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邯鄲之戰中,45萬秦兵攻不破30萬趙兵,秘訣歸納為六個字

邯鄲之戰中,45萬秦兵攻不破30萬趙兵,秘訣歸納為六個字

公元前262年,秦國和趙國為了爭奪韓國的上當高地爆發了戰爭,隨著戰爭的升級,兩國不斷增兵,沒想到竟然持續了整整三年,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公元前259年,戰爭以趙國死亡45萬,秦國傷亡30萬結束。

當然,結束是有代價的,趙王答應賠償秦國六座城池。可是當秦軍撤退後,趙王反悔了,秦王一怒之下派大將王陵率50萬秦兵再次伐趙,攻打趙國都城邯鄲,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邯鄲之戰。令人想不到的是,戰鬥力強大的45萬秦兵竟然攻不破30萬老弱趙兵的防守,究其原因,有三點,可歸納為六個字。


1.主疑

雖然趙國在長平之戰中付出了慘重代價,幾乎耗盡了軍隊的有生力量,從與秦國平起平坐的一流強國變成了三流弱國。然而取得勝利的秦國也傷亡30萬人,這對耕戰一體的秦國來說損失也非常大,沒有一二十年是難得恢復。最關鍵的一點是,對於長平之戰,秦國沒想到會持續如此之久,可以說是一場突然以來的戰爭。當白起提議乘勝追擊攻打邯鄲時,秦王保持懷疑態度。


2.相讒

白起在長平之戰中立了大功,最不高興的是范睢,因為白起是前丞相魏冉啟用的大將,而范睢是靠擠兌魏冉當上的丞相。恰恰這個時候趙王派出使者遊說范睢,理由主要有兩點:一是如果乘勝發動邯鄲之戰,趙國必定守不住,到時白起的功勞將會位居三公,肯定在范睢之上,這是范睢不願看到的;

二是就算攻佔了邯鄲,秦國也只是得地不得人。秦國曾經佔據韓國上黨之地,百姓卻全部跑到趙國,如果秦國佔據邯鄲,趙國東部的百姓會跑到齊國,南部的百姓會逃到韓國,北部的百姓會逃到燕國,這樣的趙國對秦國有何用?還不如割地議和。這個理由很不錯,可以讓范睢說服秦王。


3.將弱

白起力主趁著趙國元氣大傷之時進攻邯鄲,結果被秦王下令休整,雖然心中不快,但也只得回國。公元前258年初,趙王反悔,拒絕賠償六座城池,秦王一怒之下再次發動大軍攻打趙國,因為白起生病,由大將王陵作主帥。沒多久,前方戰場並不順利,損兵折將。秦王再次請白起出任主將,卻被白起拒絕了。

白起給出四點理由,一是諸侯們的救兵快到了,秦國面對的不再是趙國一國;二是長平之戰後,秦國也損失慘重;三是趙國必定殊死抵抗,因為邯鄲之戰是滅國之戰;四是秦軍會內外受敵,趙兵在內,諸侯在外。既然白起不願出戰,秦王只得派王齕作前線總指揮,要知道趙國主將是戰國四大將之一的李牧,相比之下,將領弱了太多。

主疑、相讒、將弱,有了這三個因素,邯鄲之戰怎麼打呢?雖然長平之戰死亡四十五萬人,但是為了邯鄲之戰,李牧還是召來了三十萬老兵和小孩,甚至還有婦女做後勤。就算如此,面對這些老弱殘兵,45萬秦兵依然沒能攻下邯鄲城,最後不得不撤退。

參考文獻:《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史上五大佛門皇帝,蕭衍以佛治國,朱元璋抱佛吃飯

TAG:趣味的歷史 |