緩,但新興業務增速迅猛,海外互聯網收入佔比6.3%,同比增長1291.8%;有品電商收入佔比4.1%,同比增長427.6%;小米金融收入佔比11.9%,同比增長80.5%。四項互聯網服務收入增速迅猛,合計占互聯網服務收入已超30%。比例的調整意味著風險均攤。

依賴於龐大、多樣且具有高度黏性的用戶群,報告期內小米通過豐富產品及內容,完善客戶體驗,持續優化推薦演算法,有效拓展了互聯網服務。應用程序的活躍用戶數提高,整體提升了每名MIUI用戶平均收入。MIUI的月活躍用戶數,由2017年的1.708億人增長至2018年的2.421億人,同比增長41.7%。

依靠硬體獲客,生態鏈產品結合手機成為巨大的流量來源,小米互聯網服務的形式和效率都在增加。隨著MIUI用戶擴張,生態鏈產品銷量上升,小米打通更多產品節點,也意味著更多的潛在會員和廣告收入,為未來實現長期盈利增長打造了基本盤。

國際業務:印度市場穩坐第一 西歐市場拓展成功

2018年,海外市場也為小米增長提供強勁動力,具有針對性的產品和營銷戰略,使其國際業務拓展取得巨大成功。報告期內,小米國際市場收入達700億元,同比增長118.1%,佔總收入比由2017年的28%提升至40%。

小米穩坐印度的頭把交椅。Canalys數據顯示,小米手機在印度連續六個季度保持出貨量第一,2018年出貨量同比增長59.6%。小米的低端產品線無縫對接尚處於高速增長時期的印度市場,紅米帶來巨大銷量,且小米高效的運營,導致運營費用占收入比遠低於三星和其他中國競爭對手。

以俄羅斯作為首發站,在2016年進入東歐市場,小米陸續進入了烏克蘭、白俄羅斯、匈牙利、奧地利、土耳其、希臘等東歐市場,均進入銷量頭部品牌行列。

2018年第三季度前後,針對西歐市場的開拓也如火如荼,雖然小米進入西歐時間較短,但成長迅速。西班牙是小米在西歐的首發站, 2017年11月7日進入西班牙市場僅僅不到15個月,小米銷在西班牙零售市場已經成為第一。在義大利,英國也在不斷拓展市場。

報告期內,小米在印度尼西亞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299.6%,按智能手機出貨量計市場份額排名第二。西歐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415.2%,按智能手機出貨量計市場份額排名第四。整體而言,小米進入的80多個國家中,在超過30個國家進入了當地市場前五位。

截至2018年,小米進軍海外市場打拚7年的總營收已經超150億美元,達到這個數字阿里巴巴用了17年,蘋果用了20年,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小米創造了驚人的增速。

小米的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雷軍在2018年年會上表示:「智能手機的全球市場規模依舊巨大,我們依然有極大的開拓空間。2019年,我們將重點開拓西歐、東歐、獨聯體和拉美市場,繼續在國際市場開疆拓土。」

IoT及生活消費品業務:連接設備近1.51億 營收增長86.9%

構成小米硬體業務的另一核心,IoT及生活消費品業務亦取得亮眼成績。

在手機市場逐漸成為存量市場的大背景下,小米通過IoT業務的發展表現出自己的「進化力」,西南證券認為,小米突破手機平面局限,培育「埠」生態,在智能手機市場存量時代初顯的環境下,早早開始對物聯網新經濟業態實現布局。

2018年,小米的IoT平台規模持續增大,IoT平台已連接的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計算機)數達到近1.509億,較第三季度環比增長14.7%,這塊業務創造438億元營收,較去年增長86.9%。

增長的背後是爆款產品的集體出現,小米大型家電開始獨當一面,報告期內小米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為840萬部,同比增長226.0%,群智諮詢數據顯示,在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電視銷量登頂第一。在2018年7月和12月,小米分別推出了米家空調和米家互聯網洗烘一體機,正式進入白電市場

AI音響大獲成功,小愛同學月活躍用戶超過3880萬人,已成為中國大陸最活躍的人工智慧語音交互平台之一。小愛音箱累計出貨量超過9百萬台,累計喚醒次數超過100億次。

為了迎接「AIoT」業務的崛起,並最大程度利用優勢,小米在組織架構上進行了多次重大調整,不久前,小米集團任命崔寶秋為集團副總裁、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新成立人工智慧部、雲平台部、大數據部;宣布成立AIoT 戰略委員會,隸屬於集團技術委員會,負責促進AIoT 相關業務和技術部門的協同,推動戰略落地執行。

該委員會分別由IoT平台部、人工智慧部、生態鏈部、智能硬體部、手機部、電視部等十幾個核心業務部門的總經理、副總經理組成。如此調整之後,小米從組織架構層面確立了推進AIoT戰略的大格局,同時互聯網業務部門的調整也增強了公司的互聯網成色。

這是小米上市後進行的第四次組織架構調整。西南證券分析師陳杭稱,小米的組織架構再進化,是在持續強化技術基因,當下產業行業環境複雜多變,要求新經濟企業必須具備快速的應變適應能力,而小米近期頻繁的調整,正是在整個智能手機行業大變局背景下的一種積極快速的回應,充分體現出「小米的進化力」。

AI 作為喚醒萬物手段的物聯網時代在崛起,小米作為一家涵蓋硬體、軟體、互聯網服務、AI、物聯網、電商服務等業務的新經濟企業,在 2019 年初確立了「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並計劃在未來五年投入100億元到 AIoT 領域,長江證券認為,小米AIoT 平台在智能家居領域有望保持領先,有望帶來更多互聯網服務變現機會。

雷軍經常說「創新決定了我們會飛多高」,小米上市後的第一份年報超出了市場預期。而變革中的小米又將帶來怎麼的成績單,不禁讓市場充滿了期待。

主動調整逆市增長!小米過關2018:凈利上漲近六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科技 的精彩文章:

華為Mate X助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5G新媒體平台4K集成製作成功
從「鋼鐵俠」亮相到機器人「上崗」 兩會「黑科技」如何演進?

TAG:快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